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

点赞:33207 浏览:1562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率追求的误区,提出高职院校在学生就业工作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剖析,为高职院校开展就业工作提供借鉴.

关 键 词:就业;高职院校;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经历近十几年的办学沉淀,秉承“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对学生就业定位上,始终坚持以怎么写作生产一线的各岗位为目标,倡导职业教育即是就业教育的观念,在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中,把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所以,在高职院校,“人人都是就业工作者”的口号深入人心,而且,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始,经常开展就业工作督查或“一把手工程”之类的问责考核,并实行就业工作“一票否决”等狭隘的评价方式,以此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总之,从学生进校到学生毕业,学校应承载的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在不断淡化,而学生出去个人能否找到短期工作岗位的目标在强化.在这种短期的功利主义化职业教育观普遍存在的背景下,笔者对高等职业教育关于学生就业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职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

大学就应该是大人之学,君子之学,它不仅只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灌输一些静态的知识,而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力,培养学生承担社会使命的责任,让学生学会对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做出判断,同时培养学生的高贵品格和气质,养成他们的大眼光、大境界、大胸怀、大志向;而不是仅为了就业,更应是为了成人.大学的内涵,至少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对于技术的狭隘学习,而应是提高德行,是养成人格,然后改造社会.

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生均经费,二是学费收入,三是政府重点支持的项目建设经费.其中的学费收入可以视为家庭对教育的投入,站在家庭个体的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作的前期投入,可以将这种投入与就业联系在一起;而政府所提供的生均经费就更应该站在国家、民族大众的角度来看,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提升大众的文化水平,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准,也就是说,其中的隐性的内容应该更多一些;至于政府重点支持的项目建设经费,一般用于重点实验实训基地,以强化学生技能为目的,也可以说是对职业教育的专门投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但目前高职院校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就业方面,即只考虑学生家庭对教育的投入,让家长满意即可,而忽略了学校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民族义务.现在高职院校的学制为3年,实际上学生在校也就只2年多,在2年多时间内,学生不但要学习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还要学习专业课程和强化专业技能,考取各种专业资格证书,可想而知,这种少学时的点到为止的课程体系,学生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式地过一遍,学校则在想方设法降低办学成本,压缩每周的学时数,“压缩饼干”或“速成”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最大特色,正像网络上晒出的各高校的放检测时间及开学时间,学校都在想如何早点放检测而又晚点开学的事.这种“速成”迟早会失掉一所学校的底蕴和内涵,也会失掉学校的特色和灵魂,所谓“厚积薄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确实是一种奢望.

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误区

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在学校每年的招生简章中,充分展示合作企业的数量、规模、档次等,以此吸引生源,同时也以此展示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数量.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最低层次,即学生毕业实习在合作企业进行,实习期间,表现和专业能力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则在实习结束后可能被企业留下,其余的实习学生则会因各种原因被淘汰,这种狭义的校企合作只能理解为劳动力供给;而广义的校企合作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如: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互任、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学术交流等,但现在能做到这一步的学校太少.就是这种最低层次的校企合作,虽有协议保障,但校企合作协议的主动权仍在企业,高职院校并没有掌握核心话语权,所以,一味地依赖企业、迎合企业,在不平等的协议下的合作,逐步削减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尤其是个别高职院校还以企业的某一产品作为核心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以产品说明书作为教材,让学生在校就只接受某一产品的专门培训,所谓的“订单”就是学生在校时就定了其今后几十年要从事的某一专门工作.

高职院校应该开展校企合作,但前提条件是平等互利,学生也不是某种不变的产品,他们是有思想、灵魂、发展前景和潜在价值的不可估量的“产品”,如果我们的教育按某一商品的特征一次性向企业推介来“消费”学生,那将是对教育和学生的极大浪费,职业教育虽然强调职业的要求和特点,但如果丢了教育的本质,职业教育就会成为功利性明显的短期职业培训,正如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教学内容完全按职业培训体系进行,将职业资格证书与书混为一谈,这已严重影响了高职的教育质量.

三、高职院校就业数据统计失真

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数据的统计工作是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学院的系部,可以说是系统全面、详细、机构健全,专人专部门负责,数据详尽.但为什么会出现数据可靠性质疑?就拿近两年来说,国家层面统计高校学生就业率约50%,而各高校上报省教育厅、各省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均在80%以上,各省就业指导中心上报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也远高于50%.这就有问题了,即学校上报省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有检测,而省就业指导中心上报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也有检测,而最不可靠的是学校系部统计数据不准确.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各基层单位的相互攀比心理.各省就业指导中心相对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来说是基层,各高职院校相对省就业指导中心又是基层,各高职院校的系部相对学院来说更是基层,由于层层怕落后,层层之间相互攀比,数据都不敢报得太低,这就造成层层渗水,到最后水分就更多.虽然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省就业指导中心都要对数据进行核查(或抽查),抽查的依据是学生实习或就业单位的联系,只是在学生实习就业面比较大的企业,就业核查会有一份公函联系,对于这种核查方式的可信度确实值得探讨.二是各高职院校的系部对就业数据统计的可靠性.其实各高职院校的系部应该是就业数据统计的最基层单位,也是数据统计最准确的地方,但由于受到就业率考核指标的影响,谁都希望将就业率统计结果报得更高些,那么,系部就业干事则使出浑身解数,将并没有就业的学生安插到已就业学生的实习单位,只要将联系留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无论是学院就业核查,还是省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核查,都会取得良好的就业效果信息.更有甚者,个别学校将学生就业与书挂钩,强迫学生到外签订就业协议,才能到学校领取书,学生也没有办法,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找一些与专业毫不相关的单位或企业,盖章签字拿一张虚检测的协议来学校领取书,其实自己并未到某单位或企业实习和就业,凡此种种,造成就业信息的失真.

三是就业数据统计的动态与静态关系.由于学生在毕业时登记的就业信息是其当时的实习或工作单位,在当时确实是准确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学生拿到后,跳槽换岗的资本更足,想法也更多了,部分学生会另择单位,因此,在毕业时留下的信息就不准确了;再一方面,学生毕业后,跟踪学生就业信息属于学校额外的工作任务,辅导员已没有义务再管理已毕业的学生就业工作,找工作换工作都是学生个人的事,所以,对于就业数据统计就有一个动态和静态的问题,学生在毕业时登记的信息是静态的,而以后学生就业是随时变化的,而学校并没有及时掌握这些动态的信息,统计数据也是停留在静态阶段,这样怎么能准确及时掌握就业数据呢!如何有效掌握学生毕业后的动态就业信息,有两条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的方法可以采用,即实习期间所建立的班级群,其中有全班同学和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等相关信息,任何的变化,都可能在群内表现出来,这种真实性的统计工作在基层,只能靠就业干事随时跟踪并及时更新,很难建立网上全国就业信息查询系统;再就是大学城新干线空间,学生在校三年有使用大学城新干线学习工作的经历,实习期间也是利用这个空间完成实习日志、实习总结、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如果学生的空间永久有效,则可利用该空间核查学生就业情况,从而达到就业信息动态掌握.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更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正因为如此,才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造就人的高等学府,深知学校的职责,就业也就成为目前众多高职院校最直接追求的目标,学生来高职院校读书,大多数也是直接奔着就业的目标,加入到各种“订单班”之中,在学校接受2年多的教育培训后即相应企业实习或就业,这种短期培训后,即就业与学历教育的读书,到底作何取舍?到学校读书到底读什么、怎样读?确实值得深思.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业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