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

点赞:4183 浏览:108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矿产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又常常带来或引发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如地形地貌的改变、水均衡变化、地震、“三废”的产生与污染、水土流失等,给人类社会发展形成了负面效应,在人类活动中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表现最为直接.本文主要探讨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


关 键 词:环境地质问题;地质勘察;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P597+.3

我国地理学定义,矿产资源(Mineralresources)是指由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或有用元素,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赋存于地壳内的自然资源[1].从矿床资源学来讲,更强调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它们以元素或化合物的集合体形式产出,绝大多数为固态,少数为液态或气态,人们习惯上称之为矿产.

1.矿产资源与地质勘察

矿产与它们的衍生产品渗入到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习俗、商业、福利和生活质量.战争可赢得和失去拥有矿产的权利,矿产勘探过程能导致新的殖民地产生.当今世界,矿产资源的拥有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与权利的象征,是现代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支柱.在日常生活中,矿产及其衍生品也随处可见,同样能够反映一个家庭的富有程度,矿产与奢华如同连体兄弟分不开.然而,矿产资源是不可更新资源(Non—renewableresources),随着不断的开发利用,资源的储藏量与可开采量日渐减少,人类面对矿产资源的可利用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因此,地质学家在可利用矿产资源预测与勘探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矿山环境研究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地质工作领域.由于矿山开发可能诱发重大的地质灾害,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矿山环境工作中,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酸性排水的治理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例如,加拿大为了保证矿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开发和应用新技术预防和控制酸性排水,一方面致力于矿务和化石燃料资源加工有关的恢复和环境治理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和推广[2].

2.环境地质问题

我国西南红层地区、黄土高原、西北内陆盆地及山地高原分布着一些严重缺水或季节性缺水地区,还有一些与劣质地下水相关的饮水型地方病区.工作重点为在不同类型缺水区和地方病区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人畜饮用地下水勘查示范,查清地下水分布规律,因地制宜地建立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工程,总结地下水富集模式和勘查开发模式,为类似地区地下水勘查与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包括西北河西走廊、塔里木等内陆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河北太行山区、辽宁西部山区、川渝滇红层地区,松嫩平原、河套平原、大同盆地、银川平原等高砷、高氟地下水区以及四川大骨节病区.2002~2012年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25.82万km2,1:5万遥感21.58万km2,水文地质钻探11.9万m.

通过地下水勘查,从宏观上掌握了严重缺水地区和劣质水区(高砷、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和现状,按照黄土高原区、内陆盆地山前平原区、山地高原区、红层盆地区和劣质水区5种缺水类型,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了地下水勘查示范,探索出“划分类型,典型示范;总结经验,编制区划;辐射带动,逐步解决”的工作模式和“调查一示范一区划”的工作方法.在基岩山区,发现并总结出叠瓦状台阶型、棋盘型和隐伏风化壳型等基岩裂隙水富集模式;在内陆干旱盆地等地下咸水、淡水交错分布区,总结出“河流冲淡型”、“古河道型”等淡水体形成与埋藏模式[3].

3.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要实现21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安全,必须彻底解决我国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些最具挑战性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大油气田和大矿或矿集区;如何在新的勘探领域寻找油气藏和矿床;如何更科学地评价地下资源的潜力;新的和非常规的地下资源有哪些;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如何评价土地质量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什么机制导致物种濒危,如何进行防范;生态系统是怎样退化的,如何防止和恢复;如何迅速查明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分布和原因并防止其发生和扩散;怎样安全地处置有毒和放射性废物,如何修复被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如何改善大气质量,等等.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国土资源,让人民拥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空间.因此,要着眼于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最终目的是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应彻底摸清我国地质灾害底数.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应将此项工作列入计划,基本掌握全国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圈定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在此基础上,拟定全国及各省(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计划.每年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汛前、汛期和灾后的地质灾害检查研究,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同时,要健全完善五个体系:一是健全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完善政府部门执行法律法规的机构和体系;三是建立完善地质灾害监测机构体系,各省设监测站,地(市)设分站,作为政府管理的“眼睛”;四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体系,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动态;五是建立政府发布预测预报体系,加强预报工作[4].

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质灾害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具体说来:东部地区.首先做好以国土经济开发区为重点的环境地质综合评价和地质灾害防灾区划,并据此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布局,避免将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建在岩溶地面塌陷危险区和矿山采空区.中部地区.要在全面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国土经济开发区和大江大河、交通干线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多发区段的地质灾害防灾区划.西部地区,防灾工作的主要手段是避让,主要任务是做好重大工程设施的选址和保证居民区的安全.考虑到国家经济建设重点逐步西移的状况,应做好国土经济开发区地质灾害调查和防灾区划,加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工作.

结论

综上所述,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依法行政,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加强资源环境科技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区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