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产生与探究

点赞:9646 浏览:422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羽信,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01

第二作者:崔宁宁,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01

摘 要:由于受到主体和客体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否定之否定的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这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或者螺旋式的上升.而真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自己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可以说,世界上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真理,真理需要不断自己否定自己,才能保持其自身的正确性.

关 键 词:实践;否定之否定;对象意识;物质;自我意识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再者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尤其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往往与辩证法相分离而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淖,往往采取一种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思维模式去认识事物思考事物.由于旧唯物论轻视甚至否认实践并且被形而上学所困扰,因此得出的认识要么脱离客观存在陷于主观臆测层面,要么停滞不前无法得到更新和发展.至于唯心主义,尽管唯心主义尤其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实现了与辩证法的完美结合,具有旧唯物主义所不具有的优点,然而由于其完全颠倒了物质和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根本方向上说,它是完全错误的,它只可能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①,不可能孕育出真理的果实.

一、何谓真理

关于真理的界定,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它把有用性看做真理的唯一基本属性,而忽略甚至否定了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正是基于这种客观性,真理又是唯一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然而,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正确性,并不是说真理是绝对正确的,恰恰相反,当真理超出了其适用范围和条件时,真理就变成了谬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正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在平面上固然是正确的,是不折不扣的真理,然而这并不表示它是万能的.若是把它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凹曲面和凸面上,那么这个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从这个方面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是矛盾的真理观,是辩证的真理观,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可以说,就整个真理而言,真理当然是绝对正确的,是无条件的永恒的,但就单个真理个别来看,真理只能说是相对正确的,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作为真理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在对立的同时,它们之间又是统一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

二、否定之否定

有人认为,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和毁灭,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认为这种否定的力量来自于事物外部.然而这种否定观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并不是辩证否定观,这种否定并不是真正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是保持肯定的东西的,即没有任何动摇,没有任何折中的否定.”②新事物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种否定之否定的实质在于扬弃.

真理的产生与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真理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实现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正是由于这种对事物的消极因素的否定、积极因素的肯定的矛盾运动,事物才能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真理的发展同样也遵循这个规律.古往今来,所有的真理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相反地,它们有着坚实的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新的真理往往孕育在旧真理甚至谬误中,它充分吸收了旧真理或谬误的合理成分,克服了消极不合理的因素,从而成为新真理.尽管又恢复了原来的平衡,也保留了旧真理的某些特征,真理看起来似乎只是“在重复以往的阶段,但那种重复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重复.复归是上升中的复归,上升是复归中的上升.”③.


三、真理的原材料——物质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根据和“原材料”,意识也不例外.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真理,作为一种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真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的.意识(真理)的全部内容都是来自于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离开了物质世界,意识则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成了空泛的毫无根据的言辞.

真理的产生离不开物质,真理的复归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物质.正是由于物质世界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意识(真理)的内容时刻在变化,因此意识(真理)本身也随之变化.物质世界的不断运动和变化推动着真理的不断复归和发展.因此真理也是无限发展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终极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四、实践是真理的基础

真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真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那么,何为实践?在费尔巴哈看来,实践无非是犹太人的商业活动而不是革命的批判的真正的实践活动.总之,借助于实践这一物质性活动,人类不仅改造了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在内的物质世界,也改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能力和内容.实践是真理的来源、动力、唯一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实践是真理的来源.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题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实践是真理发展的动力.真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美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真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恩格斯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发现事物符合我们关于该事物的观念,并产生我们预期的效果,这就肯定的证明,到此时为止,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知觉符合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④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的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5306;人民出版社,1995:687—760.

[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1—412.

[4]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6—560.

[5].《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2—298.

[6]李凯林,李超.否定之否定原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J].新视野,2012,(第4期).

[7]周德义.真理辨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1期).

[8]王利军.自我意识与哲学基本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第3期).

注解:

①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6~560页(《谈谈辩证法问题》).

②列宁:《列宁选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③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2页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