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生能力的培养

点赞:25471 浏览:1187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研究生是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高校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其创新能力对国家未来经济、技术等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赋予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责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高层次的学历教育,介绍了的一些具体措施:改革招生渠道,实行多方位综合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模式的分化与整合,营造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

关 键 词:研究生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56-02

1 引言

研究生群体是高层次人才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同时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中多处提到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自主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要培养出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就要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积极响应党政府号召,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各高校纷纷提出其创新计划,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断开拓.

2 改革招生渠道

2.1 研究生招生需要加大跨学科力度

学科内的研究和交流能够增加对本学科领域理解的深度,但是在广度上还有待发展.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去解决,因此在研究生招生的环节可以加大扩学科招生的力度.跨专业招生,吸收了不同专业领域的学术氛围,可以达到扩展思维、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加大招生政策改革具体操作,可以着手于考试科目的综合性和基础性改革,减少纯专业性科目,从而有意识地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在考试中可以选择一些学科交叉的热点问题作为试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和解答同一问题.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报考,推进按一级学科招生或跨学科联合招生.

2.2 改革考试内容取向和评价方法

研究生的选拔、录取,其本身就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因此在考核中逐步增添对其创新性的发掘和考察是一个改革的方向.鼓励以考核知识为主体的选拔机制转向以考核综合能力为主体的选拔机制,一方面在考核对考生学科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其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并将创新能力、学术潜力作为考核学生的一个重点.对某些特长突出、具有创新方面的人才,应扩大特招生的比例,尽可能地将真正有创新潜能的学生录取进来.

高等学校生能力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跨学科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3 应对研究生培养中的近亲繁殖现象

为了防止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近亲繁殖现象出现,应调整研究生的招生范围,适当减少招收本校毕业生.各高校之间可建立互相推荐考生制度,保证优秀的学生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高校之间也可建立保送生制度,确保生源的质量.

3 实行多方位综合培养模式

3.1 实行多学科交融的培养模式

现代科学的集成与交融的发展趋势,使得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已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新动力.因此,实行多学科综合培养制度,不仅在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还有利于学科的优胜劣汰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通过学科创新培育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建立的创新平台,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支撑条件.

3.2 调整培养方案和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课程.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增加学术前沿信息和学科交融课程的传授,以达到扩展知识视野训练创新思维的效果.其次,要改进教学方法,变教师的主导式教学为讨论式教学.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提出自我的解决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增强问题探讨的丰富性和敏锐性.在国外,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构成他们学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3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交流

研究生培养与企业能长期联姻,对企业和学校是一种双赢策略.学生将最新科学技术带到企业,为企业的科研创新带了新的源泉,提高了企业整体高新技术水平;而企业吸纳学生,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去把握学术研究的方向、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科研承包.指企业提供资金,校方对科研项目独立承包,进而大学获科技成果专利权,企业享有专利成果生产权.

(2)合作研究.由企业和大学共同建设与管理.该研发中心既是企业的研发中心又是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双方按国家有关法规以协议形式确定知识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

(3)科学园.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联合工业生产企业合作兴办高新技术密集区.

实践证明,这些合作培养模式将为我国培养出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对国家创新科技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4 优化培养模式的分化与整合

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不仅需要学术型的人才,同时需要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当前和长远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人才.

4.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分化

研究生群体年龄与阅历的不同直接反映在研究生教育的层次上.研究生教育要考虑不同学位类型的差异,形成互补、协调的功能发挥机制,才可能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不同分类的学位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也有别.学术型学位是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领域里所授学位的统称.如法学学位、文学学位、理学学位、工学学位等,它是以研究性为主,最后以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而专业学位是在专业领域所授学位的统称,如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所属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实际应用,是以课程学习为主,同时也要求撰写论文.

“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各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因此,对于同一层次,即使是最高学位,不同学位类型的培养目标和过程显然也是不同的.学位的多样化既是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结果,也正是来来坚持和发展的方向.

4.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整合

研究生都要经历系统化专业理论学习,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形式、学习方式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有内在性的共同点,使得创新能力培养的整合成为可能.在以能力训练和知识创新为主的科研实践活动上,参加实践活动是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立组织能力、工作能力和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形式显然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科研活动、教学活动、岗位实习等,这都是真正的将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5 营造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

5.1 创新的氛围是创新人才的摇篮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学校可以经常性举办学术论坛、前沿科技讲座,使得研究生及时掌握学科的最前沿的动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激发新的思想的产生,最终达到拓展知识、开拓视野的效果.同时,也应该重视研究生的校际交流,其中包括学术交流、共享公共课、讲座、图书资源、公派出国留学等,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也对提高知识水平、开阔视野有好的帮助,这些无疑都是“创新”必不可少的准备.

5.2 合理的育人机制

合理的制度不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激励.对于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好的机制能够激发研究生的潜能,促进积极自主的学习和研究.相反,如果机制过于宽松无序,会滋长一些惰性;硬性规定过多,增加研究生的负担,抑制了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产生.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育人机制是强制性和自主性、效率和效益的博弈.改革的方向就是达到减小研究生束缚的同时,尽最大可能的激发研究生的潜质,促进个性的发展,使得研究生积极自主的去从事学术研究,这是建立一个合理的育人机制的内在的要求.

5.3 完善导师培养机制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的指导和榜样作用有可能无形中抑制研究生知识视野的开拓,间接影响其学术素养、价值判断甚至创新人格的形成.在完善导师培养机制上,一方面,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和导师队伍组合的多样性,并积极聘请校外优秀人才做研究生导师,以便于组建导师团队,达到联合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导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导师也应尊重学生个性和兴趣,对一些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去设立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对研究方向相近或相同的研究团队,提倡组建导师指导小组(校内外导师可按一定比例分配),通过导师小组全面指导研究生或研究生团队,增加跨学科选题.目前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有益探索还很少,需要不断探索中发展和完善.

5.4 完善学位论文评审机制

研究生在开题前认真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鼓励他们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同时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其选题进行严格审定,多角度考虑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创新性.论文创作中期应建立严格的中期考核制度,对研究生的研究过程进行及时的督促考查.而在后期,也就是研究生毕业论文最终评审阶段,应进行“双盲”评阅,即由高校研究生院从专家群中随机拙取专家进行评阅,这样研究生及其导师在论文评阅前将无法知道评阅专家姓名,同样评阅专家也无法知道待评阅研究生的姓名,从而保证评阅结果的客观公正.

对于论文答辩,更要健全和规范,高校研究生院应主动安排答辩委员会成员,避免人情答辩.答辩不合格者,则不能获得书和学位证书,同时审核指导教师的研究生指导水平,以保障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研究生导师的责任心.论文优秀者,应对其本人及导师进行奖励,并推荐参加学校和其它优秀论文评选.对于部分研究生,如他们的学位论文具有创新性,即使实验结果并不完好,只要他们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具有较高水平的论文,也可参加答辩,通过答辩后,一样可准予毕业,这样可以激励研究生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