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开满小学音乐课堂

点赞:4927 浏览:161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学音乐是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注重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唱歌技能,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道德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深入挖掘小学音乐教学过程的德育因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辅以德育教育.本文探讨了小学音乐与德育相结合的理论依据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 键 词:小学音乐德育渗透情感态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203

小学音乐课是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良好道德也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课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不仅让学生懂得欣赏音乐,更重要的是使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其他学科所无法企及的作用.

1小学音乐与德育结合的理论依据

音乐是人们以特定的音响结构进行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它既有着优美婉转的旋律,又蕴含着高尚的情操.音乐自古至今就有着很强的教化功能,孔子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荀子说过:“论礼乐,正身行.”《礼记乐记》也说过:“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可见,音乐对人们道德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小学音乐教师往往认为音乐课上只要教授学生一些教材上的歌曲即可,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会唱歌,至于德育那是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目标,与自己的音乐教学无关.正是由于这种落后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导致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作用发挥受限.《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可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客观需求.

2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

小学的音乐课程具有十分丰富且内涵深厚的德育素材,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还可以教育学生要爱学习、爱劳动、爱自然,要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要从小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渠道地教育学生,使其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2.1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优良品格

尊敬师长是每一个小学生必须具备的个人品格,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感情的火花,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例如,《放学歌》通过刻画老师护送学生离开学校的场面,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无比敬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同学们投入自己的真情,注意歌曲的叙事性和抒情性,“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等”学生在歌唱时满怀着对老师的感恩和热爱,做到情真意切,通过这一感情体验过程,孩子们都能受到思想上的感染和教育.

又如,在教学《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的时候,笔者以“母爱”这个主题进行新课的导入:“同学们,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最真诚的一种情感,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甚至从妈妈十月怀胎开始,我们就一直滋润在母亲的呵护和关爱中.每一个同学不妨回想一下自己的妈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过多少艰辛和苦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孝敬自己的妈妈呢?”同学们听后深受感动,泪水湿润了眼眶,争相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有了情感的奠基,后面的教学大家都很投入,感情十分到位.该课通过“母爱”主题的渗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课后,笔者还经常把曲家乾校长、崔雪作曲的享誉辽宁的《父母心声》《受伤的小鸟》《隔辈亲》等相关主题的歌曲给同学们欣赏,不断地深入推进感恩教育.


2.2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情感

小学生生活成长在班级中,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具备浓厚的集体意识每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小学音乐课本中的唱歌题材十分丰富,体裁也很广泛,而且具备多样的风格,教师应该精心挑选一些素材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如通过教学《我们的合作》《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教育学生要懂得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人与人之间只有做到互相关心、团结互助、和睦相处,才能在集体中获得成长.实际上这样的音乐教学过程,也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德素养.教师可以在学校组织小合唱团队、舞蹈队,通过排演,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大家协调一致,精诚合作,大家才能唱出和谐美妙的音调,这样才能使演唱和演奏获得成功.以鼓乐队的训练为例,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去感受乐队整体声音的协调性与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乐队整体中的一员,个人必须服从整体.并经常通过对比、提高鉴赏力;通过练习,获得美的声音;通过刻苦努力地训练,使学生知道,美的声音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同时对学生的集体主义也得到了培养.

2.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热情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歌唱教学使同学们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悠久历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深化其国家和民族情感.例如,欣赏《鼓浪屿之波》这一歌曲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感受台湾游子远离了故土,渴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殷切期待和大陆亲人早日团聚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懂得“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民族情感.这种情感“渗透式”教学一方面使小学生学到音乐知识,另一方面让他们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培养起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立志学习.像这样的课程资源还有很多,例如教学《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民族耻辱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在进行《国歌》的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歌词、曲调,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每一句歌词蕴含的深刻意义.教学中音乐教师要重点对国歌创作的特殊时代背景进行讲述,这样学生才能在情感上有深入的感受和体会.教学中老师要抓住“前进、前进、前进”这一号角式的呼喊,一次比一次高亢雄壮,让同学们在演唱时做到神情严肃、情感真挚,以此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王二小》这一电影的相关视频导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王二小的英勇、日本侵略者的可恨,让学生在情感上去愤怒地谴责,去地歌唱.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没有革命先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从内心深处唤起同学们最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熏陶.

3结语

《音乐课程标准》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音乐课深入挖掘音乐歌曲的德育因素,揭示音乐情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从而受到陶冶,受到影响,受到启发,受到鼓舞,最终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