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考,你做自己的选择

点赞:22776 浏览:1055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时常会面对学生的询问:“这门课怎么考?”学生的困惑时时影响到我,影响到每一堂课该如何去上?

文科专业的大学教学,面对考试,长期以来似乎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潜规则:考试之前,老师会“划”一下重点,然后围绕重点,学生们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点灯熬油,突击背诵,一考了事.这个观察算不上全面,但至少十年前我自己是这样过来的,而现在我的学生似乎也在这样过.

自己深有不满,于是做老师的时候就想着要改变.要从“启发”入手,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能力.一试之下,立马发现,启发并不简单.且不说自己的一桶水有多深,学生的不适应就是一大难题.于是“怎么考”,就成了无法绕过的困扰.

说怎么考,无非是两种:一是靠死记硬背教材;二是凭自己理解.必须承认,要有自己的理解,不是天马行空地乱说一气,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自己的理解不会凭空而来,这意味着必须要下功夫下气力,先去理解别人的理解,尤其是那些大家的思想.这就要求要读书,认真地读,带着问题读.显然,这样所付出的各种时间、精力,要远远大于一周的“点灯熬油”.

怎么考,你做自己的选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应试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学生的困惑不能简单地归为应试教育的后果.的确,很大程度上,应试教育是对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扼杀,一旦长期以记忆的习惯应对学习,再发生转变是非常困难的.但现实中还有比这更残酷的事.就业的压力,已经是一张无形的网,几乎从大一开始就压在学生心头.有学生这样告诉我:“无处不在的焦虑,败坏了我们的学习胃口.”


这句话把我推到一个两难的境地,无言以对.我知道,年轻时候一个人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惠及长远的事,但恰恰在于惠及长远,它对解决眼下问题便似乎没有什么用.看不见、摸不着的“能力”,能抵得过一张证书、一份经历吗?在短暂的求职面试过程中,“硬件”总比“软件”更有说服力.喊了多少年的素质教育,也许,其艰难的原因,不单单在教育本身.

然而,我还是不愿放弃.因为我知道,社会环境也罢,教育方式也罢,都是在我们每一堂课、每一次考试中,不断地得到复制的.反过来,如果我们每一次考试都有所改变,那个同样看不见、摸不着的“大环境”,是否也会因之而改变呢?

尽管对这个问题抱着还算坚定的信心,但我也不愿将“改变”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我把难题交给对方:怎么考,需要你做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