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探析

点赞:25777 浏览:1193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就业难”这一问题中,最困难的一环当属生源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籍大学生的幸福感和农村家庭对于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人才资源的流失与浪费.本文对妥善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推进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大目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74-02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近两年来的高校毕业生总数来看,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总数为699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总人数达到727万.而从2010年以来,高考中的农村生源的考生比例占到60%以上.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显示,对2013年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比较,发现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率有巨大差异.来自城市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7.7%,而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则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只有69.5%,两者就业率相差18.2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字中不难看出,城市生源的毕业生的人数与农村生源的毕业生人数相比人数较少,而就业情况相对较好,农村生源的毕业生人数本身就多,而就业情况又较之城市生源相差较大.由此可见,如果能妥善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推进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大目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中的难点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对农村大学生存在就业偏见

通常来说,农民一般给人以不求改变,墨守成规,愚昧无知的印象,这些都造成了整个社会在对农村籍大学生的评价上不足够理性,对于农村籍大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力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质疑.我们把这些歧视性的评价一并归结为“农村人意识”、“小农意识”.正是这种惯有的歧视性的思维定式,很多用人单位更愿意为城市生源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社会大众的普遍想法认为这些城市生源的毕业生从小便享用了更加优质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也给予了他们开阔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而这种无从选择的出身问题,渐渐拉开了城市籍大学生和农村籍大学生之间的就业差距,最终影响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相对单纯

除极少数的农村籍大学生选择在毕业之后返乡务农之外,绝大多数农村籍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扎堆在一二线城市谋求工作机会.与城市籍大学生相比,这些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简单,人际交往圈狭窄.而当今的社会关系网络日益复杂,“官二代”、“富二代”从出生开始便拥有广阔的人脉基础和丰厚的物质条件.同等条件之下,农村籍大学生无法与这些“关系户”进行公平公正的竞争,这便导致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进入理想的工作单位.与其说他们在面临同等条件城市大学生的竞争压力,不如说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来源于城市籍大学生他们背后的父母及其他们背后的社会关系.

(三)农村籍大学生在薪资的要求上心理期望更高

农村籍大学生心存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对于薪资的期望值过高.追其原因不难发现,农村籍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到大学,这一过程中接受了多年的教育,所以他们更有一种要迫切找到高薪资工作的愿望,以便在短时间内收回多年以来的学习生活费用以回报父母多年的教育投资.这便使他们比城市籍学生有着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而这些负担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甚至在薪资的期望上丧失理智.他们在寻找工作的同时经常会忘记他们不过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能力和业务方面仍然是个新人.

(四)农村籍大学生会增加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

农村籍大学生在加入用人单位之后,会比城市籍大学生面临更多更复杂的生活上的困难,比如:住房问题,户口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用人单位在此方面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予以解决.这就导致了很多用人单位在雇佣这些农村籍大学生时会有更多的顾虑.比如,刚毕业的农村大学生在城市无处落脚,需要单位提供相应的长期的食宿.综合考虑来看,城市大学生虽然也面临这些问题,但是相比之下对用人单位的依赖和要求要远远低于农村籍大学生.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多数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更加倾向于城市籍大学生.

三、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探析

面临如此突出的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难题,面对年年都在变化的就业形势,我们的政府与社会,高校都应在客观上给予农村籍大学生更多的辅导和关注.作为农村籍大学生本身也要摆正心态,从主观上不断提高自我.本文从社会与政府、学校、及农村籍大学生本身三个方面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进行对策上的讨论,具体的阐述如下:

社会和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要给予农村籍大学生更多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为他们的顺利就业创造其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就业岗位,保证人才的供求平衡.社会和政府是解决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最主要外因,所以我们要鼓励农村大学生参与到“西部计划”之中或是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同时在农村籍大学生之中加大“三支一扶”的人数比例,农村籍大学生有更多的农村基层生活经验和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远比城市籍大学生更加了解农村,这也是他们的先天优势.在怎么写作期之后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工作机会,比如公务员加分,考研加分等.也可在编制和职位空缺的情况下,尊重本人意愿,直接进行考核聘用.

其次,完善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籍大学生作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仍然不够全面.所以解决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多下功夫.在这一方面,欧美国家有可以借鉴参考的例子,如制定青年就业法案等.农村籍大学生活跃在中国的不同城市的不同岗位之中,政府和社会也鼓励他们到西部和基层等地方去工作,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要在各省市之间,各企业之间建立起一套可以相互衔接的保障方式,建立起以农村籍大学生为主体对象的阶段性失业救济和失业补助计划等.最后,积极鼓励农村籍大学生创业.增加农村籍大学生创业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社会和政府的帮扶下,对农村籍大学生进行创业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他们参加相应的创业实践,锻炼提供自身的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打开就业思路,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创业机会并在创业过程中的给予经济上的补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4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在会议上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只有他们善于利用政策,抓住机会,便可顺利创业.

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在专业课程上与就业辅导课程上要继续加强.学校的本质工作是教书育人,所以学校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加强,培养更多实用性技能.于此同时,除了在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外,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展开职业生涯的规划.为学生提供择业就业上的心理教育和咨询.

其次,学校要在个人行为上给予农村籍大学生更多的关注.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到城市求学的经历,他们原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模式都发生着改变.初入大学时要给予他们更多关注,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建立和谐的宿舍群体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更多的关心和疏导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改掉陈规陋习,使他们日后在人才竞争中更具竞争力,消除人们惯性思维里对于农村人的偏见和歧视.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农村籍大学生自身方面

对于农村籍大学生本身来说,首先,他们要在上大学之初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日后所面临的就业困境,了解自身的就业弱点,增强就业的忧患意识.他们本身要树立这样的信念,虽然在同等条件下农村籍大学生不具备就业优势,但是只要有绝对的专业实力,在专业技能方面投入更多的钻研,就业并不是难事.

其次,农村籍大学生要将他们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农村籍大学生较之城市籍大学生而言,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给了他们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有韧性、有毅力等珍贵的优点.这些在城市籍大学生身上鲜有的优点是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和工作过程中帮助他们获得认可的制胜利器.农村籍大学生唯在日后的工作中有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才能在日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再次,农村籍大学生要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寻求出路.其实,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国家出台了不少辅助性政策.农村籍大学生自己要关心此方面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多关注此方面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在其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对于政府出台的相关的优惠政策要选择利己的方面充分研究,多了解自主创业方面的国家财政补贴,以便在创业之后获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最后,农村籍大学生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切忌眼高手低.农村籍大学生在找到工作后也要对其所从事的岗位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作出长远的职业规划.在综合分析个人能力,经济收入等多重因素之后,一旦认定这是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就要全力以赴,不可眼高手低频繁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