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观点

点赞:3213 浏览:94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接受美学产生于六十年代的联邦德国,率先从事文学接受研究的便是被后人称为接受理论双星的沃夫尔冈伊瑟尔(WolfangIser,1926-)和汉斯罗伯特尧斯(HansRobertJauss,1920-).他们创立了接受理论,并集中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接受和反应,强调读者在文学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 键 词:接受美学音乐欣赏交流性

一、引言

长期以来,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读者和阅读接受对文学研究的意义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从亚里士多德到十四、十五世纪,读者的存在一直被忽视,而在文艺复兴后的文学创作中,作者对读者采取的也是一种指导态度.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德国兴起了一套新型的文学理论,实现了西方文论研究从“作者中心”向“读者中心”的转向.

接受美学产生于六十年代的联邦德国,率先从事文学接受研究的便是被后人称为接受理论双星的沃夫尔冈伊瑟尔(WolfangIser,1926-)和汉斯罗伯特尧斯(HansRobertJauss,1920-).他们创立了接受理论,并集中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接受和反应,强调读者在文学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尧斯的接受美学理论

汉斯罗伯特尧斯(HansRobertJauss,1921-)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法国文学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美学家,早年师从于海德格尔,1967年出任康斯坦茨大学教授.代表作有《走向接受美学》(TowardanAestheticofReception)、《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AestheticExperienceandLiteraryHermeneutics).

尧斯的接受美学思想发展历经了两个阶段,《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阐述了他第一个时期的主要美学观点,第二个时期是他接受美学思想发展的深化时期,以《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为代表,此书的主要观点显示出他研究的中心课题移向了审美经验及其历史.

尧斯第一个时期接受理论主要指向了所谓“文学史悖论”,批判种种把文学与社会历史割裂开的错误倾向,并重建二者之间的联系.首先,他对传统文学理论史仅是作者和作品的历史提出质疑,并指出没有对文学接受这一维度的研究,文学史就是不完整的.尧斯认为“文学的历史性并不在于一种事后建立的‘文学事实’的组编,而在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先在经验等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因此,在考察文学史的过程中,必须将作家创作与读者的接受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之上,尧斯提出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大胆设想,即文学史是效果与接受的历史,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他对解决“文学史悖论”这一难题所提出的答案.尧斯认为文学史是读者的文学史,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中,读者并不是单纯的做出反应而是积极地创造.这主要表现在,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对于作品有一个“期待视界”或“前理解”,即读者由于审美经验的累积和审美取向所形成的对于作品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在完成《文学史作为对文学理论的挑战》这一纲领性论著的近十年之后,尧斯出版了《审美经验和文学阐释学》,这既是尧斯后期的代表著作,同时也是接受美学后期的主要理论基础.在此书中尧斯将研究重点由“文学史悖论”转向了审美经验的研究,自此接受美学开始反思自己早期的偏颇,并逐步走向成熟.在《审美经验和文学阐释学》一书中姚斯集中分析了审美愉悦的三个基本范畴,即,创造(poiesis)、美觉(Aesthesis)和净化(eatharsis),并指出这三个范畴实际上是指审美经验的生产、接受和交流.三者共同构成了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创造(poiesis)在拉丁文的原义中是诗的意思,在近现代以前的西方poiesis被认为是从属于实践活动的一种劳动.尧斯将其体现在审美经验的生产方面,旨在揭示接受者在审美过程中创造力的重要性.美觉(Aesthesis)是审美活动中的接受方面,接受者通过审美活动产生愉快.

从“文学史悖论”突破,提出接受理论,然后转向深入探究审美经验的历史、范畴与内涵,这就是尧斯所开创并拓展的接受美学之路.

三、伊瑟尔的接受美学理论

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Iser,1926-)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美学家、批评家、比较文学学者.他与尧斯一道,以开拓性的理论创见解,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其理论观点主要集中在《暗隐的读者》(或译《隐在的读者》)、《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等几本著作中.

伊瑟尔将现象学作为其接受理论的基础,提出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被构建起来的.他认为“文学作品有两极:可将它们称为艺术的和审美的,艺术的一极是作者的本文,审美的一极则是由读者完成的实现.”由此可见,伊瑟尔的“文学作品”是文本与读者互动的产物,作品在被作者创作之后只是一个物理层面上的印刷品,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意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换句话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着物理层面上的文本和读者的阅读两个方面.伊瑟尔通过强调文本与读者互动的重要性,使读者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方,进而提出了“文本与读者的相会”这一核心理念,因此也就有了“隐含读者”和“不定性”两个概念的生成.

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观点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接受美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那么,究竟谁是“隐含读者”首先我们应从伊瑟尔的现象学方法论入手来解答.在现象学中,意向性活动存在于意向主体与意向客体的对象活动中,并以此揭示客体的本质.伊瑟尔现象学接受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给予了文学阅读中主要因素以现象学阐释.“隐含读者”便是其中之一,它不是真正的读者,也不是理想的读者,而是一个可能出现的读者,其特殊之处在于,这个可能出现的读者正是本文结构所期待的,他受制于本文结构,其审美理解活动也与本文的潜在暗示相吻合.这一“隐含读者”也是作品多义性的前提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隐含读者”是伊瑟尔用现象学方法对读者进行的结果,他是一种想象中的理论模型,不能与实际读者相混同,但与实际读者密切相关.

伊瑟尔的“文学作品”和“隐含读者”都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基础之上,这就是“不定性”原则.“空白”是“不定性”最基本的结构,所谓“空白”即本文中未具体、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是本文未具体表现出来并在其规定的审美范围内向读者所暗示的东西,它存在于作品的各个结构之中.但是读者不应把“空白”看做是纯粹的“无”,正是它的存在和潜在的东西诱发读者去“填充”,去“连接”,从而使作品的意义得到充分的体现,进而重构出完整的、有生命的艺术形象.因此,“空白”的作用不仅是召唤读者进入文本,引发阅读行为,而且还为读者提供阅读的控制机制,从而保证了阅读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同时,伊瑟尔论述表明“空白”在文本的存在引起了“视角场”的产生,“视角场”的产生则带来“流动视点”.读者带着这种流动视点来阅读本文,在阅读中保留上文影响,延伸对下文的期待.

四、结语

在我国的音乐美学的研究中,国内音乐界对接受美学的全貌及其学术价值还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即使一些学术论文中带有接受美学的理论观点,但并未将其研究深入下去,如高为杰在1986年发表的两篇论文中曾以接受美学的观点对音乐欣赏和接受的特殊性进行研究,但并未产生广泛的影响.近年来,有关音乐接受的专题性论文逐渐出现,同时对于接受美学对音乐美学研究的启示与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赵海及其导师邢维凯先后发表的硕士论文和学术论文,他们将接受美学正式纳入音乐美学研究的领域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邢维凯于2006年发表的学术论则结合了现代释义学与接受美学的理论强调了音乐审美活动中接受主体的重要作用.

3;.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伊瑟尔.阅读活动[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3]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M].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罗旭:陕西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