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实践教学与性学习机制的构建

点赞:11449 浏览:459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根据西北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实际,阐明了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对构建研究性学习机制的促进作用,为研究性学习机制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建设性的发展思路.

关 键 词: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机制机制构建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本科教育中“教”与“学”问题引起学者和公众的批判和反思.例如,大学办学理念混乱、定位不准;大学管理政治化、企业化、商业化;大学人才培养“工具化”,等等.这些批判和反思揭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大学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根据大学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目标,构建研究性学习机制既是一种有价值的理念选择,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选择.

一、社会调查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指贯穿于社会学专业教育中,以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直接参与和实施的所有社会调查过程.它不仅是社会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而且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

在社会学教育的本科阶段,主要包括社会学研究方法等相关课程中的社会调查实践、论文写作等研究中的社会调查实践和专业实习的社会调查实践.本文的相关资料主要来源于西北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社会调查实践.


二、研究性学习机制.

研究性学习机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①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大学本科教育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近代大学之母”柏林大学的创办者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提倡建立研究型大学.他认为,大学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及学术自由,科研是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人”(wholeman).“完人”从学术研究中获得理智和道德.因此,大学应该是一个探求科学与真理和培养个性与完善道德的场所.②德雷克·博克(DerekBok)在考察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大学目标不能局限于智力发展领域,大学的责任是让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形成一些极为重要的素质.③更值得关注的是,他明确提出了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框架,提出了八项本科教育基本目标“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为就业做准备”.

在中国大学教育实践中,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模式大致有基础学科实验基地模式、“以项目为中心”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课程模式三种.具体形式有:实行小班化研讨的教学组织形式;导师制与导生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优秀到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活动并存.④西北政法大学在社会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研究习惯,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研究性学习机制的构建.

三、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在“研究性学习机制”构建中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机制是一种恢复大学科研职能和培养“完人”(wholeman)的教学与学习功能系统.社会调查实践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项目或课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仅在实现形式上与研究性学习机制相同,而且在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能够带动研究性学习机制的构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这一点主要体现为学生课堂讨论和调查报告与论文写作过程中利用所学社会学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现象的主动性和能力明显提高.参加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后,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讨论和辩论.在讨论和辩论过程中,他们常常能够结合大量的社会事实论证自己的观点.在一次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中,由于曾经参加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乡村小学的调查,他们从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教学资源和家长与学生的主观态度等方面列举了大量实证资料说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现象,并结合人力资本理论论证了这种不平衡可能造成的影响与后果.

在论文写作与调查选题方面,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学院的题目指南,而是倾向于自主选题,所选题目涵盖的范围明显扩大.他们既主动关注传统文化,又关注城乡社会经济现象;既关注白领群体,又关注弱势群体.例如,关注皮影和秦腔的保护与继承,也关注城乡老年人养老问题;关注城市白领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关注农村早婚女性群体和农民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关注神木免费医疗保险的独特性与普适性,也关注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成效.同时,他们还将目光投向那些新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群体.例如,“娱乐至死”现象和网络作家群体.在论文写作方法上,他们越来越多地从以文献研究为主的理论分析转向以社会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资料的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越来越强,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科学研究意识得到强化在表现为遵循和贯彻实证主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紧密结合社会事实理解和分析问题的同时,还注重对调查设计和调查过程进行反思.2011年兴平调查组一位组员对资料收集过程进行了如下的总结和评价:“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我们此次调查是比较成功的.等但对于先前的问卷及发放过程,我认为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一是问卷的问题内容价值不大,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我认为此类课题就不适合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二是我对问卷的发放过程有些看法,因为这些问卷有些不是我们组员发放的,而是由我们其中一个组员的父母和老师完成的,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感谢,但他们在对调查对象的选择和问卷的解释上可能是出现偏差的.”此外,他们对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例如他们总结:“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拒访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觉得要想降低拒访率,就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博取调查对象的信任;二是要注意称呼和表达适合和选择适当的场合;三是问他一些他可能关心的问题,让他觉得你站在他那边.”“访谈是了解调查对象想法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在这其中,一个人的亲和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计划是永远赶不上变化的,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使我们不得不更改一些计划,而这时总会有分歧产生,在调查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想法自然不同,想要在统一意见很不容易,已经有了感受,再次访谈的时候所问问题角度也会不同,这对后来的材料整理很是不利.”如果没有参与社会调查实践,这些总结和体验就很难如此真切.2.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团结的社会,强调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和能力.团队协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团队工作效率能力的重要指标.不仅是个人能力,作为团队的一员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也成为企事业用人单位考察和录用人才的重要考量指标.社会调查实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需要每个小组成员都根据需要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在自己的职位上各尽其能、互补互助、通力协作.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领会团队协作的精神,而且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他们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生活中更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在团队合作的情况下才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奏响优美的旋律,舞出优美的舞蹈”.通过共同的工作和生活,他们学会了如何与同学相处,学会了尊重、宽容和信任,以及欣赏和沟通.用学生自己的话说,他们通过实践“收获了最纯最真的友情,学会了拥有爱和给予爱”.

社会调查实践教学与性学习机制的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社会调查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关注社会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树立了社会责任感.如上所述,调查报告和论文的选题显示,学生关注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此外,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了社会调查实践的重要性,并以积极的态度以实际行动争取和参与各种社会调查实践.他们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收获的是比听更直观的经验,比看更深刻的体会,比想更透彻的感悟”.2010年神木调查小组一位同学写道:“通过这次神木之行,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去,走向田野方能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理论是工具,实践是手段.走出课堂,田野里有更广大的一片天地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2011年“西安市早餐工程销售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调查小组一位同学写道:“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试卷上,只有通过多次的实践才会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才会更恰当地和更灵活地运用知识.我们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学业知识的学习中,更应该注重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调查,才会经得起事实的考验,才会得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社会问题.不至于‘纸上谈兵’.”有了这些认知之后,学生们不再放过任何参与社会调查实践的机会,不仅积极参与学校团委、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的各种调查活动,还积极报名参加市级和省级及市场的调查活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用实际的行动来实践自己的价值.”这句为早期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作为自己实践的感受写出的总结性话语变成了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准则,为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可和践行.

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精神,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又有助于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和工作环境.根据目前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走向,参加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次数越多,参与程度越高的学生,其考研和找工作的成功率越高.根据反馈发现,通常这些学生无论是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还是工作环境都能很快适应,与新的同学、同事和谐相处,并以较高的效率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可见,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符合研究性学习机制的理念,又符合研究性学习机制的实践要求,在研究性学习机制的构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王升,周志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8-174.

②[德]彼得·贝格拉著.威廉·冯·洪堡传[M].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6.

③[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8:39.

④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博士论文库,2012: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