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的观察与临床护理

点赞:25677 浏览:11889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回顾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123例胎膜早破病例,总结胎膜早破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3例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23例中发生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正确处理胎膜早破,做好胎膜早破的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减少围生儿死亡率.

关 键 词:胎膜早破;产程观察;临床护理


胎膜早破是孕妇在临产前的胎膜自然破裂,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对其妊娠、分娩不利的影响是早产率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皆升高[1].孕周越小,围产儿愈后越差.胎膜具有保护羊水和胎儿的功能[2].胎膜早破引起一系列产科并发症,危害母儿安全,因此防止胎膜早破的发生及做好胎膜早破的护理至关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住院孕妇1226例,发生胎膜早破62例,占住院总人数5%.本组产妇年龄21~37岁,其中孕35~36w48例,孕33~34w6例,孕31~32w5例,孕<31w3例.53例经抗炎、抑制宫缩、促进肺成熟、绝对卧床休息等保胎措施,妊娠至36w及37w以上结束分娩,9例抑制宫缩无效自然分娩.

1.2胎膜早破的诊断及临床表现患者自觉有流液,继而又少量间歇性排除,可混有胎脂和胎粪,当咳嗽、打喷嚏、负重等腹压增加时,羊水即流出.检查后穹窿有羊水池,酸碱试纸测定液pH呈碱性,干燥片检查有样齿状结晶或涂片查见羊水成份.

2临床护理

2.1心理护理胎膜早破的患者常以急诊方式入院.入院时产妇焦虑、紧张心理.此时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孕妇及家属耐心解释以解除孕妇的过度紧张使她们产生信任及安全感.护士必须有一颗真挚慈爱之心,热情接待产妇,同情,体贴,关心她们并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和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顺利分娩.

2.2体位护理胎膜早破的孕妇,绝对卧床休息,床尾抬高30°,以降低宫腔压力,减少羊水流出,防止脐带脱垂,床上大小便,禁止灌肠.取左侧卧位,减少右旋的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动脉的压迫,增加静脉的回流,促进子宫胎盘血液循环.避免不必要的肛诊和检查.

2.3饮食护理指导胎膜早破的孕妇进食含蛋白高、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增加机体抵抗力.应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孕妇大便通畅.

胎膜早破的观察与临床护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胎膜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4预防感染胎膜早破后子宫与外界形成通道,会阴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此时,寄生在宫颈的细菌上行侵犯羊膜,随着通道进入宫腔,诱发宫腔感染.所以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是控制感染的首要条件.使用消毒会阴垫,用碘伏消毒外阴2次/d,勤换内衣内裤.破膜超过12h要及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天监测T、P、R,并注意血象变化.注意羊水的量、色、质、气味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5严密观察宫缩大多数破膜后24h自发宫缩,如果孕龄<37w,为延长孕龄而适当选用宫缩抑制剂,临床上一般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硫酸镁可使孕妇出现潮热、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头痛胸闷等,使用过程注意观察膝反射、呼吸、尿量等,监测血钙、镁的浓度,以防用药过量或蓄积中毒.

2.6胎儿护理①胎心率的观察:密切观察胎心率的变化,监测胎动及胎儿宫内安危.孕妇入院后用胎心监护测胎心,若胎心<120次/min,考虑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若胎心>160次/min,除有胎儿窘迫还可能并发宫内感染.②产妇自测胎动:医护人员要教会孕妇自测胎动,正常胎动2~5次/h,12h累计胎动数≥20次.如果12h计数<10次,常提示胎儿窘迫,应给低流量吸氧30分,以纠正胎儿宫内缺氧.③羊水的观察:孕妇入院后严密观察羊水的性状、气味及量.如果无自发宫缩,破膜时间超过24h,应积极终止妊娠.

2.7分娩期护理对足月的孕妇,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心音情况,适时结束分娩,对孕龄未达37w,无产兆无感染征象,应密切观察以争取适当延长孕龄.遵医嘱给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1次/d,共2次,以促进肺成熟.

3体会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该病的发生,多有明显的诱因,通常认为与感染、胎膜结构异常、胎位异常及宫腔压力异常等相关.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及产前检查,及时纠正胎位不正,增加营养,注意休息,多食蔬菜水果,增加胎膜的韧性.讲解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危害,避免不良心理因素和环境刺激,积极治疗而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为目的,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