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原:乡土经验与文学叙事

点赞:3196 浏览:75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何谓“乡土经验”

一般说来,任何一个概念或命题的提出,必然是基于与其相对应的或相互关联的事物的命名和判断.“乡土经验”命题的出现,应是依存于非乡土经验,是在与非乡土经验的比照中被命名的.正如城/乡、黑/白、男/女之类的命名.所谓的“乡土经验”,我以为它至少有两层最基本的含义:即“乡村经验”和“本土经验”.与上述两层基本含义相关联的,是它所不同的比照物.“乡村经验”比照对应的是“城市(都市)经验”,“本土经验”比照对应的是异于本土的其它民族、国家的“世界(异域)经验”.与这两层基本含义相关联的则是变异中的“乡土经验”,即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融合中的乡土经验.

从这样一种眼光去理解,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社会,是无所谓“乡土经验”的,真正作为文学表现对象的乡土经验,应该是从上世纪初五四文学开始的.一批祖居古老乡村的现代知识青年,因为现代文明(主要体现为城市文化)的召唤,逃离乡村,走入都市,以城市经验、外来文化反观乡村社会,理解和书写着各自的“乡土经验”.

自上世纪“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进程,为较多的现代作家所提供了相关的城市经验.一般来讲,中国现代作家的城市经验,多数是通过感同身受直接获取的.即或他们并不生活于城市,但也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获得了城市经验.而世界(异城)经验的获取,情况则要复杂一些.除开新文学史上一部分作家是通过异城求学、生活的渠道直接获取,大多数作家则是通过其他文化传播的方式,如书籍、媒体等间接获取.这种方式获取的异城经验可能过于理念,少了生动、活泼的感性体验,以至于作家们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无法找到最直接、最具象的对应点,但作为一种理论(观念)的引领,还是为他们乡土经验的书写以新的眼光、新的视野、新的思考和新的判断,帮助他们以不同于乡土、本土经验的形态,书写他们眼中和心中的乡土经验.

有没有不依赖于“他者”而独立存在的乡土经验我的回答是:在理论与实践上是不存在着这种的乡土经验的.事实上,乡土经验自打一开始被提出,它天然地就包括着与异质经验相参照的问题,即我们上面说到的同城市文化的比照与外来文化的比较,没有这样的比照、比较,乡土经验可能是一个无法成立的命题.在这样的意义上,“城市经验”“全球视野”应该是书写乡土经验的必然构成要素,否则,你的乡土经验将何以成立问题只在于:一、对此你是否自觉;二、你的“乡村经验”、“本土经验”以外的经验的储备情况:即基于你的不同于“乡村经验”、“本土经验”的文化视野、历史观念、价值取向、人文情怀,以及文学经验等等.在你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你也许不会直接、也不需要你去刻意传达这些东西,但它一定是如影随形般地浸淫在你乡土经验(乡村经验、本土经验)的书写过程中.

对于同一地域,有没有一个可供统~表述的乡土经验从理论与实践上讲,同样也不存在着这样的乡土经验.因为,它既受制于表现对象,如像“中原”这样的历史悠久、文化丰博的描写对象;同时它还受制于作家各自不同的人生阅历、人文教养、文化视野、文学经验、秉赋才情等因素,怎么可能有一个统一范本的文学的“乡土经验”即或是基于理性的分析、把握,也难有统一的共识.

二、如何讲述乡土经验

新时期以来的河南文学的巨大成绩,是一个显明的实事.诸多河南作家不懈努力,使“文学中原”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一道明亮的风景,文学豫军成为全国文坛注目的一支文学劲旅.评说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文学中原、文学豫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文学中原:乡土经验与文学叙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验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一句直抵文学本质的话.那些优秀的文学家,是视语言为文学生命的.作家对世界的理解,对生活的感知,他的文学的才情的高下,他的艺术风格的锻造,最终都是通过语言实现的.以小说为例,不管是擅长讲述故事的,还是追求情趣、意境,以空灵见长的,作品的成败、高下,最后的较量是语言的较量.是语言赋予了作家以风格,作品以生命.

小说的语言,大分可以说是两类.一是作品中的叙述语言,一是描写语言.一般地讲,叙述语言主要是用于讲述情节、推进故事,而描写语言,则主要关乎景物、感情、人物深层心理的描摹.在整个作品中,这部分文字似乎可有可无,但是正是这些看似闲笔的动人的文字、段落,常常会给我们以养眼、养心的美感:我们的情感在这里得到温润,我们的心灵在这里驻足,我们在现实满目灰黄的景色之外,看到了生命的鲜绿和太阳的金亮.读者也会因为这些成功的文学描写,而得以精神的滋养.

对于小说创作中描写语言的重视,在一些文学大家那里屡屡被提及.鲁迅当年为萧红的《生死场》作序,其中有“叙述胜于描写”这样的评说.事后鲁迅在给别人的书信中进一步解释说,因为是青年作者的作品,自然要以鼓励为主.那句话其实是正话反着说,本意是在说萧红在《生死场》中,在描写方面做得不好.从此我们可见鲁迅对于小说创作描写语言的重视.

重新阅读中原作家的作品,我再次发现,部分作品有时通篇下来,几乎看不到关于描写的文字.读这样的作品,常常会产生一种饥渴感.就好象一餐饭,吃得太干,太单、太燥,只有米面主食,而无蔬菜、水果,更不会有味道醇厚的汤饮.一顿饭下来,腹中倒是塞的满满的,但在感觉上,是太涩,不通达,不润泽,可供咀嚼、回味的东西少了.

同时,我也注意到,对于描写语言有意或无意忽略的作品,在叙述语言上一般都比较用心.作家希望自己的叙述语言更具个人风格,更有乡土风味.这类作品的叙述语言,其主体基本是以口头语言为基础,再加上方言、俚语,经过作家的文学加工、提升而成.熟悉这部分生活的读者感同身受,阅读起来亲切,轻松,常常会产生较强的艺术效果.但在不熟悉这些乡土语言的读者那里,或者进入文学翻译的层面,情况就大不一样.不熟悉的读者读不出味道,难以会心一笑;在翻译层面,则因无法准确转达而可能草率处理.这样,作家匠心独运、辛辛苦苦的艺术追求,最终可能会劳而无功,无以回报.

较长时间来,无管是文学史的研究,还是讨论当下的文学创作,在分析作家文学个性时,我们常常会特别强调其语言的地方性,而且把这种地方性视为作家的成功之处.时间长了,在认真比较、考量不同作家的创作之后,觉得过去常说的、成为文学定论的东西,好像不大准确.鲁迅写鲁镇、沈从文写湘西,师陀写果园城,在语言层面上,没有看出他们作品存在什么明显的绍兴味,湘西风,或豫东色.但他们却是成熟的、成功的、被公认的富于文学个性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