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活在新闻里

点赞:11979 浏览:541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想到人类历史.你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想到许多黑暗的场景:冲突、流血、、,甚至屠杀等公平理所当然,不公正的事却长久萦绕于心,时而让你寝食难安.难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当年会这样感慨:所谓人类历史,不过是一个写满人性坏话的记事本.而事实上,这世界不只有血流成河,不只有征战杀戮.无论世事怎样变迁,阳光依旧在温暖我们的身骨,草木应季生长,人们生儿育女.

那么新闻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闻一样在不断说着人性的坏话:某位官员腐败了;某地又发生了屠杀婴幼儿的惨案,而此前其他地方的相同罪恶早已令人发指;某地有人了,而且是几连跳;某地有人了,有人他家的房屋;某地有人在政府门前集体下跪了,为了解决问题;某人遭遇了巨大的不公正,而你对此无能为力等

不要活在新闻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天天都有这样的新闻,你难免会心生绝望:这世界,我所处的时代就是这样的吗?当然,这样的绝望时间通常不会很长,常常转瞬即逝,至少我是这样.因为我知道,新闻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新闻是免不了要说人性的坏话的.就像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要在生活中维权,不要在维权中生活”,那好,也请你不要活在新闻里.


实际上这关系到一个媒介素养的问题.所谓媒介素养,说到底就是受众接受、解读媒介信息的一种能力.

就个人而言,如果能积极独立地思考,通常都不会天真地以为新闻里的“坏人坏事”,就是我们的生活全部,并由此得出“形势一片大坏”的结论,正如当年“形式一片大好”的宣传,不能遮蔽现实的困境一样.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好也罢,坏也罢,都只是对生活的取景,对现实的断章取义.

就政府而言,负面新闻并不意味着对其工作的全盘否定,更不意味着媒体包藏恶意.一个人在生活上有洁癖,人们多会同情之理解之,毕竟,那也算是个人自治的一部分,其他人无权干涉;但如果带着洁癖去看新闻,去搞管理,难免脱离实际,而且显得公私不分.生活不是童话,童话里也有大灰狼.必须承认的是,媒体报道“说人性坏话的新闻”,除了商业上的考虑,还因为媒体肩负了一种责任,即社会需要通过它了解社会运行是否正常.

伴随着案与恶性杀人事件频繁出现,人们在讨论一个问题,即媒体报道是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些媒体着实需要省思.在过去的报道中,我的确看到许多媒体总是不厌其烦地描述杀人过程与杀人现场,惟恐读者不能身临其境.另一方面,过度批评媒体的负面报道,难免有苛责之嫌.

作为平衡,其实重要的是改变受众的观念:一方面,需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媒体报道远处的一场火灾,你却因此烧毁自家的房屋,不理智的显然不是媒体,是纵火者;另一方面,全社会更要直面已然发生的不幸事件,以求彻底改造,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幼儿园不安全,要加强保安,更要消除“深层次原因”;有人了,更要查找究竟是什么导致其走上绝路.更严重的是,如果一个工厂接二连三发生跳楼事件,这已经不是个体的绝望,而是集体性的绝望.

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给那些潜在的者,以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而不是前仆后继的勇气.说一个人以死“唤醒社会”,实在是轻贱了人的生命,因为谁都应该好好活着;如果这种死不能让社会了解背后更实在的原因,而停留于指责是媒体起了坏作用,并大加讨伐,实在是用错了力.

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最近许多人都在讨论“维特效应”.据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造成了极大地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的风潮.说“风潮”,显然言过其实.事实上,《少年维特之烦恼》也让很多人活了下来,消解了内心的忧愁,其中包括歌德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