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中防病养生学术思想的关系

点赞:29500 浏览:1338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 :老子  防病养生 中医学术发掘

《老子》又称《道德经》,系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所作.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老子》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家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医防病养生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就《老子》与《》的防病养生学术思想的关系作一探讨.

1、《老子》的“治未乱”与《》的“治未病”

《老子》十分注重防患于未然,主张于祸乱发生之前就应警惕提防,并采取措施防止.如《老子六十四章》说:“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破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这种防微杜渐的思想在《》中亦得到充分的体现.

《》中“治未病”的有关论述和内容与《老子》“治未乱”有相似之处.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指高明的医生不治已病,不是等有了病之后再治,而是“治未病”,即在没有病之前就要进行预防.

《老子》与《》中防病养生学术思想的关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老子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又如在《灵枢官能》中曰:“上工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素问刺热篇》曰:“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都强调高明的医者治病于未发.这种“治未病”的思想与《老子》的“治未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过实践证明,这种以预防为主的“治未病”的方法在临床上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指出了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注重养生,做到“未病先防”.

《》中“治未病”的思想不但包括了未病先防,还包括了既病防变的思想.如《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等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等留而不去,传舍于输等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等留而不去,传舍于胃肠.”论述外感病的一般传变规律,即由表入里,由浅及深.故治疗邪在皮毛,当以表散;在经脉,当通经脉;入里,当从里泄邪.由于疾病的传变,逐次加重,故当早期及时治疗,防其传变,否则必贻误时机,使预后不良.又如《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曰:“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阐述了“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的传变原理,故《素问刺热篇》云:“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这是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体现.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的思想对后世医家有深远的影响.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经典论述.这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临证常见的肝气郁结证,除精神郁闷、胸胁苦满等症状,还常出现纳差、食减、腹胀等脾病症状,故治肝病之时,常适时加用健脾之法.如临床常用的逍遥散,疏肝兼有健脾的功效,另外还有抑木扶土的痛泻要方等等.再如叶天士治温热病强调“先安未受邪之地”,当邪热在卫分时,除用清热益胃的石膏、知母外,还加入养阴滋肾的阿胶、龟版,以防邪热进一步耗伤肾阴.

2、《老子》的“少私寡欲”与《》“恬淡虚无”

老子的道家思想重视精神养生,追求人们生命的自由、平等,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应该以平等的心胸对待万物,天地万物都存在与人类平等的价值.在与自然万物共处时,不能有太多贪欲.《老子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因此,《老子第十九章》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并且主张“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意思是要外表单纯,内心淳朴,减少私心,降低,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认为过分地求生存反而会致死亡.

精神养生的关键就是虚静.《老子四十六章》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于欲得.”认为,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不知道珍惜现有的,过分追逐名利,势必招来灾祸和不幸.故指出应“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其根曰静”(《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就是说达到空虚的极限,“守静笃”就是坚守静以致虚无.人只有在虚静的状态下才能观察清楚身外的事物.老子主张淡泊名利、少私寡欲、知足常乐、无为自然,故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神主张.《老子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只有清静才能保持心的正常功能,这种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防病养生的思想十分吻合.

传统中医认为,精神意志活动化生于五脏精气,情志不畅为内伤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充分发挥情志的作用,重视精神的调养,是《》中养生防病学说中预防疾病和防止衰老的重要指导原则.《》中强调养生当以调摄精神意志为第一要务.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意为明达事理的人,懂得调和阴阳的重要性,不做对养生不利的事,而能顺乎自然,以安闲清静为最大快乐,使自己的精神意志始终保持无忧无虑的境界,因而可以长寿.《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明确指出:“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中“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就是说,摄生的要务,在于保持心境恬静、愉快,而要做到经常乐观,又必须知道满足,不要奢望过高.“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物我两忘的境界,疾病就不容易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亦云:“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提倡思想宁静,意志平和调顺,人体正气充盈,腠理紧密,即使有很强烈的致病因素侵犯,也无法伤害人体.所以清净养神,无私少欲,心境平和,身体也会达到平衡状态,有利于防病祛疾,保持身心健康.

3、老子的“道法自然”与《》“得顺者生,得逆者败”

《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句“道法自然”将关于“道”的深刻含义,全都包含在内.人作为“道”之所生、“道”之所化的存在物,按照“道法自然”的原则,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养生都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若违背了这个自然规律,则“莫能终其天年”.所以,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顺应自然规律,只有适其自然,顺应自然,方能“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人才能健康长寿.

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中医学防病养生理论有着巨大的影响,如在《灵枢海论》云:“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意思是说若能顺应人体的内在经络、气血运行的规律,便可以通过运动、导引等方法获得健康长寿;反之,若不知道身体内的这些规律,在日常生活中违背这些规律,则会损害自身的健康.又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记载:“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灵枢本神》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些都是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以养生长寿的具体内容.

此外,《》中的养生保健,还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通过锻炼身体和“治未病”等手段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样才能使五脏功能协调,正气充盛,既要创造条件,以避开四时不正常的气候,还要适当地运用导引、按摩、吐纳等强健身体、调摄精神的方法,保全并延长生命,预防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医经典著作《》中的“治未病”、“恬淡虚无”、“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等养生防病思想与《老子》中的“治未乱”、“少私寡欲”、“道法自然”等哲学论述有诸多相通之处.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医养生防病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中医养生防病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