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硕士生的“学”与“术”

点赞:8311 浏览:323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分析“学”与“术”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学”与“术”既不能浑然不清,也不能截然分离,而应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认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面临“学”与“术”的问题可概括为如何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理论学习与专项训练的关系.通过资料分析,认为当下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崇术轻学”的倾向而非“技能不足”.还从“大学是什么”的角度反思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与“术”的误区,认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理应着重科研能力的提高,而不是过于看重各种现实利益.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学”与“术”;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3-0083-04

Onthe“knowledge”and“expertise”ofpostgraduatespursuingaMasterof

ScienceofPhysicalEducationdegree

LIKang1,QINLi2

(1.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641,China;

2.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HunanInternationalEconomicsCollege,Changsha410205,China)

Abstract:Theauthorsanalyzedthedifferencesandconnectionsbetween“knowledge”and“expertise”,pointedoutthat“knowledge”and“expertise”canneitherbetotallymixedupnorbepletelyseparated,butshouldbeanicallybinedandbenignlyinteracting.Theauthorsconsideredthattheproblemsabout“knowledge”and“expertise”facedbypostgraduatespursuingaMasterofScienceofPhysicalEducationdegreecanbesummedupashowtoproperlydealwiththerelationshipsbetweenbasicresearchesandappliedresearchesaswellasbetweentheorylearningandeventspecifictraining.Bymeansofinformationanalysis,theauthorsconsideredthatthemajorproblemexistinginthegrowthofpostgraduatespursuingaMasterofScienceofPhysicalEducationdegreeisthetendencyof“admiringexpertisemorethanknowledge”butnot“skilldeficiency”.Theauthorsalsoretrospectedmisunderstandingsaboutthe“knowledge”and“expertise”ofpostgraduatespursuingaMasterofScienceofPhysicalEducationdegreefromtheperspectiveof“whatisuniversity”,andconsideredthatpostgraduatespursuingaMasterofScienceofPhysicalEducationdegreeshouldshowerattentionontheenhancementoftheirscientificresearchabilitiesinsteadoffocusonvariousrealisticinterests.

Keywords:schoolphysicaleducation;“knowledge”and“expertise”;postgraduatepursuingaMasterofSciencedegree

1“学”与“术”释义

现实中,“学”与“术”一般不加以区分,合起来称为“学术.但细究起来,“学”与“术”却是两个概念.梁启超[1]在《学与术》一文中指出:“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治疗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互关系,凡百皆准此.”严复[2]则在翻译《原富》一书的按语中写到:“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概而言之,“学”是指学问、科学,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其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检测说等,是对现象的理论升华,解决“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术”则是指技术、手段、方法,属于实践论的范畴,其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是对现象的实际应用,解决“如何去做”的问题.“学”是发现在世界上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术”则是发明在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学”是提供应用的理论;而“术”则是使可能应用的理论变成现实.同时,二者在社会发展中也不完全同步.“学”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术”是第一流的;而“术”先进的国家,也并不一定“学”是第一流的.例如,中国传统擅长经验技术的总结,如四大发明等,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明的,而非科学理论或原理的推导.再如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其在基础科学理论方面并没有取得世界性的成就,但战后的日本立足于本国实际需要,积极吸收外来技术,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就使自己由一个经济上受到极大破坏的战败国变为第一流的世界经济强国.

“学”与“术”虽各有特征,但二者都是人类科学研究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难解难分的统一体.因此,“学”与“术”既不能浑然不清,也不能截然分离,而应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2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与“术”的困惑

具体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与“术”之分,既有一般学科的共性,也有体育学科的特性,且“二者的含义及关系,尤其是对二者划分的合理性怎样尚缺少深入的研究”[3].暂且从现实情况出发,将其归纳为两对关系,一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二是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两对关系,是解决目前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

体育学硕士生的“学”与“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有学者指出:“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许多问题,如重获得学位,轻探索未知;重发表论文,轻深化思维;重最后成果,轻阶段劳动;重追逐功利,轻提高素质等.”[4]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也存在类似问题.有研究表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跨学科知识与专业前沿知识是最欠缺的两类知识”[5].且“调查发现,多数研究生除了教材和少量论文外,读专著的经历很少,理论知识较欠缺”[6].这从体育研究生硕士论文运用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中就可窥一斑.“在对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调查中发现:90%的学位论文主要研究方法仍是问卷调查法”[5]55.同时马卫平等[7]:描述性调查仍是主要的形式,且体育调查类硕士论文中存在重调查轻理论、重描述轻解释、重定量分析轻定性分析、重问卷调查轻实地调查等问题.

这正是缺乏思辨意识,不愿做基础研究、理论研究,热衷“短平快”项目的表现.担负开辟体育学新领域、创造新理论、新学说、寻找新方向重要任务的基础研究由于研究周期长、成果见效慢,对研究者理论知识、探索创新能力要求高而受到了许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冷落.

2.2理论学习与专项训练

有业内人士根据当前一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期间或就业之后表现出的专项技能掌握不扎实,技术水平不高的现实认为,目前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在于一味地注重专业理论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专业技术能力的维持和提高.如田雨普[8]指出:“在许多学校体育学研究生的教学中,形成了与其他学科雷同的教学模式,体育学研究生缺乏体育运动实践课.因此,培养出来的一些研究生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呼吁各培养单位重视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呼声频传.而在笔者看来,此观点有待商榷.

按照教学计划,专项基本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习得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基本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只需巩固和提高.因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是专业运动员、不是世界冠军,专项运动技能水平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工作需求就够了.那为什么近年来会有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体育专业硕士毕业生专项技能水平较低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某些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技能学习基础不牢,读研期间又疏于巩固与提高;二是非体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跨专业考研者与日俱增.其他学科的学子有志于投身于体育科研本是一件值得赞赏的好事.但某些跨专业考研者的动机,看重的是体育专业考研的门槛较低.这部分考研者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对运动的接受和理解程度都无法与接受过4年体育本科教育的学生同日而语,即使他们在读研期间花时间学习、训练也难以有质的飞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当前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整体评价.

此外,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到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既能胜任科研工作,也能承接技术课教学,而由于前者标准较为模糊,且大部分人水平相当,而后者要求明确,便于考核,致使当下许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舍本逐末,花大量时间进行技能训练,从而忽视了理论学习.这种做法短期内也许会有些许成效,但长远来看,将会“两头落空”.

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重技能训练,轻理论学习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盲目地拔高了“术科”的学科地位,致使“一度以单个项目为单位的‘学科’林立”[3].实际上,“专项主要是指体育中的某一技术项目而言,专项的划分主要是以竞技体育的项目划分为依据.专业并不一定等于专项之和,我们不能认为专项学好了,专业就学好了”[9].

另外,也有一部分人从应用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两种不同人才培养规格的角度出发,认为定位于应用型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其专项技能是重头戏,其次才是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首先,对于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要求,有学者将其确定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10].其次,教育部在2000年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11]中明确指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在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面向确定培养目标、培养类型和培养模式.”从文件中不难看出,虽然国家提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类型和模式要多样化,但“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并非不要创造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也不等同于职业培训.它对人的创造力是有要求的,这里不仅是说知识的创造力,而且是能力的创造力”[12].国务院学位办在2009年颁布的《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13]中对理论研究提出了较高要求:“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3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崇术轻学”探因

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存在着“崇术轻学”的倾向.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内在的也有外部的.

有研究者对某省5所体育院校(系)的全日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做了考研动机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本科毕业不容易找到理想工作”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48.2%,因为“更换工作环境”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7.5%,有8.8%的研究生为“改变社会地位”而攻读硕士研究生,还有3.6%的研究生因为离开原居住地或其他特殊原因而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单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识水平”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仅占21.9%[14].可见,不少体育学研究生当初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还是出于或是逃避就业压力,或是想改变生存现状.正是这样的功利目的,致使其在读研期间急功近利、研究意识淡薄、思考能力不足、缺乏真才实学,把硕士学历当做“敲门砖”,只求找一个好工作,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和科研上,只对那些能够即学即用的东西感兴趣.一项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科研状况的调查也表明:体育专业研究生在读书期间,发表论文数量偏少,读书期间一篇论文也未发表的比例高达42.60%[15].这表明其总体科研能力偏低,科研水平与培养目标要求有较大差距.

易剑东[16]在其博客中对类似问题评论到:对于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读书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这种倾向并不反感,毕竟我们的现实生活不能没有基本的依托和支撑.但关键是不少研究生没有把自身的努力学习与找好工作有机地对接起来,他建议体育学的研究生们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而不是其他方面(比如功利地去挣几个打工的钱而荒废学业,影响自己今后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某些学校在硕士生的培养上也出现了“本科化”的倾向.其表现在:用标准、统一的教学模式、教育规范、评价指标来管理硕士研究生,过多地追求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形成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探索精神不够,呈现出同本科生一样只学技能,理论研究水平偏低的现状.求学者自身也抱着“为实用而学”的态度,以能否顺利就业,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为标准来选择专业、确定发展方向,缺乏“为学问而学问”或“为学术而学术”的态度,其学习旨趣不是“求真”,而是“求用”.有学者对此就曾尖锐地指出:“有关‘术’的大学专业,十分‘火暴’,入学挤破门,而真正为‘学’的专业,例如哲学,青年中的多数并不问津.今日中国,学子似乎越来越少,而‘术子’也许越来越多.”[17]

4正确处理好“学”与“术”的关系

由于本科阶段担负了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博士阶段承担了培养创新型专业研究人才的任务,这样,硕士阶段的定位就比较尴尬.再加之一些大学压缩学制、盲目扩招等因素,使得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处理“学”与“术”关系问题上显得十分迷茫.

要寻求“学”与“术”适度关系,首先必须厘清高等教育的目标.著名教育家张楚廷[18]曾言:“可培养博士的大学,可培养硕士的大学,一般本科院校,再到专科、高职院校,权且称之为由高到低.在由高到低时,专业受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专科目录,仅与边防有关的专业就有6个:边防检查、边境管理、边防机要、边防指挥、边防船艇指挥、边防通信指挥.这就主要是职业性的,而不具多少学科性了.”而“学哲学专业的、学数学专业的,几乎没有具体职业的考虑.到了研究生阶段,研究西方哲学的、研究拓扑学的,更多受学科影响,更少受职业影响了.”这段话表明:人才培养层次越高,其关注的视野也应该越广,思考问题的高度也应该更高,更应该关注理论、学科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技术、职业层面的问题.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是与本科教育或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之一.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水平是一所院校办学实力和教育层次以及教学水平的重要检验标准.因此,体育学研究生要处理的“学”与“术”关系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博’与‘专’、教育与体育的关系,要有基础理论‘学科群’的概念,树立起‘宽基础’的教学理念”[8].体育研究生要与本科生拉开档次,“不仅是内容在横向上做平面式的扩展,同时还要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其中研究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是一个主要方面”[19].只有以此为基础,然后再进行应用技术、专业技能方面的扩展,而不是陷入了“专业主义”、“职业教育主义”的误区.

有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考虑到现实的就业压力太大,科研攻关花费时间长、精力多,还不见得能出成果,于是就打算在读研期间练点目前流行、热门的体育项目技术,选个“短平快”的题目做论文,到高校去上点公共体育课,积累点人际关系,这样既能轻松拿到学位,又能赚点外快,还方便今后找工作,何乐而不为呢?这看似获得了眼前的物质利益,其实损失得更多,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从个人定位看,这些人心高气傲;从用人成本看,则高于本科生(至少起薪高一点);从实用技能看,却低于本科生.因此,研究生必须明白自己的竞争优势何在,而不能在迷茫地度过3年硕士教育之后,发现自己与本科生竞争却处于劣势.而那些肯钻研、勤思考的研究生也许无法在短期内获得物质利益,但他们在思维方式、科研意识、学习态度方面得到了锻炼与长进.这些宝贵的东西在他们毕业之后,在其工作岗位上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能够胜任别人无法胜任的工作,得到的回报也远胜那些读书期间只顾四处代课的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