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背抬阁艺术形式

点赞:22471 浏览:1046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背抬阁(江南称“飘色”)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文化天地里一株瑰丽而神奇的山花,被誉为“中华一绝”、“华夏一奇”.

所谓背阁,就是成人身背花篮、宝剑等,并在其身上绑一特制的金属架子,然后将少年儿童捆绑在金属架子的顶端表演动作,两人都身穿古装戏服,直接在大街上表演.

抬阁是在背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抬着一个用竹木或铁质材料扎制成类似“阁”的架子上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以架为组,架上设置有戏曲中的亭台楼榭,山景花卉等装饰造型,由幼童化妆成戏剧中的人物.“背、抬阁”是融戏剧、杂技于一体,并集木艺、铁艺、画艺、扎艺、服装、道具、乐队等多种技艺结合的一种高台艺术表演形式.它运用独特技术,把扮演戏剧人物的儿童,根据剧情巧妙地置于扎制的格局之中;由于有戏装和道具遮掩,形成了空中楼阁、云行雾飞的特殊艺术效果.

民间庙会初始均为地面表演,为使孩子便于观赏,让孩子站在八仙桌上,下面有人抬着观看.后发展为让表演者都骑在成人脖子上,站在桌子上,用手拍掌,掌握节奏,进行表演,让观众更便于观看.这便有了背、抬阁的雏形.元末、明初,“背抬阁”已有初步发展,人们用木料做成椅子型阁架,固定在成人背后或桌子上,表演者扮成戏文中人物,坐在阁架或桌子上,随着背阁人或抬阁人走动,并使用打击乐伴奏表演,当时是非常新颖的一种表演形式,很受欢迎.

随着岁月的流逝,代代“背抬阁”艺人精心揣摩,潜心钻研,对“背抬阁”技艺不断改进和创新,阁芯阁架用铁质取代,设计逐渐巧妙,装饰、扮妆也较为俊美,伴奏、表演趋向合理.每架阁上、下一体,都是戏文、典故、神话传说题材,由各家单一表演自发形成了“背抬阁圣会”艺术表演组织,并由固定地摊逐渐发展成沿街进行表演,初步形成了一个独具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表演舞蹈.

民间背抬阁艺术形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表演者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背抬阁”分“下装”、“上装”演员.每架阁一般有二人或三人组成,“抬阁”可达多人.场地表演“下装”演员在调鼓、马锣的伴奏下,迈着特设的大摆大摇秧歌舞蹈步伐,慢中有快,快中有慢,做出队形“交叉”、“套花”动作,带动“上装”演员随之摆动,“抬阁”在中间来回游摆,空中、地下互动,场面宏大,惊险神奇,优美流畅.

“阁”有平阁、高阁之分.平阁的制作和表演相对简单,架子一般为一层,表演者或站或坐在上面进行表演.高阁的制作和表演则繁琐复杂,高阁也称“铁枝”,即在被称为主枝的架子上,再分出上、中、下三架,更有甚者达5架之多.每架的分枝上分别安排不同的表演者,除了要求架子坚固、轻巧和能够承重外,架子的结构设计还要满足造型的需要.艺人们大多采用纸扎的亭、台、楼、阁和虫、鸟、花、草等,与表演者的服装相互依托,层层叠叠而浑然一体,不暴露任何架子的痕迹.一些经验丰富的艺人,还能营造出表演者踏在刀、剑等道具之上的视觉效果,更增加了“抬阁”的惊险与神奇.

为了表演者的安全和保持“阁”在行进中的平稳,“阁”的架子上一般置有一些长长的彩色飘带,除了增加“阁”的装饰性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由地面人员拉扯控制,帮助“阁”上表演者更好的保持平衡,配合表演者完成造型和高难度动作.在“阁”的周围,有手持长叉者,为表演者传递道具等物,在行走过程中遇到树枝等障碍时提供帮助.

“阁”上的表演者大多由儿童担任,一个“阁”上一般有3-5名表演者.上阁儿童略施粉黛,他(她)们被巧妙的固定在架子上,手持道具、身披戏装,依据扮演的戏剧人物特点,随着“阁”行进的频率而随意摇摆,在架子上做出多种动作,并结合所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点做出多种表情,活灵活现.有一定表演经验的表演者,还可以根据不同剧情配合道具做出一些高难度的造型来,小演员衣裙飘拂,不断变换造型,看上去即像演戏,又似杂技,十分引人注目.表演者在“阁”的行进中颤颤悠悠的韵味和衣袂飘舞、凌空兀立之美感,是其它民间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背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传统游艺,是中原地区民间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她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借鉴、科学研究,艺术观赏,保护传承价值.

作者简介:王宇翔,河南安阳市人,现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作者单位:安阳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