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空间的建筑学

点赞:3615 浏览:123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开放建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技术,使得建筑能够寿命更长、使得它更能够应对社会的变化、使得建筑与环境更友好.“开放住宅”是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住宅建造新理念,它顺应了身处高速变革时代的住宅可持续发展要求.使住宅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家庭生活的需求和变化、能够与环境更友好、使用寿命更长.“开放住宅”的理论已在许多国家推广和应用,在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也备受关注.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结合对“开放住宅”理念和案例的理解,探讨了在我国当前条件下为实现住宅的“开放”,作为建筑设计者应主动运用的若干建筑设计策略.

关 键 词:开放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前言

“开放住宅”是基于对住宅产品的研发产生出的一个设计新理念.它打开了我们对未来住宅建筑发展趋势思考的视野.所谓“开放”,正是相对于正统现代主义原则下将住宅“封闭”于设计建造者固有的或自己意愿的设计形式,加上建造手段单一.从而形成千篇一律的居住生活方式和单调的城市立面形象.而“开放住宅”强调将住宅的设计和建造工作向公众、社会和环境开放,从而创造出灵活丰富的住宅.“开放建筑”理念打开了对建筑未来发展趋势思考的视野.这是在信息时代,面对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要求下建筑设计思想的进步.是对当代建筑师如何进行建筑创作和如何提升设计质量的一次思想大解放.

一、开放建筑的定义和基本思想

19世纪60年代哈布瑞肯提出了“支撑体”理论,试图给住宅灵活性以普适性的意义他将住宅结构分为技术和决策权两个层面:一个是包括公共设计和管线在内的结构层面,由建筑师等专业人员代表住户群体设计建造;另一个是由住户个体来选择购写和组装构件.他强调这种决策权的分离,用扩大住户对环境的决策权来解决多样性与功能性变化城市形态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开放建筑就是利用最新建筑技术、信息管理和建造后勤学建造和革新四周环境和建筑的一种新方法.

80年代,鲍家声张钦楠马韵玉等已将支撑体理论引入中国的建筑实践中他们的目的是提高居住水平(当时居住质量很低),同时适应住房从公有制向私有化的转型需要其方案是由国家或集体承担结构体的费用,住户承担灵活构件的费用实际上我国早在50年代就有了灵活性设计的尝试,多户小面积经济型用户可合用一套住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后,可以改造成每户一套的住宅.

二、开放建筑的构建和填充

开放建筑的核心意义在于把建筑分为不同层次的多个分系统,然后从构架和填充两个方面进行.对设计而言,初期先规划支架体架构,再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选用可拆组的填充体构件建构每个室内空间.它不仅可提供给使用者更多的空间决定权.而且可减少建筑物整个工程的废弃物数量,节省建材.开放住宅可随需求调整空间,符合空间应用和环境设备的需求,是住宅建筑技术提升不可阻挡的趋势.

走出空间的建筑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构筑住宅支撑和填充体系的设计策略就是在建筑设计阶段,预先从居民生活要求、生态环保、设备的可调节等角度.处理好相互配合的支撑和填充体系,运用先进的技术保障住宅整体质量.这样的支撑和填充体系的关系就像高速公路跟汽车的关系一样,每一个系统都是独立的.但它们又是相互配合的.我们设计“开放住宅”,实质目标并非“房子”,而是建造一种生活背景,同时又提供生活产品的选择,住宅的填充系统是灵活可变的.住宅的最终实现是由居住者在整体的生活环境下不断适应和慢慢创造出来的.

三、用户参与开放建筑的设计

我国的建筑设计往往是根据现有的资源条件凭设计者的个人主观思维开展的.忽略了对用户需求的考虑.“开放建筑”提出另一种设计建筑的方法用户参与.这种方法促进了作为一套层次分明的分系统的建筑环境的系统化,一个分系统可被不同的方案所替代而不致影响其他分系统;分系统的可交换特性使按具体要求写作建筑、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成为可能,达到提升品质的目的.

层次对应予具体的利益相关者.在住宅个案中,“填充”对应的是住宅居民,“维持”对应的是业主和租赞者.没有明显层次的建筑往往会让利益相关者盼决策变得复杂.不过,开教建筑方法使各个屡次的盘主决策成为可懿,避免了不同程益的纠缠.自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按照利益相关者的独特需求实现用户化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可以让用户、居民和各类专业人士以不同方式参与设计过程.

开放建筑强调建筑创造过程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并将管理技术和专业知识运用其中.建筑的开放性是一个永远不能完成的事业.也许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自己始终无法确定建筑的模样了.但是他确实在为开放建筑的产生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而开放建筑由开发商、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住户、还有建筑师在不同的层次参与.使各个层次的自主决策成为可能.从而也赋予建筑更强大的生命力.这其中如果要实现我们各方面的协力发展的话.建筑师的作用很关键且巨大.

四、开放式的建筑课促进可持续发展

开放建筑传承了古代东西方优秀的城市建筑传统,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今创建可持续发展城市建造低能耗高舒适的百年建筑,及公民自主参与建设的社会发展方向完全一致.

一直以来.建筑以其坚固的外表,恒定的功能给人以“固定不变”的感觉.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住宅建筑也难以一成不变了.传统建筑学以营造终极性建筑形式为第一目标,而完全忽略了建筑系统作为一个次级系统依存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是生态系统中连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的一个环节和阶段.如果这种传统型建筑模式在以前尚能维持的话,在当今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之时已亟待更新.建筑“设计一施工一使用一废弃”的全寿命周期的耐久性、能量消耗和资源利用成为人们建造建筑的重要依据.开放住宅就是将全寿命周期的概念纳入其体系.从而保证住宅的耐久性、可持续发展和成长性.

五、开放建筑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

开放式建筑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相比,更符合使用者的各种身心需求,也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变化.

1)从使用者自身来说,由于开放式建筑采用了活动式外墙,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参与性,使得使用者对室内空间的布局有了主动的决策权,不在感受到被束缚,可以放松身心、减少压力、调节心情.

2)从环境角度来说,外墙的可活动性是建筑空间不再受到限制,也是室内外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人接触自然的机会从面对一扇窗扩展到了打开一堵墙,人们可以全身心的被新鲜空气包围着,人温柔的风在耳边吹过,能享受阳光、享受自己开辟的之一空间该是多么美妙的事啊.

3)从建筑立面来说,开放式建筑由于每时每刻每一个使用者的需求不一样,使得对建筑外墙的开闭选择也不一样,所以形成的建筑立面呈现出时刻变化的流动的画面,这种动态的立面是建筑真正的融入到环境里成为景观的缔造者.

4)从建筑室内空间来看,这种可活动的墙体可以取代室内的传统墙体,是室内空间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需求自由划分和组合.对于大多数住在拥挤小公寓里的人就可以选择白天全部打开使之变成宽敞的活动空间,晚上加以划分变成私密的休息空间,似的小空间可以反复利用,无形当中扩展了使用者真正得到使用面积.

结束语

尽管当前在我国推进“开放住宅”还有待于政府、开发商、设计者、使用者多方面的利益协调和创新工作,但建筑设计师的前瞻性工作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设计师可主动运用相关设计策略.逐步推动“开放住宅”的和谐发展,从而真正提高住宅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