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点赞:5433 浏览:170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的共识.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分析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找到解决方法.

[关 键 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杨靖,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管工程系辅导员,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2-0144-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也跟随其不断调整,人们在不断追求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联合国专家曾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美国一位资深心理医师也曾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于中国人的生理疾病.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当前就业压力和传统思维的冲击下,他们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多的是承载着家庭或家族的希望.在竞争激烈的当代,他们面临着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以及青春期所固有的困惑和烦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了解,心理疾病已成为当前导致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轻生的主要原因,并因此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已成为当前高校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通常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综上所述,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欲)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发展健全人格,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并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根据教育部2002年4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并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真正理解心理健康是成才必不可少的条件.(2)培训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技能.通过培训,使大学生掌握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交往意识,掌握人际沟通方法,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大学生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3)认识与识别心理的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类型及其成因,以良好的心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日常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4)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概括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各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调试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潜能,促进大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教育.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状况令人担忧

大学生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患有躯体疾病的不多,但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不少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心理问题.据对河北省部分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9.3%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9.7%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障碍.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大体素质的降低,甚至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二)市场经济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和社会生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问题伴随着改革的推进不断凸现,各式各样的矛盾相互交织,激烈的市场竞争打破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缺乏安全感和保障感.对于大学生而言,在这样的压力环境下,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随之而来,表现出了对学习的困惑、就业竞争和工作的恐惧,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

(三)经济贫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经济贫困家庭的学生除了生活拮据,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外,他们往往承载着更多的理想和抱负,因此在心理上承受着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压力.有一部分经济贫困学生在面对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时,不能很好地调整心态,他们对待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卑、自我封闭症状.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调试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够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这项工作离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各高校纷纷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在不同层面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工作,然而至今,“经过20年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仅仅停留在部分学生的心理疾病的咨询与治疗工作上”.

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不少老师和学生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未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有时甚至简单地认为他们不正常、存在人格缺陷等.受这种环境影响,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心理压力长期积压得不到调适、宣泄和释放而走上了歧途.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还正在建设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平均每1000名大学生就有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相比,中国每5000名大学生还不到一名心理辅导员,而且许多心理辅导员其实是政治辅导员,根本不具备对学生进行专业心理辅导的能力.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郭念峰教授介绍,目前全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尚不足3000人.全国1000多所大专院校,只有30%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每所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往往只有几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目前在我国,一所学生逾万人的高校连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也没有的现象并不鲜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化、简单化

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非常关心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家学者也不断呼吁要大力开展这一工作,绝大部分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看起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轰轰烈烈的开展,但实际上多半有其名而无其实,不少部门在搞形式化,应付了事.一些学校号称“三有”:有场地、有经费、有人员编制,其实多为虚设,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只是做做心理测量,建立一些粗略的心理档案,以便应付上级检查,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另外,由于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不少人误认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碍的异常大学生,而与多数心理健康但同样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大学生无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因此受到很大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发挥.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不到位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不到位.高校普遍重视招生、就业两个层面的工作,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许多高校实际上并没有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到位,大多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为选修课,有的院校甚至只在“学生思想品德”课中加几个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开必修课的很少;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普遍理论性过强,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影响了教学教育的效果.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少人的观念还是停留在仅仅是针对出现心理疾病的病人身上,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与其他教师无关;还有些人用“追根溯源法”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学生有了心理问题才有心理健康教育,更有甚者认为心理健康问题仅仅是个人心理问题,与社会无关.这些片面的认识,必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处于从属的地位.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决定了采取的治疗方式或教育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仅仅是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也是高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不是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才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在健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大学生性心理发展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素质培养等各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和他人,能够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关心社会,欣赏生活,富有创造性并懂得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努力走向自我实现”.

(二)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列入教学计划,纳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与学生特点相吻合的教材和学习指导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必要的心理学和生理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知识的认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心理训练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易于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及咨询工作,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

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有着巨大的内推力.联合国有关专家曾经指出:一个人要想立足于21世纪,必须拥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一本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这第三本护照,指的就是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属于育人的工作,两者若能有机结合将更能体现其实效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务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的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控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同时,各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主要学生干部和党员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具备初步识别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四)丰富形式,多开展有益心理健康的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也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团体的远足踏青、知识竞赛、书法比赛、运动会、文艺联欢、社会调查、登山采风等形式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感触时代的脉搏,体验情感交往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愉悦,开阔眼界、培养情趣,学会互相协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心理学家认为,一生中从未发生过心理障碍的人是绝对没有的,只不过轻重有别,程度不同而已.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也能使心胸狭窄的学生学会宽容.

(五)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的品德结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有非常高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做好这份工作,除了掌握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方面知识外,还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具备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学、大学生相关的各科知识等各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个别教学和课堂教学以及语言沟通方面的技能.我们可以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师资队伍中除了专教师外,还有辅导员、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等,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和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我们应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开展分类培训.

(六)引进新技术.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出于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传统偏见及学生自我心理的封闭性,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或者没有勇气向老师、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网络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其匿名性、隐蔽性可为心理健康教育所用.若把网络作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松无需戒备的交流环境,隐蔽、虚拟的网络空间,有利于学生把自己的压抑、苦闷、困惑倾诉出来,也便于学生就一些敏感的问题向老师求助.E―mail、、BBS、“博客”等网络形式都是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介绍缓解或调适心理压力技巧、提供心理健康测试或实施心理健康调查的良好平台.这样,大学生就不用害怕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暴露在别人面前,可以真实地说出自己的问题和期望,从而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责任编辑: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