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儿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

点赞:28477 浏览:1309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1-0322-01

【摘 要】:由于临床上手术等其他治疗手段的高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药物成为人类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中治疗疾病的一种必要手段,但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儿童,他们身体的各个方面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医生在用药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对儿童更安全、有效的用药是现代医学中噬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逐渐的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关 键 词】:儿内科用药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儿童由于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年人差异很大,特别是肝、肾、神经、内分泌功能,如果用药不当会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因此在对儿童用药进行分析时,要单独的分析其体内药物的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使儿内科用药安全有效,一般应了解和掌握几个方面问题.


1药物常见给药途径及给药频度

给药途径一般有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射.药物还可舌下含化、直肠灌注、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也可皮肤局部或全身用药.儿童用药根据其年龄不同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新生儿多用静脉注射,儿童年龄大些多用口服.

给药方式、用量和途径不同,药物所起到的效果也不同,如对于新生儿脐炎,是先用30%~50%酒精或白酒清洗脐部,用药粉0.25~0.5g敷脐部,每日1次.因此应当注意,在用药前,家长应先向药店的医生、工作人员或者先阅读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以便能正确地选择给药途径.

采用合理的用药方式可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催眠药选用睡前服用;增强胃部动力的药物应饭前服.同时,为了保持体内血药浓度的稳定,按时用药也是必须的.

2儿内科药物剂型和用药方式

儿内科药物剂型有糖浆剂、干糖浆剂、冲剂、滴剂、果味咀嚼片、缓释片、口服液、糖浆剂、混悬剂、颗粒剂、贴剂等.其中新剂型的出现,主要是在口感和外观上进行改变,降低了儿童用药的排斥心理,增加了儿童用药的主动性.

另外,药物剂型和用药方式,家长不能随意更改,例如,孩子厌恶服药,家长把药片研碎,减少孩子的排斥心理,但是有些剂型,如缓释片、控释片、缓释胶囊,研碎后服用破坏其结构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反应.

3 合理用药,防止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2]

药物不良反应指药物正常使用时导致的躯体及心理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非治疗所需的反应.可以是预期的,也可以是无法预期的过敏性或特异性反应.它是服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患者及亲属除听从医师进行正确用药,也应学会看懂药物说明书,了解所用药物的正、副作用.

3.1 解热镇痛药的正确使用[3]

解热镇痛药为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同时还能显著抗炎、抗风湿的药物.常用于感冒、流感的退热和缓解轻、中度的疼痛.

解热镇痛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出汗、腹痛、严重时可导致胃肠道出血、少数可发生过敏性皮炎、加重哮喘、肝肾功能损害等.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和过敏性体质患儿慎用.此外,长期滥用解热镇痛药可导致头痛、眩晕.

3.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儿童生病的特点主要是起病急、发病快,抗菌药能明显控制感染性疾病,因此抗菌药在儿内科中作用日益变大,但同时会产生滥用和耐药现象,多重耐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3.2.1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使用抗生素时,必须全面了解药物的适用症,考虑临床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敏诊断及患儿的体质情况;确定疗程,保证剂量保持血药浓度稳定,快速控制症状,避免耐药性或交叉感染的出现.

3.2.2儿童慎用或禁用的抗菌药

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使用会导致软骨发育障碍.禁用于幼儿,未成年儿童慎用.

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土霉素,8岁以下小儿禁用,容易引起呕吐、腹泻、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黄染,并有终身不退的可能.

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新霉素等对听觉神经和肾脏有一定毒性,使用过量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

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新生儿忌用.

4中西药合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西药联合使用能够增强药物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但是中西药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药理作用各不相同,如果患者盲目杂乱地合用中西药物,忽视了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就会适得其反.中药[5]成分复杂,与其他药品配伍时容易引起药物之间其他反应,引起不良反应.在进行中西药合用时,应听从医师医嘱谨慎用药.

5结论

由于儿童的身体尚未发展成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与成年人相比,差异较大,因此选择药物时应首先考虑儿童本身的生理状况,选择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由于儿童的中枢神经、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尽可能避免使用这类药物.抗菌药要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敏试验的结果而定,在未获得测试结果前,如果情况紧急,可根据患儿的病情记录情况推断病原菌进行治疗,待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立刻调整方案.给药途径决定药物的吸收速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等.儿童的发育期不同,生理特点也不同,医生应慎重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