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面子:为钱写作丢人吗?

点赞:20886 浏览:948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南派三叔、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这三个词摆在这,懂行的自然明白,但大多数人估计会一头雾水,以为进了什么帮派.其实这是三位网络作家的名字,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千万富翁.如今他们每年靠写作获得的收入,都可以轻松超过莫言诺贝尔奖的奖金.

在文学网站,小说受欢迎程度和作者收入成正比,所以网络作家天然会以挣钱为写作目的.大部分传统作家显然不会这么想,而收入的巨大差距又让他们对网络作家心生隔膜.两类作家的隔膜归结到一个面子问题:为钱写作丢人吗?

文学载体之争:传统出版VS数字出版

传统出版的死胡同:做死或等死

有人曾把当前传统出版业的困境形容为“死循环”:做书是死,不做书也是死.从出版业的角度是如此,从作者的角度看也是如此.

传统文学的承载形式不外乎报纸、期刊、图书三种.所以,传统作家的收益主要来自报刊稿费和出版社版税.报纸副刊、文学期刊曾经是文艺思潮和运动的主流阵地,共同托起了20世纪80、90年代的“文学的黄金时期”.但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期的两次报刊大整顿后,传统文学淡出了报纸副刊,很多文艺类期刊被砍掉,传统文学的阵地逐渐受到侵蚀,文艺期刊承载传统文学的功能急剧下降.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社会开放后对信息的渴求,传统文学的出版事业曾辉煌一时.新世纪以来,国家推行了文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及国有出版单位企业化改制等政策,文艺类出版社也被推向市场.为求经济效益,这些出版社在市场大潮中慢慢卸下了传播传统文学的义务.随着民营书业的强势崛起,中国出版进入野蛮增长阶段.这种野蛮增长导致了出版界出现品种日益泛滥、粗制滥造、抄袭成风等不良现象,最终让传统出版业陷入恶性循环,步入进退两难的死胡同.承载传统文学的文艺出版更是失去了它固有的作用.

移动互联网浪潮袭来,电子商务搅乱图书市场,传统出版自身难保,更不用说承载传统文学了.传统出版走向没落的直接后果就是作家的收入无法得到保障,这又极大地挫伤了作家创作的积极性.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对大多数非明星级的传统作家而言,为志苟安都难,更不用说发家致富了.

网络平台崛起:人人都可成作家

传统出版大厦将倾的时候,网络文学则悄然兴起.网络文学是互联网兴起的产物.早期网络文学的平台是论坛和聊天室.作者与读者几乎是同类人.大家写了帖子之后相互评论,享受着写作、阅读、互动的快乐.这些论坛、聊天室的人组合到一起,建立了阅读和写作的平台,于是形成了文学网站的雏形.早期的文学网站是公益性的,发起人的原始动机纯属爱好.这里没有规则的束缚,没有题材的限制,没有水平线的标准,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都可以将你的故事讲出来,接受大伙的评判.

网2003年推出付费阅读机制,开启了网络文学最早期的盈利模式.这个模式一经采用就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据创始人之一吴文辉回忆,这个模式从一开始就实现了盈利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网络文学的付费阅读模式很快被其他文学网站采纳,一时间文学网站不断涌现.一种以文学网站为载体,以类型小说为内容,以付费阅读为商业模式的网络文学渐渐成型.网络文学成了数字出版的探路者和先行者,在传统出版面对数字转型观望的时候,它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

与传统出版江河日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网络文学以资本为基础,以技术为先导,以网络作家为核心,以用读者用户为终端.作品是作者与读者互动的产物,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源于读者需求,贴合市场.

商业模式之辩:版税收入VS版权运营

版税结算:一年十几万就算高收入

传统作家出版图书唯一的盈利方式是获得版税.一般作家的书版税率是图书定价的7%~15%左右,高于15%则比较罕见.我们检测设一位传统作家创作周期为一年一本,版税率为10%,定价为35元,当年销售5万册.那么这位作家的版税收入为税前17.5万元人民币.17.5万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大型企业中低层管理人员的年薪.这样的收入,对于一位辛苦一年的作家来说,虽不算多,也还说得过去.

但是上述讲的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书都卖不到5万册,这是畅销书的当量.此外,不要忽视了传统出版的流程.从选题申报到立项,从签署合约到编辑加工,从三审三校到排版,从出片到印刷,再到到物流配送,整个流程下来少说也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

一般情况下,出版社会根据年底结算的销售数据给作家报版税.如果书是当年出版的,很有可能会到下个财务年结算版税.这是常规的出版流程,但也有很多圈内人皆知的“卫生死角”,藏污纳垢之处,让人极为恶心,比如拖欠稿费或版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表示,拖欠稿费已经成为出版界的一大“通病”.去年,作家林夫在微博上声讨北京宏泰恒信公司拖欠稿费一事,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种出版大环境下,作家的劳动无法及时得到成果性的补偿,俨然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

版权产业链的营收:百万富翁满地走千万富翁不新鲜

与传统出版相比,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就先进或高效很多.任何有写作能力的人,无论基础如何,技巧怎样,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以实名或笔名发表作品.如果作品写得好,会有读者来读,也会有读者来与作者互动.负责网站签约的编辑会读作者更新的章节,判断书的商业价值及作者的潜力,选择是否与作者签约.

作者与网站签约之后,将作品的全部著作权转让给网站.网站则根据写作的进展设定付费章节,是0.02元~0.05元/千字.网站实行VIP会员制,内容的前半部分免费,后半部分收费.网站与作者五五分成.这种模式被各文学网站沿用至今.在这种分成机制的基础上,内容版权又延伸到了无线阅读、影视、游戏、动漫、纸质书、音频等周边产业.

作家的面子:为钱写作丢人吗?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家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今年5月,盛大文学将血红的《偷天》等10部小说图书出版权在深圳文全部拍卖出去,据悉首印版税将到达600万人民币.影视改编方面,2011年上映的热剧《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倾世皇妃》等都是改编自网络文学.据业内人士透露,影视改编的费用在10万到100万人民币之间.此外,游戏改编权更是版权费高得惊人.著名起点白金作家我吃西红柿的作品《星辰变》和《盘龙》的游戏版权分别卖了100万和310万人民币.传统出版的版税与全版权运营的收益无法相比. 在这个商业模式上,作者负责内容的创作,网站负责全版权的运营,作者从运营收益中获得分成.而且这个分成每个月都结算,所有的签约作者都可以随时跟踪自己作品的营运情况.这个模式创造了唐家三少、南派三叔、我吃西红柿等千万富翁和无数百万富翁.

读者群体:文艺圈子VS大众网民

老一辈的文艺圈子:越来越窄

文学评论家白烨认为,中国文学读者群体已经“圈子化”,这也是中国文学进入新世纪式微的表现.文学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认为,上世纪80、90年代文学热时期,“50后”“60后”的这批作家与其相对稳定的读者群有一个相互培育的过程.这个现在已经是中年或中年以上的读者群体依然是传统文学的忠实读者,也即所谓的传统文学读者“圈子”.

白烨还认为,互联网的冲击,使大量青少年读者被截流,导致纯文学阅读流失了一部分读者.此外,作家夏安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缺乏当下性,将写作视角引向追忆往事,避免触碰当下严峻的生活原貌,避免直面光怪陆离的社会现实.当代的年轻人,没有传统作家的生活体验,也很难从作家的痛苦挣扎与人文关照中找到同感.年轻人的阅读需求变了,渴求用“我们的语言”讲述“我们的故事”.


白烨分析莫言的读者群体认为,莫言的读者群还是中年以上的纯文学读者居多,青少年群体很少.诺贝尔文学奖级别的作家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普通的文学作家.传统文学的读者慢慢从中年步入老年,这个圈子也越来越小,越来越窄.互联网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多

网络文学是年轻人写的、年轻人读的大众文化小说.互联网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也改变了语汇体系.网络文学是年轻人用网络时代的语汇沟通的形式,简单明了,生动活泼,所以又被称为“小白文”.不懂互联网和网络游戏的人读网络小说或多或少会有障碍.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就坦言,很认真读了网络小说,但看不懂,也读不下去.

另一位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崎嵘则认为,网络文学需要提升品格和高度.这个结论从何而来,不得而知.从传统文学的评价标准去看网络文学,仿佛从《红楼梦》文本的角度批判3D版《肉蒲团》的视觉体验一般,很难批判到点子上去.从文学史的角度看,《红楼梦》不过是当时不入流的青春文学,因为“品格不高”,一开始就遭禁.虽遭禁,因为好看所以一直有大量的读者阅读.书没变,但时代变了,最后不也被推到了“古典文学的高峰”.从这个角度讲,有资格评价网络文学的应该是作者,而不是权威.

网络小说字数超过千万的已不罕见,字数几百万的更是比比皆是.这些作品有固定的读者群体,作者写到哪儿,读者就追到哪儿,有时会和作者商讨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他们的追捧,很多类似唐家三少、南派三叔、我吃西红柿的作者才跻身千万富豪的行列,无数网友是网络文学的埋单者.无论什么题材的网络小说,写了一千多万字还有无数读者愿意付费阅读,那么足以说明这部小说足够好看,足够吸引人.为网文埋单的读者并不是傻子.这个阅读群体越来越大,未来也会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变得更为庞大.

来来发展:传统作家≈网络作家

文学载体融合:网络平台将是传统作家唯一的出路

目前,传统出版依然是传统文学的载体,而传统文学正是随着传统出版的凋敝而逐步走向没落的.传统出版高门槛、低效率、低回报让很多传统作家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和过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数字出版将取代传统出版成为主流,而传统出版将以新的面孔成为数字出版产业链条上的一环.届时,网络平台是所有内容发布的平台.

在未来的数字出版时代,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的身份将变得模糊.无论是传统作家还是网络作家,其作品都要在网上接受读者的考验.这将降低传统文学写作的门槛,让传统出版埋没的大量新人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而未来网络文学的全版权运营又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文学写作的收获,让作者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

商业模式融合:版权运营可以让传统作家活得更有尊严

上文提到,在未来传统出版终将被数字出版取代,而变成数字出版下游产业链之一环,也就意味着,传统文学的写作者首先会在网络平台上与读者见面,然后再把文字变成纸质书及其他周边产品.传统文学的商业模式与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相融合,也采取全版权运营.届时,传统作家的作品将和现在的网络文学一样,直面读者,直接接受读者的评判与考验.

全版权运营将改变作家的竞争态势,迫使作家对每本作品都要认真对待,而不会出现成名作用“血”写成,而其他作品用“唾沫”写成的现象.这个商业模式也会让有才华有智慧的新手马上脱颖而出,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应有的财富.而作家的收入在那时将得到充分的保障.为钱写作,或者说写作商业化并不可耻.老舍从教书匠转型为作家的目的之一是获得好的经济收入.“人民艺术家”尚且如此,何况凡夫.

这是个产业链融合、商业模式融合的过程,是数字出版时代的历史潮流,是难以更改的历史发展趋势.到那时,传统作家将因版权运营而获得更有尊严,也会因此而创作出更多作品.那些没有任何创造力,靠“体制”救济的文艺蠹虫终将被读者清理出门.

价值关照融合:传统作家可能该考虑放下道德的大旗

一直以来,传统作家对网络作家都或多或少抱以一种轻蔑之情.即使网络作家的收入已经大幅超越传统作家,也没有因此得到足够的尊重.甚至有传统作家用谩骂的语气斥责网络作家“世俗低下,幼稚可笑”.面对这种斥责,鲁迅先生八十年前的话如今听来依然令人警醒:“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因为倘不遭了戕贼,他就会生长,成熟,老成;独有老衰和腐败,倒是无药可救的事!”

网络文学是读者对传统文学的一次“精神出轨”,因此传统作家要做的是深入了解新一代读者的需求,而不是在网络文学面前坚守自己的“面子”.网络作家从写作技巧和文学价值上会逐渐向传统文学靠拢,这也是如安妮宝贝、慕容雪村等诸多作家都经历过的一个脱变的过程.这是一种价值的趋同,是未来网络文学逐渐更具文学性的表现,也是大势所趋.

结语

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的收入存在差距,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两类作家本无道德上的差别.在未来,几乎所有文字都会以互联网为原发平台,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的分野将会模糊,

“为钱写作是否丢人”的争论可能也会逐渐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