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校友资源在生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点赞:6536 浏览:213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校友资源能够在研究生的思政教育中以独特的优势发挥重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校友资源的特点和教育意义进行分析,致力于建成以校友回馈母校和母校继续培养校友为方式,以母校、校友和研究生为基点的三维一体的校友资源开发模式,从而加强校友资源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关 键 词 :校友资源 研究生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5-0061-02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运营为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给人类社会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知识作为第一生产力,则成为社会发展和前进的根本推动力.研究生作为我国最高的知识群体,承担着建设祖国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担.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都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的实现,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中国梦的实现.

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对经济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战略性的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研究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代研究生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也逐步走向世界的前列,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这些变化都给研究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具有鲜明独立、自主自强的思想意识和创新精神,但是也难免会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而这些都会给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带来挑战,具体表现在:

1.缺乏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1]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研究生应有远大的志向,要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要在现实社会中学会辨析各种涉及到理想信念的社会思潮.当代研究生大多是在安逸的生活条件下成长的,没有经历过坎坷和磨难.他们受到各种中西思潮的冲击,可能会被不良思潮蒙蔽双眼,因而失去了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能正确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在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方面以及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信念方面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困惑.他们不能以正确、坚定的立场来关心国家大事.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根本无视国家大事,缺乏起码的政治觉悟与修养.


2.心理健康问题

当代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缺乏社会经验,承受挫折能力差,难免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一是人际交往问题.研究生渴望友情、理解和尊重.但是有些人不能很好地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而在人际交往中处处碰壁.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忧虑,郁郁寡欢,畏惧与人交往等心理疾病.二是感情问题.研究生处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给纯洁的校园爱情笼上了一层阴影,一些情侣迫于现实无奈分手.而失恋研究生患上心理疾病,甚至萌生轻生念头的事例不可枚举.三是贫困问题.部分贫困研究生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而独来独往,不愿与人交流.

3.就业压力大,导致急功近利

就业压力是研究生的难以承受之重.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导致社会上的高学历人才供大于求,此外研究生的素质和培养质量的下降和就业期望值偏高,使研究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巨大.研究生易在高压下急功近利,甚至误入歧途.

4.学习与发展问题

部分研究生并不是为了专业深造而考取研究生,有的是为了暂缓就业压力,把研究生阶段作为“避风港”;有的只是为了获得硕士学历,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有的是仅是随波逐流,跟紧“考研风”.当他们入学以后,才发现自己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并不感兴趣,因而导致了学习动力不足,对未来非常迷茫.而有些研究生的人生设计极强,但是他们缺乏成熟的思想和丰富的阅历,而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会高估或者低估自己,以致在人生发展道路上走了弯路.

二、校友资源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和谐导学”已然成为了当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风尚,我们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研究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故事和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与梦想.“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我们将充分发挥校友的榜样力量,以校友为依托,拓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1.校友资源的概念

校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友是指曾经在学校学习过的学生,以及在学校工作过的教授、教授和教职员工等人员;狭义的校友仅指曾经在同一所学校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学生.本文所述的是指广义的校友,且主要是指已毕业的校友[2].

校友们在母校留下了数不清的回忆,在母校留下了成长的足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正是这种母校意识的存在和传承,使蕴藏在校友中的那份感情成为了回馈母校的动力.

校友资源就是指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包括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精神资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等.校友资源相较于其他资源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

2.校友资源的特点

校友进入社会以后,逐渐拓宽了人际交流的渠道,锤炼了良好的心理素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这些都是激励和引导学生成长最真实可信动力. 首先,校友资源是丰富的.任何一所大学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数量庞大的校友,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具有显著的层次性、分散性和多变性.这是一个巨大的知识群体,遍及党、政、军、农、工、商、以及文化和教育等社会各界[3].这种丰富性,使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选择校友成为可能.

其次,校友资源是具有认同性的.广大校友是在校研究生的师兄,他们了解在校研究生的心里状态和学习生活状况.他们同师同源,双方有着密切的同空间成长关系,能够带来更多的情感和心理认同.同为母校的莘莘学子,对母校的亲情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在感情上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4].学长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因而,校友走向社会的奋斗精神、成长之路、成功心得对在校研究生来讲是极为贴切、乐于接受、易受感染的教育内容.

3.校友资源的教育意义

校友们在母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在社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为母校增添光彩.校友资源的教育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

3.1 物质资源及其教育性

校友经过在社会上的打拼,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纷纷在母校进行捐赠以及设立奖、助学金.校友捐赠潜移默化地增加了在校研究生的母校意识,也为母校的建设和对学生的教育面临的资颈贡献了力量.而奖、助学金的设立,很好地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生活困难,同时也增强了研究生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

发挥校友资源在生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政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2 精神资源及其教育性

精神资源主要是指校友的工作得到了单位、社会和国家的认可,即校友的人生价值.校友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可以分为基层工作型校友、支援边远地区型校友,创业型校友、领导型校友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国家奉献着,他们的先进事迹、人生阅历和无私精神都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良好素材.

3.3 信息资源及其教育性

校友通过工作而掌握了社会的许多信息,因而架起了研究生和社会的桥梁.

包括为研究生分析专业和就业的前景以及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等.这对于研究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消除了他们对专业前景的疑虑,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研究生的就业压力.

4.校友资源的开发的形式

校友资源的开发绝不是校友反哺母校的单一形式,而是要建成以校友回馈母校和母校继续培养校友为方式,以母校、校友和研究生为基点的三维一体的开发模式.努力实现校友育人资源的教育价值.

4.1创办优秀校友访谈节目

它是以高校学生为主要传播对象,以校友的成长和奋斗历史为主线,以主持人与校友对话互动为主要形式,结合画面、音频等多种表现元素节目形态.

4.2 以讲座的形式增加互动和交流

邀请各界有代表性的校友回到母校举办讲座,包括基层工作校友、支援西部的校友、创业型校友和领导型校友等.以他们的实际经验为依据和出发点,以增长在校研究生的见闻和解答在校研究生的疑虑为目标和落脚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报告形式,为校友和在校研究生搭建互动和交流的桥梁.

4.3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必将成为加强校友和在校研究生之间交流的不可或缺的载体.校友微博、群等是网络交流的主要形式.校友和研究生不仅可以在线进行交流,也可不断刷新问题和答案.此外,校友微博也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有助于校友资源的开发.

4.4 母校对校友进行继续培养

校友和母校的命运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母校理应为校友的深造和继续培养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可促进校友母校意识的传承和母校精神的发扬.

三、小结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研究生自身的特点,研究生的思政教育面临挑战.本文提出一条思政教育新思路,即依托校友的榜样力量,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开展“以人为本”的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平,为实现“中国梦”而培养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