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要工作留住的记忆

点赞:3049 浏览:91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解放战争和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在原内蒙古骑兵第四师从事机要工作.机要战线上的一些事情,对我印象极深影响很大,留住不少记忆.

首要记忆是维护机要,视为生命.

在战争年代,军队纵向指挥、横向联络、行军路线和作战部署等,都要经过电台和机要通讯沟通,要求电台和译电不仅畅通无阻,而且不出差错.电台和译电通讯牵动着部队的一举一动,因此党和军队对机要人员有极高的要求,平时做到守口如瓶,严守机要秘密,战时做到与共存亡.机要人员的这种高度的思想境界,靠的是经常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配合教育,我们还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活动.譬如,当时在内蒙古机要战线传颂着译电员牛润清同志的英雄事迹.这位出色的译电员在一次战斗失利的危机情况下,来不及焚烧,决然将吞咽到肚里,从而使未落敌手.

机要工作留住的记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国民经济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第二点记忆是特殊的要求和严格的守则.

机要人员除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有自身的特殊要求和规定.诸如,未经组织批准不准谈恋爱,外出二人同行制,值班时不准离开办公场所,个人来往信件必须先交领导审阅,行军作战随身携带等.如此繁多的纪律和守则,对于一般人员说,也许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它却起到了维护机要机密和安全的作用.


第三点记忆是行军途中机要人员最艰苦.

在解放前后,部队经常执行剿匪任务.行军途中机要人员白天随部队一同行军,一般没有译电往来,晚上一旦住下,电台人员便架起天线,摇动马达开始同有关方面联系.这时候,机要人员常常没等上吃饭,报务员收的电报就送来了.译电员只能狼吞虎咽吃上几口,便开始紧张地翻译电报,有时没等译完,东方已蒙蒙亮了,又到了部队出发时间.白天紧张的行军和晚上译电,逼得我们只能在马背上睡觉,行军途中天天如此,非常疲劳,直到驻扎下来,才暂时结束马背上的生活.每次行军经过的村庄,几乎没有留下一点印象.也正因为这样,使我们得到很好锻炼.我就是在一次剿匪过程中,除圆满完成译电任务外,还常常帮助通讯人员饮马、遛马、喂马,给住户人家扫院子、担水、推碾子磨面等,受到部队首长好评和老乡赞许,于1950年12月,由一名“候补党员”转为正式党员.

第四点记忆是我们机要人员犯的一次所谓“泄密”错误.

1954年,国家对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有关这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具体实施步骤等,事先都是通过机要电报下达的,属于国家绝密.这期间,我们机要科的一位同志在门市部发现一种棉布很合适做床上蚊帐.于是包括我们科长在内,几位同志一起上街写了一些,数量有限,仅够各自一床用.统购统销政策公布后,有人将这一情况反映给盟委领导,认为我们是利用“先知道”“明知故犯”,既违反统购统销政策,又有泄密嫌疑.因此,盟委党支部立即召开会议,决定让我们做检查.检查伊始,我们科长既不认为错误,更不认为泄密.但是,与会者都不这样认为,于是决定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于处分决定和同志们的意见,我们一时尚未想通,但逐渐认识到,既然我们事先知道了粮棉油要实行统购统销,作为机要人员,本应从知道之日起率先遵守纪律不去触犯,但我们没有做到.所以,说我们明知故犯,不无道理.此事,再一次提醒并警示我们,对党和国家机密,作为机要人员应当模范地去遵守.继续发扬与共存亡的精神,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