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因素

点赞:20983 浏览:940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家庭又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启蒙教师.在研究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家庭因素应占主导地位.本论文主要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分析家庭因素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影响.

关 键 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家庭环境;家庭教育

流动儿童,这一新的城市群体,大家已不陌生.近年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倍受关注,在研究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很多专家学者都剑指家庭、学校、社区这三大因素,笔者认为家庭因素应占主导地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又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启蒙教师.家庭是他们社会化的最初场所,也是他们融入社会的依托.而家庭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以一种多因素、多侧面的复杂方式来实现的.以下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两大方面来分析家庭因素给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一般包括生活条件、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因素.家庭环境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环境,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家庭环境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家庭居住环境

流动儿童家庭多属于低收入家庭,大部分流动儿童跟随父母生活在生活条件差,犯罪率高的城市边缘.据有关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家庭一般居住面积为15―35平方米,大多数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出租房屋,有的住在施工工地的工棚、和集贸市场内,居住点分散,居居住环境较差,且多以同乡、同族等关系聚居在一起.这些地方是城市中地理和人文环境比较差的地方,会使他们对于城市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裂痕逐渐拉大.[1]加上与同质群体的频繁交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亚文化圈,减少与城市主流社会的接触与碰撞,对于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很是不利.有些父母考虑到孩子安全就整天让孩子呆在家里不让他们到外面去玩,尽量的少接触外面的世界,避免受到伤害或欺负,甚至在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不能去接触同龄儿童.[2]南方都市报的“被反锁的流动儿童”曾对此现象进行报道.殊不知这样倒使流动儿童失去成长的机会,使孩子胆小、孤僻叛逆、依赖性强,缺乏对外界的信任.

2.家庭氛围

研究发现,良好的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密切的家庭对儿童的个性塑造和心理行为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积极的亲子关系会使子女感受到爱与被尊重,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的环境有积极、乐观的认识和期望.不良家庭气氛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的危险因素.相比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能够留在父母身边,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呵护,但是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的需要,为生活劳累而无暇顾及孩子,稍微有点时间很多都消耗在休息、打牌等活动中,与孩子沟通较少,亲子关系较疏远.流动儿童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很好的理解和沟通,与父母容易产生隔阂,容易引起孤独、怨恨的情绪.同时,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角度上看,有研究表明,家长的社会融合状况对流动儿童的融合状况存在着影响作用;家长的社会融合状况越好,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状况也就越好.反之亦然.充分的亲子交流,有助于流动儿童提高社会融合的状况,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流动儿童归属感的缺失.[3]

3.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在家庭人口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结构的健全完整程序.一份调查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报告指出:不健全的家教可能导致孩子犯罪,严重缺陷的家庭教育,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夫妻离异超过百万对.在父母离婚后,1/3的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缺少目标的抱负.流动人口的家庭多数呈现因工作需要分居或者少数一方离家出走而形成的“隐性”的残缺家庭.残缺的家庭结构给子女带来了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子女失去家庭的温暖,感情受到严重创伤,导致性格变异,心理压抑,容易走上极端.

二、家庭教育

家庭是流动儿童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不少教育专家指出,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目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突出,矛盾重重,对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多不利影响.

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学习氛围

流动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这就限制了父母对流动儿童的学习和思想上的指导,影响父母教育的方式,也就没有条件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困于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流动儿童有时在家里还要帮父母做家务或做一些生意,无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很多家庭除了教科书外,其他课外书籍都没有.许多家长也不知道带子女到书店或者文化场所学习,使得流动儿童的文化生活、精神生活贫瘠.家庭本身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在经济和时间投入不足,再加上文化资本的空缺,大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忽略了子女动机、品质、积极心态等方面的培养,父母与子女的文化隔代冲突,导致子女心理、性情叛逆,影响子女身心健康.

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失当

家庭教养方式,根据国内外心理学研究结果主要有四种模式:专制命令型、尊重型、放纵溺爱型和过于保护型.根据曾守锤等人的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模式专制型和放任型为主.[4]日本性格心理学家诧摩武俊的研究表明:专制型家长要求孩子必须一从家长,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信奉“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现实中,流动儿童群体成为家庭暴力的“重灾区”.流动人口为生活而奔波,为生计而挣扎,身心俱疲的困苦,无处发泄,选择家暴似乎就顺理成章了.这种教育方法,使子女身心遭到创伤,产生变态心理.放任溺爱型的家长一方面原因是因为为工作为生活忙碌奔波而无暇顾及孩子,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原因是家长因取得一定的物质基础,把自己以前没有得到的物质享受补偿到下一代身上,或是因平日工作属于亲子的沟通,出于愧疚,希望通过物质去补偿,听之任之.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使孩子性格怪癖、冷漠、自私.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因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父母期望高,过分依赖学校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教育者有重大影响.父母的教育似乎只局限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追求上.农民工在大城市里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当自己无法改变现状是,就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代身上,心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就更强烈.学习成了两代人的导火索,当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达到他们所预想的成绩,他们就容易走上两个极端,要么责骂、体罚孩子,要么心灰意冷,放任自流.另一方面,由于流动儿童家长与校方合作的认识不足,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并不是很了解.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很多家长心中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很少过问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对孩子身心健康、行为习惯的积极培育都归责于学校,孩子学坏,上网、打架就怀疑、埋怨学校老师.父母的高期望,往往会造成孩子厌学.学校与父母的断层,加剧孩子的性情偏向.


“知心姐姐”卢勤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很可能就出在父母身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今天,我们应该从根源入手,抓标治本,给流动儿童温馨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