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渗透

点赞:20985 浏览:949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6:1家庭结构的普及,家长对孩子的迁就、溺爱现象越来越多,在“再穷不能穷孩子”的错误观念的驱使下,想方设法让孩子享受着富足的物质条件.在当代价值取向的冲突、道德秩序的失范、人文精神的危机日趋严重,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也正逐渐趋向于空白,“自私、冷漠、不会主动关爱他人”等成为许多孩子的共同行为特征,孩子的身上缺少一颗感恩的心.

情感教育应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面和应有的价值追求.虽然当下情感教育作为教育极为重要的一维,但始终处于尴尬的处境.忽略了对人基本人格、道德、情感的生成,以至于教育缺乏对个体生命必要的敬畏,而更多的是对世事的冷漠甚至是冷酷.这与教育的根本旨趣与逻辑品性是相去甚远的.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感情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所以,对幼儿从小进行感恩教育是幼教工作者责无旁贷,势在必行之事.

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时时处处存在教育的良机,所以,幼儿园里的感恩教育完全可以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


首先,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俗话说:身边的榜样力量是最有效的.学前儿童正处于是非模糊期,成人的一举一动是孩子模仿学习的一面镜子,那就是所谓的身传胜于言教.我们的每位员工每天都会友好地对周围的人问好并表示感谢,如对食堂送餐的叔叔会真诚地说:“师傅辛苦了!”看见勤劳的卫生工,会热情地说:“谢谢你!”同事之间的点滴帮助,也都不忘互道感激之语.

有的班级利用家长资源,特邀志愿者家长,参与到我们的班级怎么写作中来,家长不收分文报酬,怀着一颗乐意奉献,全心投于幼儿交往中,和老师们一起分享孩子们给予的快乐.老师们常常会对孩子们说:“谢谢孩子们,今天你们给老师带来了许多快乐,有你们真好!”义工家长也会温和地对孩子们说:“能与你们一起游戏,我感觉很幸福,谢谢孩子们!”由于老师、家长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因此她们总是那么心平气和,面带微笑,这种真诚友善的态度,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幼儿的人格,所以,孩子们也会发自内心地向家长和老师说:“谢谢老师,谢谢阿姨!”

家园共育才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整体,为了让孩子的身边时刻有榜样,老师也会要求家长与孩子相处时适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用一颗平和的心去对待孩子.老师会通过亲子活动、家长座谈、博客交流、电访家访、反馈本留言等方式来指导家长在家里怎样开展感恩教育,当好孩子在家里的榜样.

二、帮助孩子学会分享,感受分享的快乐

现在的孩子相对比较霸气,情感淡薄,自私自利,不知道怎样关心和帮助别人,没有了同理心和同情心,在家基本独享成惯.例如,一家人分吃水果时,家长往往把最大、最好的留给孩子,而对于孩子来说,打小不知道什么是占有,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孩子不知什么是宝贵的分享,因为现在的孩子在家根本没有分享的机会,没感受过分享的快乐,一直以为这是应该的,从而也就造成孩子从小就自私.

针对不良现象必须对症下药,从小事做起,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做起.在幼儿园各班的每月计划中安排一次分享活动,如食品分享、物品分享、阅读分享等t,有目的地培养孩子分享意识,感受分享快乐.

活动前先告诉家长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及相应的准备,让孩子从家里带来少量的零食或喜爱的玩具、图书.老师有计划地组织孩子们活动:分吃食物时,让带零食的孩子亲自分给其他小朋友,要求对方小朋友主动说:“谢谢!”孩子们把心爱的玩具带来与同伴交换着玩,老师会不失时机地告诉孩子们不要争抢,学会爱护和耐心等待,玩了别人的玩具就要说谢谢.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带东西来与同伴分享,变得大方开朗起来.并及时扑捉放大孩子们分享使得快乐,最好用语言表达出来.

当遇上孩子来园过生日时,除了与本班小朋友分享以外,老师往往会引导孩子给临班的小朋友送上一些蛋糕等食品,收到食品的小朋友都会热情地送给小寿星生日的美好祝福.有时老师会鼓励孩子把在幼儿园里分到的小食品带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通过以上种种分享活动,孩子们的分享之芽就会慢慢萌发,因为孩子是最纯真的,只要我们给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就会沿着轨迹良好运行.

三、教会孩子爱人、爱物、爱周围的一切

我们知道,你给孩子什么,孩子就有了什么.爱孩子不是纯粹地给孩子足够的爱,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别人.

在饭后茶余,开展谈话活动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回忆: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照顾自己的?他们辛苦吗?我们小朋友会做什么?有的孩子说:“我帮妈妈扫地.”“我自己吃饭,不用妈妈喂.”“我给爸爸拿拖鞋.”还有的说:“爸爸妈妈帮我做事,我会谢谢他们的.”“我长大了要挣多多的钱给他们.”“爸爸妈妈累了,我就给他们按摩.”等

老师会把孩子们的心声一一记录下来,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孩子们晚上回家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第二天来园再进行小结,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当众表扬.

平时还利用“三八节”、“五一节”、“母亲节”、“教师节”等主题活动,老师组织孩子制作小卡片等小礼品赠送给自己心中最爱的人,并向辛勤培育自己的人表示感激之情.

老师带孩子在绿荫下进行户外活动时,会告诉孩子:我们要感谢大树,是大树帮我们挡住了阳光,给我们凉快;在路边欣赏花草时,老师会煽情地说:“谢谢美丽的花朵,给我们带来了芳香,我们一定要爱护他们,不能随意采摘、践踏,花草们会很痛的.”孩子们听后都会呈现出一脸的认真,一切点滴感恩教育都是如此自然地进行着.

四、及时捕捉孩子的善行,进行“小题大做”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始终是敏锐的观察者、发现者,看到孩子乐于助人、主动做好事的好品行,老师会及时给予表扬.例如:主动扶起倒在地上的扫把、小椅子;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果皮;主动帮助同伴解决困难等等,老师立即会说:“孩子你真有爱心,有了你,我们幸福许多,谢谢你!”

感恩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渗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感恩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记得10年秋季开学初发生在学前三班的一件事:那天李老师不太舒服,趴在桌边稍休,一个孩子走过来,脱下身上的外套披在李老师的身上.李老师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孩子认真地说:“老师,我怕你感冒了.”“那你不冷吗?”“我动一动就不冷了.”李老师把孩子拥入怀里,激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之后本班开展了“我给别人送温暖”的谈话活动,李老师把这件事情向全班幼儿讲述一遍,并真诚地向这位幼儿说声谢谢.登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以后也会这样做等.下班后,李老师把这个孩子优良品行的感人故事记载在班级博客里,供大家分享.从此三班更温馨了,更幸福了,因为孩子们已经开始懂事了,懂得关爱别人是种快乐.

当然,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贵在坚持.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天天细心“灌溉”,埋在孩子心中的善良“种子”定能结出优良“果实”.

于是我们更加明白:作为教育者并不是教孩子的功课有无问题,更重要的应是教育孩子做人有没有问题.感恩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让人际关系成为大家的享用.

对孩子从小进行感恩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是现代家庭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教会孩子做人胜于教会孩子课程,“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应该是教育者最求的最终目标.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教育我们的孩子成为懂得感恩、会感恩的人,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真正拥有幸福和“财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