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自成蹊径

点赞:3479 浏览:128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采访在中国文学矿藏里淘金的梁丽芳教授,是件乐事和幸事.“乐事”者,她所讲的内容一来笔者喜欢,二来不用诱导,以她对自己研究领域的渊博,拧开自来水龙头一样,可以坐享其成.“幸事”者,从她所述,获得许多珍贵的东西,为书本所无,就因为她是那个时代特定的人与事的直接见证者,甚至得到一种考古工作者才有的惊喜.

在中国文学领域里,尤其在“知青文学”这块“自留地”里,梁教授包产到户地默默耕耘,而她的收获不但令人赞叹,还有一种社会学和历史学的价值在,可能这对于梁教授本人来说,都是她当时始料未及的.

古道热肠家风相传

出生在广东台山,小学和中学梁丽芳是在香港读的.若从到过纽约的曾祖父算起,她属于华侨第四代.家里有去南洋的,1918年赴加的祖父,是一名西餐大厨,本来也是要叶落归根的,1949年一场大火烧了家当,也烧掉了退路,否则回家乡当地主批斗在所难免.

1941年台山大饥荒时,她曾祖母和祖母施善救济了不少人,这些人里面有的后来翻身成了干部,五十年代初帮助梁家后人迁徙香港.大跃进跟着自然灾害,曾给梁家开绿灯的人里有的落难到香港新界山头,梁丽芳的父亲又把他们接济到家里.就这样环环相助因果报应,演绎出一部微缩的中国近代史,亦记录下民间中国的德善风情,令人泣下.

梁丽芳追忆说,在1950~1960年代,香港的家就像个旅馆,几乎每顿饭都能看到生人,有些是间接过来的,直到找着工作再走.这种乐善好施的家风,一直延续到今天.

为加中文学交流立传

走进梁丽芳(Laifong Leung)在温东的住宅,一进门就要当心“脚下使绊儿”,地面过道堆满了图书,不少还没来得及拆包,从天南地北邮寄而来,像一个“私人图书馆”.伫立阳台望到车库,那里已然改造为“书库”.

从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东亚系教授岗位上提前退休的梁丽芳,眼下似乎比在教职上还忙,她在书垛中穿梭着表白,但还是会挤出时间看电视的,那就是在步行机上活动的时候.

近年来梁丽芳绞尽脑汁忙活的一件事,就是为山东教育出版社编纂的19卷《中外文学交流史》,参与撰写和主编(与马佳)其中的加拿大分卷《中加文学交流史》.深入进去后她发现,这乃是一项浩瀚的工程,从几乎没有头绪的铁路华工口头创作开始,其中包括温哥华岛拘留所墙壁上的中文题诗,直到现在,需要大量披沙拣金的劳动,她查阅了上个世纪出版的华文报刊,梳理出不少意想不到的资料,包括早期华人频密的文化和文学活动,例如历久不衰的粤剧演出,无数的华人阅书报社,更令她惊讶的是,原来最晚于1913年,已经有白话剧在华人社区演出,到抗战后期,单单加拿大西部,就有五六个白话剧团,这个发现令她非常振奋.早期华人在古典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也令她敬佩不已.她认为这些实绩,颠覆了长久以来认为他们是目不识丁的华工的偏见.通过梳理大量资料,她写中加文学交流史的同时,也为加拿大的华文文学史的建立做了开拓性的工作.她是带着一种使命感来从事这份工作的,正是因为通过她的坚韧努力,为加国华裔文学树碑立传.梁丽芳披露,该书目前已经杀青,不日出版.

梁丽芳对于早期华人的兴趣,原来是有渊源的.除了她父系的华侨背景外,她的外祖父是创建新宁铁路的旅美华侨陈宜禧的侄孙,在台山当过新宁铁路的站长.陈宜禧被誉为“台山之子”,1901年从西雅图回中国台山,建筑中国第一条华侨集资的民营铁路.这条铁路于1913年通车,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了防堵日军入侵,无奈把铁轨拆了.陈宜禧的现代强国梦,毁于一旦,梁丽芳很关注这段史诗般的悲剧,曾先后到江门五邑大学的华侨博物馆和台山寻找陈宜禧的遗迹.

在推介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方面,她是比较早的.她跟一些在加拿大用英语写作的华裔作家很早就熟悉.以写《残月楼》成名的加拿大华裔女作家李群英(SKY Lee),原来是她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念研究生当助教时中文班的学生,另一个获得总督奖的余兆昌(Paul Yee)也是她当助教时的学生,与她同一个团在1976年夏季到中国.对于他们这些华裔作家的文学成就,她很了解,认为中国大陆的学界应该加以关注.在2001年冬,她首先在温哥华举行的海外华人女作家的年会中,提出要从华文文学扩大到华人文学.2002年春天,她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会议上,重申《扩大视野:从华文文学到华人文学》的提议,后来,这个提议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是她始料不及的.

从柳永研究到知青文学

旅加40年,尽管一直生活在一个西方国家里,梁丽芳的学术生涯,甚至她的日常生活,却与中国文学紧密相连,结下不解之缘.

梁丽芳曾就读于基督教的九龙真光女中,到加拿大后,就读于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获得文学士学位.

梁丽芳外祖父精于古典文学和书法,她小时候与外祖父同住,受了外祖父的影响,从小学开始就背诵古典诗词,听他讲文学历史典故.因此,在香港时,就对中国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到了加拿大后,在大学时一个偶然机会,她从林海音主编的《纯文学》杂志中,看到叶嘉莹教授关于诗词的文章,毕业后,就到卑诗大学(University of B.C.)报读中国文学研究生,1976年以英文论文《柳永及其词之研究》获硕士学位,1985年在香港三联出版中文译本.她受到美国学者Barbara Johnson对于诗的结尾(Poetic Closure)研究的启发,探讨柳永慢词的特点.这本书流入中国大陆之后,对于国内柳永的研究产生很大影响,后来许多研究柳永的著作,都沿用她的方法论.

1976年夏天,一次为期两个月的中国之行,改变了梁丽芳的治学轨迹,把她从中古的故纸堆里,拉回到当代,面对活生生的现状.那时,她与几乎全部土生华裔学生组成的代表团,一口气走访了大陆14个城市,参观了红旗渠、白求恩医院、七里营人民公社和各地的名胜古迹.同行中有青年导演,把整个行程拍成纪录片,后来在加国CBC放映.此行也使她知道了“知青”,遂成为她研究知青文学的媒介.在卑诗大学教授杜迈可(Michael S. Duke)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后时期小说中的青年形象》.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要一本一本看国内来的文学杂志,通过大量阅读,像浪淘沙一样,寻找关于知青的作品,她是看了近两三百篇之后,决定以知青小说为题材,写作她的博士论文.她于1985年在阿尔伯塔大学东亚系获得助理教授一职,之后她常常到中国做研究.1987年和1988年两个夏天,她获得加拿大与中国双边交流计划的资助,到中国收集资料.当时的出版界,还没有像现在这样蓬勃多样化,有些小说作者究竟是男是女也不说明,令她觉得不满足.通过社科院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许觉民的帮助,她找到了不少当时有潜力的年轻一代的作家. 梁丽芳认为,小说《伤痕》实际上是红卫兵文学与知青文学的结合体.伤痕文学后来才分化.正是在知青文学的耕耘中,梁丽芳直接采访了一系列“知青作家”,其中包括史铁生、莫言、陈村、陈建功、铁凝、王安忆、叶辛、梁晓声、竹林、孔捷生、郑义、郑万隆、张抗抗、陆天明、邓刚、张胜友、胡平和老鬼等.时至今日,不管这些作家的政治立场如何,人生际遇怎样,有一点通过梁丽芳的研究可以证实,其创作都经受得住历史的检验,都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各自的痕迹.这在相当程度上彰显出梁丽芳的目力与鉴赏水准,在当时的文学海洋里大浪淘沙,的确不容易.比如,她看了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一些短篇和《红高粱》几个中篇,就决定要访问莫言.她于1988年8月到北京,在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许觉民的陪同下,找到了莫言,与他交谈.后来,1994年她在美国出版了Morning Sun: Interviews with Chinese Writers of the Lost Generation,由著名汉学家王健博士(Dr. Jan W. Walls)作序,包括莫言在内的26个知青一代作家的对谈和作品评介,这是第一本系统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当代知青作家的英文著作,而且获得二十多个国际刊物的好评. 该书由香港田园书屋和台湾万象图书出版公司共同出版中文版《从红卫兵到作家:觉醒一代的声音》.当时,梁丽芳是这样评价莫言的:“他成功地把自己的农村经验、民间的传说,和外来的手法糅合出自己特有的风格来”.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给莫言的评语,与梁丽芳二十多年前写的,竟然甚为相似,令她惊喜不已.

两岸文学沟通拓荒者

研究生毕业之初,梁丽芳曾在卑诗大学东亚图书馆工作.1979年初,经正在中国讲学的叶嘉莹教授推荐,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过三册台湾文学选本:《台湾小说选》、《台湾散文选》、《台湾新诗选》,其中的小说卷对大陆影响殊大,至今口碑相传.

这个机遇来得突然,也很合时.倒台之后,真是百废待兴.大陆刚改革开放,文学界对台湾文学几乎一无所知,台湾文学的引介和研究近于零.正是在这种青黄不接的状况下,身在加国的梁丽芳承担了这份义工性质的工作,不惜辞薪留职两个月,脱产完成这桩事情,该书还成为大陆畅销书,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可惜,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只在书的封底说感谢海外热心华侨的帮忙,却没有署名.很多年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来信说明这是当时的惯常做法云云.

事隔多年,当2010年秋天梁丽芳在庐山与会时,就听知名作家杨东明谈到,在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之初,受到实际上由梁丽芳编纂的《台湾小说选》的启蒙,但是他并不知道编者就在眼前.2011年冬天,她在广州参加华人文学研讨会时,河南师范大学的樊洛平教授讲到对台湾文学的教学,也把这本《台湾小说选》当作教科书,可见其影响之广.可以说这本《台湾小说选》到现在也是站得住脚的.她是第一个以选本的形式介绍台湾文学给中国大陆的海外学者.

奠基中文教学大纲

中文教学现在已经风靡海外,中国大陆也定期举行“汉语桥”竞赛活动,孔子学院更是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可是有谁曾想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加拿大西部来说,中文教学(特别是普通话教学)还是一块荒芜之地,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主流社会对中文还有不少偏见.之所以能够达到现今这样的局面,有赖于众多教育界和文化界的华裔人士,有赖于他们不屈不挠的卓绝奋斗与辛勤努力.这里面就有梁丽芳的一份突出贡献.北美洲的汉学家,虽然因为工作的需要,有时教一两门汉语,但是,都是附带性质,鲜有对这门科目有浓厚兴趣,更遑论写教科书了.但是梁丽芳对于汉语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她编了《早春二月:电影导读课本》(1998),让学生利用电影来了解五四文学,同时学习中文.她还发展了电脑教学软件《简明互动中文》(Concise Interactive Chinese),不日上网.


在卑诗省和阿尔伯塔省,梁丽芳先后参与制定了省级公立中小学的中文教学大纲,可以说发挥了筚路蓝缕的开拓性作用,为加西中文教学规定了系统的标准和发展方向.

而在此之前,卑诗省和阿省的中文教学,堪称“无法可依”,加上本地土生和两岸三地移民在中文教学上各唱各调,这对中文教学在加西的发展前景十分不利.为了长远考虑,不但必须整合中文教学资源,也亟需在宏观上有“一定之规”,否则各自为政自生自灭.为此梁丽芳与同仁一道,勾勒纲要,呕心沥血,终有所成.对于中文教学的繁荣局面,乃至成为本地统考项目之一,梁丽芳功不可没.

文学自成蹊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当代文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005年梁丽芳与友人创立加拿大中文教学学会,现为该会电子学报(TCSL)主编,并组织国际性中文教学研讨会.

加华作协发起人

1986年12月梁丽芳与卢因等接受中国作协邀请,作为加拿大第一个华裔作家代表团到中国交流.途中,她提出回加拿大成立一个作家协会的构想.1987年,梁丽芳与友人卢因等一道,创立了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Chinese Canadian Writers’Association),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迎来送往,开展加拿大与两岸三地的文学交流,倡导华人文学创作.她向文学馆提出赠送加拿大华文作家的手稿的建议,在2009年获得落实,她与该会同仁把从加拿大收集来的三十多份手稿,赠送给现代文学馆,由馆长陈建功接收.

加华作协可以说应运而生,随着华裔移民的增多和加华文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有这样一种组织形式,而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者,梁丽芳恰好提供了一种推力.该会曾经邀请过陆星儿、刘恒、铁凝、项小米、池莉、阿成、格非、苏童、余华和刘震云等访问加国,加上来访的学者,有六十多人.该会也组织本地作者到大陆交流.2012年正好是加华作协成立25周年,算是一个“整日子”,该会在2012年9月22日,举办了第九届海外华人文学的国际研讨会.这次的主题是《加拿大华人文学:从隔离年代到融和年代》,来自中国大陆、美国、香港和本地的学者都写了论文发表.梁丽芳也就早期加拿大华人的文化和文学活动做了报告.

加华作协还先后组织出版了“加华作家系列丛书”,梁丽芳的《开花结果在海外——埃德蒙顿散记》也是其丛书之一.这是她作为报刊专栏作家的一个结集,生动地记载了她在加国的所见所思所悟.

(责任编辑: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