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护理观察

点赞:3440 浏览:115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肠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肠道通过受阻所导致的消化吸收功能中止及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肠腔积气积液,并由此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病死原因多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在急诊室可经常遇到.由于种种原因,死亡率仍较高,约为5%~10%;若再发生肠绞窄,死亡率可上升到10%~20%.通过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3年期间收治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 键 词】肠梗阻的护理;术前;术后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13-02

肠梗阻的护理观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口腔护理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为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肠梗阻患者110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在45岁,保守治疗85例,手术治疗25例.

1.1临床表现:

1.1.1呕吐:肠梗阻的早期,呕吐呈反射性,吐出物为食物或胃液;一般认为,梗阻部位越高,呕吐出现越早、越频繁.而低位梗阻和结肠梗阻,呕吐出现迟而少;吐出物可呈粪样.

1.1.2腹痛: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痛,这是由于要克服梗阻,肠管蠕动加剧所引起的,腹痛发作时可伴有肠鸣.如果腹痛的间歇期不断缩短,甚至成为持续性腹痛,可能是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

1.1.3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病人多不排气排便.但有少数病人在梗阻以下尚残存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故不能因此而否定肠梗阻的存在.

体检一般呈急性痛苦面容,早期生命体征一般变化不大.晚期可出现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2护理措施

2.1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2.1.1饮食:肠梗阻病人应禁食,若梗阻缓解,如病人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后,可进流质饮食,忌食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

2.1.2禁食、胃肠减压: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胃肠减压是通过负压吸引出胃肠内的液体和气体,能有效减轻腹胀,使肠道压力降低,改善肠道血液循环.胃肠减压期间,应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若发现有血性液体,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2.1.3体位:生命体征稳定者取半卧位,可使膈肌下降,减轻腹胀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变换体位可促进肠蠕动.

2.1.4缓解腹痛和腹胀:若无肠绞窄或肠麻痹,可遵医嘱应用阿托品类抗胆碱药物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使腹痛得以缓解.但不可随意应用类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若病人为不完全性、痉挛性或单纯蛔虫所致的肠梗阻,可适当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此外,还可热敷腹部、针灸双侧足三里穴,促进肠蠕动恢复.如无绞窄性肠梗阻,可让病人口服或从胃管注入液状石蜡或食用色拉油,每次100~200ml.

2.1.5)呕吐的护理:呕吐时嘱病人坐起或头侧向一边,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给予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并观察记录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2.1.6记录出入液量和合理输液:肠梗阻病人的液体丢失量非常显著,注意观察病人脱水情况.观察和记录呕吐量、胃肠减压量和尿量等,结合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结果,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调节输液量.输液的种类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如果病人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可先输入部分胶体后再给予电解质溶液;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应以电解质溶液为主.高位肠梗阻患者,氯、氢丢失严重,给予等渗盐水有良好的效果;低位肠梗阻患者,钠和碳酸氢根丢失过多,应输入平衡盐液.当尿量正常后,每日还应补充10%氯化钾溶液60ml,镁缺乏时可以静脉补充10%硫酸镁溶液20~40ml.


2.1.7防治感染和脓毒症:正确、按时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防治细菌感染,减少毒素产生,同时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2.1.8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量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密观察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情况;若病人症状与体征不见好转或反有加重,应考虑有肠绞窄的可能.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①腹痛发作急骤,起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期间仍有持续性疼痛.肠鸣音可不亢进.呕吐出现早、剧烈而频繁.②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显著.③有明显腹膜刺激征,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④不对称性腹胀,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⑤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⑥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⑦腹部X线检查所见符合绞窄性肠梗阻的特点.此类病人因病情危重,多处于休克状态,需紧急手术治疗.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2.1.9心理护理

评估病人对肠梗阻的焦虑或恐惧程度.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变化和提问,并及时告知病人检查结果和治疗计划、进展.肠梗阻如需手术治疗,病人面对的是首次手术或再次手术.尤其是再次手术者,心理上对手术缺乏信心,存在焦虑和恐惧.因此,在做护理操作前应向病人介绍治疗的相关知识,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与解释工作,增强病人信心,促使其配合治疗,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2肠梗阻的手术护理:术前

2.2.1禁食、胃肠减压:一旦怀疑有肠梗阻存在,即应严格禁食.确认有肠梗阻后,即应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胃的减压一般应使用较粗口径的鼻胃管,注意要将鼻胃管的前端置放于胃体大弯侧,以保证充分有效的引流.检测的方法是,通过胃管注入30ml液体,随即可顺利抽回20ml以上.对病程较晚、腹胀明显者,若采用Miller-Abbott管并能放置至梗阻部位则效果更好.有效的胃肠减压能减少肠腔内积液积气,降低肠腔内压,从而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减轻腹胀,减少肠腔内细菌和毒素量.2.2.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输液的种类和容量应根据呕吐情况、缺水类型及程度、血液浓缩程度、尿量及尿比重、血电解质测定、血气分析及中心静脉压监测情况综合分析计算.不但要补充因呕吐、胃肠减压等外丢失量,还要充分考虑到渗出至肠腔、腹腔等所谓“第三间隙”的内丢失量.要注重酸中毒的纠正及钾的补充.病程后期尚应注意血浆或全血的补给.

2.2.3防治感染和中毒:适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可防止因梗阻时间过长而继发的多种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芽胞杆菌、链球菌等)及细菌毒素的产生.一般选用以抗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

2.2.4.营养治疗:禁食时间超过2d即应给予营养治疗.一般按热量125kJ/(kg*d),氮入量0.2g/(kg*d)进行全肠外营养,其中糖与脂肪乳剂供能比例以1.5∶1为宜.输注方式以采用全合一营养液经周围静脉输入为佳.

2.2.5对症处理:适当应用镇静剂、解痉剂,麻醉性止痛剂只能在确定手术治疗后使用.

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术后:

1.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排气等.如有腹腔引流时,应观察纪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

2.体位

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3.饮食

术后禁食,禁食期间应给予补液.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后,可开始进少量流质,进食后无不适,逐步过渡至半流质;肠吻合进食时间应适当推迟.

4.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后,如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切口处红肿,以后流出较多带有恶臭味液体,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并积极处理.

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减轻肠道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减少肠道对细菌毒素的吸收至关重要.所以,胃肠减压期间应密切观察引流的量、性状、色泽,妥善固定胃肠减压管,维持有效负压,每隔6h向胃管内注入30ml液体石蜡,夹管30min后开放.

3出院健康宣教工作

3.1肠梗阻病人应禁食、禁饮,适当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梗阻缓解,病人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12h后可进流质饮食,但应避免甜食和牛奶,进食时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24h后进半流质饮食,3天后进软食,应循序渐进逐步过渡,术后如无禁忌,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3.2加强口腔护理

病人处于手术后,体质虚弱,且多日禁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护理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溶液,及时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和减少口腔细菌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