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和

点赞:5777 浏览:198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析了形成职业价值观的主客观因素,最后提出了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的对策.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而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一直处于低位运行,这就势必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比较严峻,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因素.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分析了形成就业价值观的主客观因素,最后提出了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的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

为了了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本文以湖北某学院2013届毕业生26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象,随即抽取8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38份,调查结果如下:

1、工作的意义

在“工作的意义”这项调查中选择“赚钱谋生”的学生比例为45.36%,选择“为社会做贡献”的比例为27.91%,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的比例为26.72%,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报有积极热情,并认识到职业不仅是个人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是个人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形式.职业在为个人带来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达到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2、择业标准

在择业标准上,选择“利于个人发展”的学生占所有样本的25.1%,选择“高收入”的比例为23.2%%,选择“符合兴趣”的约20%,选择“稳定性”的有11%,选择“社会地位”的有8.3%,选择“专业对口”的占5.9%,而选择“社会贡献大”的只有5.4%,数据说明大学生的择业动机倾向于自我发展和物质利益并重,多数学生择业时不仅考虑职业兴趣更关注工作单位的发展前景和个人物质收入,而对职业的社会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


3、理想的工作城市

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选择“北上广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仍然位居第一,约有33.7%,选择“中小城市”和“生源地”的分别有24.4%和19.9%,选择“省外大城市”的为14.7%,而选择“边远贫困地区”的只有7.3%,数据说明,大学生已认识到虽然中小城市经济水平不如经济发达地区,但对人才的需求和渴望更高,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大学生中能主动投身基层就业人数仍然较少.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较高,注重经济利益和工作环境.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在地域和行业上有不平衡趋势,许多学生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就业,而是把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4、在选择职业时最倾向于听取的意见对象

在此项调查中,选择主要依据自己意愿的比例接近50%,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自主意识明显,但可能会存在盲从和想当然心理,选择听取父母意见的占26.7%,说明大学生受家庭的影响仍然较大,选择“新闻媒介”和“好友”的分别有8.9%和8.5%,而听取老师意见的只有7.1%,说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完善.

5、理想的职业领域

在理想就业领域的调查中,选择“党政机关”,“三资企业”,“教育科研单位”的占前三位,分别为“21%”,“19.1”,“15.3”,选择“金融机构”的有13.8%,选择“医疗卫生”的有13.7%,而选“民营企业”的只有6.7%,选择“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的分别有4.6%和0.6%,数据说明,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仍偏重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而社会责任感方面有所缺失.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因素

1、社会客观因素

(1)政策和社会舆论

随着国家高校的扩招,导致大学生供过于求,出现结构性失业工作岗位紧张.一个职位有很多人等着排队,例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平均是1千人竞争一个岗位,而招入率是四千比一,2010年安徽省的选调生招考400名大学生,但是有3753人报名,2011年河南公务员报名人数更是创新高突破了10万人.

(2)教育体制.

尽管国家一直努力改变教育体制,但不免在一些地方高校得不到落实,很多大学依然保持着应试教育的思路,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培养理论毕业生.热门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就业能力与岗位素质不相适应.大学课程要么理论性太强,要么技巧性太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却很少,专业的雷同,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大量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眼高手低”.

(3)家庭影响.

作为长期而权威的影响因素,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家长的就业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一是就业依赖心理,二是担心失败.

2、主观原因

就业观决定着职业的选择.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句话说得好,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自我认知与定位

尽管我国大学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转向向大众教育,但学生的观念仍未转变,仍然觉得自己无论是综合能力还是专业素质都高人一等,形成过高的就业预期,因此,错过了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

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由于求职屡次受挫,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不景气或者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他人,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大学生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应该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识和定位,明确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自傲也不自卑,在找工作时,做到不卑不亢,既不能过于挑剔,也要考虑以后的发展空间,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2)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几乎是人们一切选择的基础.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就业观,从而促使毕业生选择不同的职业.就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作,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上的成就,这就是自我实现型青年主要的择业动机.而当代大学生择业明显地呈现出强调自我发展,忽视国家需要的特点.

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敢于强调通过个人才能的发挥,获得事业成功,以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了大学生个体意识的觉醒,同时也表明了他们要求实现个人抱负的强烈愿望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忽视国家需要的倾向应当引起注意.忽视国家需要,一方面暴露出大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只重自我发展,忽视国家需要,势必导致个人择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脱离社会需求的个人择业是不现实的,脱离现实的自我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对策

1、尊重市场规律,顺应社会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人力资本投入的预期收益最大化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人在经济活动层面就具有“经济人“的基本属性,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就必将考虑未来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这种正相关的直接结果是推动社会进步.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曾吸引大批人才,但是近年来随着人才的大量涌入,该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已趋于平缓和饱和.中部崛起的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和武汉城市圈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显露出来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家的需求.

2、发现职业兴趣、设定职业理想

询问自己的内心、倾听家人和朋友对自己的评价,还可以选择职业测评工具,发现职业兴趣,进而勾勒未来职业生涯的理想图画.进行自我评估和环境分析,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且依据现实情况清晰地把握,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实践.

3、找准职业理想,合理规划

简单的说,职业规划就是在个人性格特点和兴趣、具备的能力、条件和专业知识以及社会和市场需求三点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当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当清楚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清楚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在全面了解上述两个方面后,寻找到之间的平衡.

4、练就真才实学,在实践中检验

首先了解职业环境、确立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实习、向从业者咨询或上网查询,了解真实职业环境,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所要求的技能、任职资格、与其匹配的风格和价值观等.只有在对个人进行全面分析以及对环境有较深入了解后,才能真正结合个人职业理想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然后制定、实践学期行动计划.为职业目标的实现设定短期的计划,可根据具体的职业要求,寻找自身的差距,制定提高能力的行动计划,严格执行.主要行动路线在于提高自己与理想职业相匹配的能力.

5、锻造良好心态,勇敢面对挫折

有竞争就有风险,参与竞争就难免要受到挫折.大学生要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同学们把让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主动摆脱受到挫折后的颓丧情绪,总结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就业目标,绝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