墨子的文质观

点赞:26934 浏览:1281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与质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对基础范畴,本文首先对“文”和“质”的概念进行梳理,其次主要从节用和非乐两个角度来阐述墨子的文质观,再次简要的说明墨子文质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 键 词:文质墨子先质后文

一:文质概念的梳理

在先秦时代,“文”的概念已十分的普遍,大致有以下几种内涵.

1、花纹、纹路

“中国最早的‘文’的概念之本义,大约就是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是指由线条交错而形成的带有一种修饰性的形式.甲骨文中的‘文’字,与‘人’字相近,金文中‘文’字有的像人身,上有花纹,因此‘文’字的产生可能与原始人的纹身有关”[1]可见,文的最初含义是指花纹、纹路,是一种装饰性的形式.

2、文化

《论语》中记载孔子所说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里的文是指西周的文化.《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孔子说的一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表现为对语言的修饰,强调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这都是从文化的角度和范围来说文的.


3、学术、文章

《墨子非命》中说:“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这里的文学即学术.《论语公冶长》:“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文又指文章之意.由此可知,先秦时期“文”的概念是极为宽泛的,是泛文学观念的反映,通过对“文”的内涵梳理,可知,在其概念确立的过程中就包含着人们对形式美要素、规律的某些认识.

墨子的文质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关系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质”字的出现和发展远远晚于“文”字.经梳理,“质”的内涵大致有以下几种含义.

1、抵押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将“质”解释为“以物相赘”,即抵押.因而质就包含着相互关联的两层意思,一是抵押本身体现的特定社会关系的交往方式.《左传僖公十五年》:“子桑曰:‘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大成.’”二是抵押的对象(器物或人).《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2、盟约、诚信

“质”的第一层含义在某些场合又可解作盟约,而这种抵押是对彼此真诚承诺的约束,这样,质就又有了诚信、真实的含义.如《左传昭公十六年》:“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之无质也,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注:“质,诚也.”

3、性质、本体;禀性、质朴

“质”的第二层含义,指出质的实体性特质,可以释为性质、实体,引申来指未经加工的素材、质地,由此又可扩展到质朴、朴素等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质,朴也、地也,如质有文是.”《史记张丞相列传》:“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这里的质即为质朴、朴实.

尽管“质”的出现较晚,使用的频率在先秦时代也远远不如“文”字,但它仍然有丰富的含义,与“文”相比而言,“质”既可以解释为未经加工的素材、质地又可以解释为与形式相对应的内容.

二:墨子文质思想内涵

墨子的文质观带有直观性和朴素性,强调质(内容)美,而反对文饰,并认为先质而后文.先质而后文出自(《墨子》佚文),墨子曰:“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这里,墨子的“质”是指衣、食、居等人的最基本的要求,而“文”,则指包括音乐等各种艺术在内的更高的精神享受.正像求美、求丽、求乐必须以常饱、常暖、常安为前提一样,质是文赖以产生的条件,这便是墨子“先质后文”的思想.墨家是从现实的功利出发,并从两个方面来来说明其文质观.

1、节用

墨家强调现实功用,也就是质用,所以提出“节用”.墨子说“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当是之时,坚车良马,不知贵也!刻镂文采,不知喜也等,当今之主,其为衣服则与此异矣.冬则轻暖,夏则轻清,皆已具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锦绣文采靡曼之衣,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镂,以为身服.此非云益暖之情也.弹财劳力,毕归之于无用也.以此观之,其为衣服,非为身体,皆为观好.”[2]显然,上述的锦绣、文采、刻镂都是具有修饰性的形式,有着很强的感官娱悦功能,可以荣耳目、观好,便是“文”,但是这种“文”在墨子看来,是一种奢侈浮华的表现,不仅没有用而且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墨子从功利的角度来衡量,要求统治阶级爱惜财力、物力,提倡“节用”,可见墨子重视质而轻文.

2、非乐

从现实功利的标准出发,墨子否定了文饰,尽管他否定了文饰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但是他承认“文”所具有的感性娱悦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非乐》上.“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刍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墨子曰:‘为乐,非也!’”[3]可见,墨子不是不知道乐的好处,而是反对奢华的音乐,因为这样的音乐劳民伤财,对生活没有实际的效用,他是从社会之生活程度的标准来反对音乐的,要先质而后文.

三:墨子文质思想的意义

总体上而言,墨子是从带有功利主义性质的立场上来看待美和艺术的.“墨子敝于用而不知文”(《荀子》)是墨子“先质后文”思想的真实写照:只重质,重功用,而忽略审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忽略了事物外在形式的美丽、及其形成的美感.所幸的是,墨子并没有直接因为追求事物的实用价值而否定其审美价值,也没有直接否定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墨子的“非乐”思想确实有其片面性,这也正是当时历史和阶级局限性的表现.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墨子的论述只能是片面的,而墨子作为下层劳动人民的代表,也不可避免的有其自身阶级的局限性.墨子提出“节用”的观点,这在当今社会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墨子反对厚葬久丧,这对当今社会里一些人大办婚事、丧事等奢侈的风气,无疑是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对墨子先质后文的思想应该辩证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