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文献综述

点赞:20710 浏览:942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育公平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作为义务教育公平中重要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公平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我国国民的基本权利,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事关整个教育的质,同时也是教育起点公平必须重视的内容,文章以农村义务教育为出发点以教育公平为视角,通过“中国知网”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现状、原因和对策,归纳了该问题研究的特点,以期更好的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研究.关 键 词: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文献综述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文章基于“CNKI”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两个数据库,以“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为检索词,以“篇名”、“主题”为检索项,以“精确”为匹配类型,时间跨度从2003年6月到2014年4月,搜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文献,进行载文量分析和综述研究,以便学者更好地进行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研究.

一、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文献分析

(一)文献的年份分布

文章基于“中国知网”的两个数据库总共搜索到的文献共计35篇.其中期刊论文2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1篇,博士论文1篇.通过对文献发表时间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趋势,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研究的第一篇论文出现在2003年,即徐中伟在北京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略论农村义务教育公平》,从阶段上看,2006年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法,从这一年开始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文章也越来越多,2013年出现了第一篇相关的博士论文,由此看来农村义务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我国义务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包括了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义务教育属于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农村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图1)

(二)文献的主题分部

从文献主题分布来看,涉及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理论研究、现状与策略研究是近年来比较多的研究领域,文献的主题分布见图2.

二、研究内容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公平的概念在《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明确教育公平的内涵对于推进教育公平政策的实施和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公平内涵丰富,近年来理论界从不同侧面和角度阐释教育公平的含义.褚宏启认为,教育公平并不同于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1]美国学者斯蒂芬海纳曼认为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克拉科教授认为义务教育公平应包含三个方面: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义务教育公平有三个原则:教育机会平等原则、能力差异原则、弱势补偿原则.[2]

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文献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图2)

(二)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和原因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有不公平现象存在,从总体上看主要表现在城乡、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以及校际之间,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中国的城镇就早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而当年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95%,农村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率只有65%,在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前,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上升到91%,而在2003年的统计资料中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比城市居民低3年.在农村,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5.14%,到2004年,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县甚至没有普及小学教育.[3]生均经费的投入上农村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也存在着差距,2006全国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教育经费中普通小学是2121.73元农村小学是1846.71元.[4]


城镇化率高的地区教育投入远远高于城镇化率低的地区.如北京市农村教育发展指数最高,其普及指数、师资指数、投入指数、办学条件指数以及信息化水平指数均位列全国首位.北京的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47365.17元,而贵州省仅为4357.33元.由于投入水平不同,造成各省份农村教育发展的师资状况、办学条件等差异明显.同时,适龄受教育人口和各地政府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意愿,也成为影响各地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的因素.[5]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10月接受中国网络电视台访问时指出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农村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等现实问题,他强调农村教育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难点.由此可见,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局面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造成这种不公平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大多数城市的经济都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则多以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教育和卫生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人均消费水平也远远高于农村,这种状态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造成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我国有23个省,从宏观的角度看不同省、不同县域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也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比中西部地区发展要好,从微观的角度看,同一县域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校之间也存在着差距和比较,这种区域间的不公平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农村教师待遇的不公平、校际之间的不平等,同一县和乡镇由于学校的师资、硬件设施、地理条件、升学率等多种因素的因素影响也会造成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竞争和差别,如今形成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困难、择校等现象正是由于教育资源分别不均而产生的,这一系列的问题更加剧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公平.2、政策原因.政府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悬殊,相比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总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更是存在巨大差距.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个80年代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国际平均水平为5%左右,其中发达国家平均5.3%―5.4%,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9%―4.1%,而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是2.26%―3.15%.[6]2013年我国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这一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488.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30%,虽然我国政府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面不断增加并且已经有了显著改善但相较于世界各国教育经费投入的平均水平而言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的投入上就更加不足了.

3、思想观念的影响.女童教育不公平问题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地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仍然有许多人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是在经济条件差、父母文化水平低的家庭,男童读书的机会要高于女童,这就造成了农村地区因为性别而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不平等,我国女童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农村、山区和牧区,表现为女童入学率低于男童,文盲率女性高于男性.1997年,我国尚有1.45亿成人文盲,其中3775万青壮年文盲中,70%为女性.[7]同时家长的文化程度会影响个人家庭对教育的态度,这是因为“受教育越多,就越想受教育”.另外金钱主义的思想、社会观念、文化传统以及脑体倒挂现象等一些非经济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义务教育与城市义务教育之间观念上和现实上的差距.

(三)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对策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学者们从各方面角度提出应该有计划和针对性的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城乡之间、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之间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形成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应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使城乡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并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合理公平配置教育资源,深化义务教育改革并实施义务教育均衡战略,切实提高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的硬件软件的投入上.第三,完善教育政策法规,保障公民教育权益,完善义务教育法规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进行立法这样便能更好的帮助和保护弱势群体.完善贫困生资助制度,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用法律作为屏障便能更好的促进各项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更好的促进教育公平.第四,强调教育公平理念,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教育理念是从思想上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强调教育公平理念以及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都有利于广大农村群众思想的更新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研究特点与总结

对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研究非常内容丰富,既包含了理论层面上的探讨也涉及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性别差异等现状的研究,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研究主要一下几个特点:

(一)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居多,实证研究较少

研究方法多以理论探讨为主,许多研究成果偏重于理论分析,多数文章是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思考、现状和对策分析,大多属于宏观方面的研究,而对具体的微观的调查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比较单薄.

(二)多与社会政治经济有关缺少教育独特性

研究主题与社会经济和热点的变动有很大相关性,自我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后,关于教育公平的文章数量也增加了许多,许多文章都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而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主要也是由于经济发展、资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所以这一时期的文章多考虑到了经济因素,但是教育公平的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教育问题,研究者一般把教育公平归结为社会现象加以研究极少考虑教育自身的因素,教育公平的问题本身也是一个教育问题,这样使得对农村教育公平的探讨缺乏教育的独特性.

(三)较多对策和措施的提出是属于介绍和建议,缺乏实践验证

一些学者对于农村教育公平的研究大多跟随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缺乏创新和超前性,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不匹配,对于解决措施的提出也因为缺少实践层面的调查研究而缺乏实际应用,具体操作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实际操作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