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期刊竞争力的三个环节

点赞:4038 浏览:121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期刊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三个环节,即常规、创新、实效.

常规指办刊的一般过程.期刊的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会遇到“创新”的要求,成功的创新是一份期刊竞争力骤然提高的手段.无论是做好常规工作,还是对期刊进行创新,目的都是要获得期刊提高竞争力的实际效果.

三个环节相互关联:常规酝酿创新,创新提升常规,实效是常规与创新的共同目标.增强期刊竞争力要切实把握好这三个环节.

关 键 词:常规;创新;实效

什么是“编辑”英文的“编辑”有动词“edit”,名词“editor”和“editorship”,分别指“编辑动作”(正在编辑一部作品)、“编辑人员”和“编辑工作(职业)”.从词形上就可以直观地看出其意所指.中文的“编辑”则是一词多义,包含了“编辑动作”、“编辑人员”和“编辑工作”.本文的“编辑”指“编辑工作”.

编辑就是“收集和加工作品使之发表”.任何出版物或传播媒体的编辑都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本文只探讨期刊的编辑.

期刊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三个环节,即常规、创新、实效.办刊是一种复杂劳动,一份期刊的长期发展往往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简言之,推动期刊的发展就是要把握好这三个环节,提高期刊的竞争力也必须在这三个环节下功夫.

常规

常规,指编辑的一般过程,即“收集和加工作品使之发表”的一般过程.一份期刊的存在与发展,大部分工作是在常规状态下进行的.“创新”常常是刊物提高竞争力的一次飞跃.但创新之后必定又进入一个新层次的“常规”,因此,提高刊物竞争力不仅要重视“创新”,同样要重视“常规”.

在常规状态下办好期刊,存在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杂志社体制机制的完善并有效地实行,以利于发挥杂志社工作人员的整体作用.另一方面是提高杂志社工作人员,尤其是编辑人员的素质,以利于个体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编辑人员素质是基础,科学的体制机制是动力.编辑人员的素质差,体制机制再好也无法把刊物办好,就如一支由老弱病残的士兵组成的军队,即使有高明的战略战术也难以取胜.反之.编辑人员的素质高而没有科学的体制机制,也无法充分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如一群强壮的散兵游勇,没有整体的战斗力.甚至“强强相轻”,增加内耗.

因此,杂志社的领导层要从这两方面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工作质量,从而增强刊物的竞争力.由于体制机制的设计与执行,不同的杂志社之间区别很大,也就是说共性相对较小,在此不做深入探讨,本文重点探讨应具备什么样条件的编辑人员才堪称为合格的、优秀的编辑人员.

笔者总结多年编辑经验,认为一个优秀的编辑人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编辑(人员)“四得”,即“坐得住,走得开,想得到,写得好”.

“坐得住”,指编辑要能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修改文稿.有的人天生“坐不住”,后天又改不了,一份稿件没看几行就心想窗外事,没编几个字就跑出门去参加各种活动.他可能是个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但肯定成不了优秀的编辑.甚至不适合从事编辑这行工作.

“走得开”,指编辑不仅要坐得住,静得下心来编辑文稿,也必须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够离开案头,勤于并善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与各界人士打交道,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题材,也从现实生活中修炼自身,提高思想文化素质.有的人天生“坐得住”,却天生“走不开”,他不擅长与人交往,做不到有艺术地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和思想,只愿意关在办公室里抄抄写写、删删改改.这种人即使文字功底颇扎实,但闭门画花,出不了什么好作品.“走不开”的人也无法成为优秀的编辑.

“想得到”,指编辑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一个事件、一种现象中比别人更敏锐地看出其中的意义.媒体应是社会思潮的先导.发挥着“导向”作用.无论是报道新闻事件,还是发表理论观点,都应当先人一步.这就要求编辑人员“想得到”,能够预见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可能产生的思想、可能造成的结果,从而抓住好的题材去组织好的文章,让读者对一些现象、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写得好”,指编辑人员能够拿出好文章.好文章可以是编辑人员自己写的,因为很多编辑人员都曾从事过或兼任过记者,文字功底过硬是编辑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但“写得好”,更重要的是编辑人员应联络很多好的“查重复率”.一份刊物,报道的内容一定是错综复杂的,编辑人员不可能再不断地“亲自”当记者.重要的是建立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哪类事、哪个地方的事,叫谁写最合适,一清二楚.这样他才能“写得好”.

一个编辑人员做到“四得”,可以说是合格的编辑人员,“坐得住”和“走得开”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坐得住”、“走得开”的编辑人员未必“想得到”、“写得好”,而“想得到”、“写得好”的编辑人员肯定都能“坐得住”、“走得开”.但“想得到”还有一个“想到的多不多、深不深”的程度问题,“写得好”,还有“写得多不多、好到什么程度”的数量与质量问题,因此,“想得到”和“写得好”的程度、数量、质量是衡量编辑人员优秀与否的指标.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是人的因素第一.提高期刊竞争力,杂志社领导层的首要任务是网罗和培养优秀编辑人员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从培养优秀编辑人员的角度说.杂志社领导层应努力培养编辑人员达到“四得”;从发挥编辑人员作用的角度说,杂志社领导层应不断地完善体制机制并有效地实行之.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属于常规的工作,也是加强杂志社建设、提高刊物竞争力的主要工作.

提高期刊竞争力的三个环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编辑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创新

期刊的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会遇到“创新”的要求,一成不变的期刊或杂志社不存在.成功的创新是一份期刊竞争力骤然提高的手段,因此,注重创新是办刊的必然要求.

期刊的“创新”有多层涵义,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

第一,最直观的是期刊本身的创新,即期刊内容与版式的根本变化而不是一般变化.办刊人都知道,一份期刊要有自己的风格才会有稳定的读者群.期刊的风格体现在报道的内容(专业还是综合)、报道的形式(学术论文、文学作品,还是新闻文体等)、版式特点(彩色、黑白、图片多寡等).一份期刊的风格要让读者接受并喜爱,都需要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不可能也没必要经常变换“面孔”.但在稳定一个时期后,往往因杂志社内部或外部形势的变化而需要创新.笔者所在的杂志社,近20年来办的期刊有过三次大的创新.第一次创新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刊物由内部发行转为公开发行,内容由主要刊登文件转变为更多地刊登通讯报道.第二次创新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刊物进一步杂志化(相对于原先内部刊物留下的特点),基本上刊登新闻文体类文章,并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第三次创新是2005年.刊物着眼于扩大信息量,由48码改为64码,由黑白改为全彩色,连刊名也换了.每次创新后,刊物的发行量都上了一个台阶,创新固然不是唯一因素,但肯定是重要因素.

第二,“创新”包含杂志社体制机制的创新.从表面上看,办刊是一个个编辑人员“收集和加工作品使之发表”的过程,但实际上对提高刊物竞争力起关键作用的是杂志社体制机制的设计是否科学及其是否得以有效实行.科学的体制机制才能充分地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去收集好的作品,去把收集到的作品加工好,并使整个杂志社的采写、编辑、出版、发行环环相扣,运转顺畅.笔者所在的杂志社曾有一度充其量仅为一个编辑部,设在一厅级单位之下如其一个处室.按照一个“处室”的管理办法来办刊,显然存在很多缺陷.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办刊必须有很强的“经营”理念,人员怎么搭配、资金怎么运作、工作(采写、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出版、发行)怎么安排,都与一个“处室”的管理有很大的差别.杂志社的体制机制不理顺,期刊就很难增强竞争力.体制机制的设计,依然要“以人为本”,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编辑人员的作用.好的体制机制可以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落后的体制机制则会压制人才,使勤奋的人也变懒.体制是相对稳定的,而运行机制往往随运行环境的变化需要作出调整,因此机制的创新更为常见.


第三,“创新”还应包含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及其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上的体现.期刊编辑人员每期都要接触和反映新的信息和思想,探索和反映新事物是期刊的根本任务,而一个创新意识缺失或淡薄的人是很难接受新事物的,更不用说他会主动地去探索新事物.编辑有其基本规律可循,但绝无一成不变的模式可套用,“收集和加工作品”显然不能与生产螺丝帽同日而语,编辑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创新型劳动.编辑人员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作者和作品,他不可能用同样的交际方法与不同类型的作者打交道,也不可能用毫无差别的编辑方法去编辑不同的作品.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面对新情况,拿出新思路、新办法,出色完成编辑工作任务.

创新要按规律办事,创新的实质是对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因此.实现创新的途径就是不断地认真研究期刊发展的规律,如果办刊人只停留在“收集和加工作品并使之发表”的日常工作中,而没有更深入地研究把握办刊规律,那么创新就只能是空想.

实效

无论是做好常规工作还是对期刊进行创新,目的只有一个:获得期刊提高竞争力的实际效果.

首先要认识什么是期刊的“实效”,如果“实效”的概念截然不同,那就无法探讨如何提高实效.因为“实效”的概念若不同,提高实效的途径就将是南辕北辙.

本文所指的“实效”可以这么概括:“一份期刊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高明的表现形式深受读者欢迎,赢得了其目标读者的大部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办刊追求实效,这似乎是众所周知、并且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多有不讲实效的现象,实效要么被遗忘,要么被曲解.

一是时政类期刊常见一种简单机械的“配合形势宣传”的现象,为了表示本刊“积极配合”、“紧跟形势”而刊登读者根本不看的成篇文字.比如全文刊登一篇重要会议的报告,而这篇报告的精神早在会议的当天晚上电视、广播已报道了;报告的全文也在会后三两天内在报纸上刊登.期刊由于出版周期比电视、广播、日报长,等到期刊出版时,这份报告的单行本恐怕都已面世,读者根本不需要从期刊上去阅读这篇报告,于是此举实效全无.期刊不是不“紧跟形势”,反而确实要“紧跟形势”,才是“有米之炊”.问题在于怎么紧跟形势才能取得实效,时政类期刊也必须追求新闻的“新”,但这不能理解为与电视、广播、日报“拼快”.一般重大事件的“新”会持续一段时间,期刊应当在这一段时间内对其做深,以“深”为优势区别于其他媒体的“快”,“深”并且与“快”相得益彰,从而取得实效.

二是少数办刊人往往出于自身“政治前途”的考虑,对领导干部的文章或推荐来的文章不加选择地予以发表.有些领导干部本身就有很深的文字功底.又由于见多识广、工作经验丰富,或因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对很多问题的见解入木三分,写出的是难得的好文章;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并不擅长写文章,送来“文章”仅是一篇枯燥无味的“文字材料”,如果办刊人简单地理解“尊重领导”,把这样的“文字材料”发表出去,而且安排在重要的版面上,实际是对领导干部的不负责,更是对读者的不负责.对这种“文字材料”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婉言谢绝.另一种是对其精心编辑,力求用简练朴实的语言准确反映原文的思想内容.办刊人若不是紧紧盯着读者“收集和加工作品并使之发表”,便很难想象能够“有实效”地办出深受读者欢迎的刊物来.

三是其他一些因素的干扰.据说不少单位把有无发表文章作为一个干部年终考核能否评“优”的依据之一,还有很多人想评职称也找“CN”,甚至一些在校的研究生也必须用发表的文章去换取学位证书,于是不少人托了种种关系来发表“文章”.中国是个“人情味”十足的国度,杂志社常常顶不住“人情”压力,只好安排一些“说的都没错,说的也都没用”的“文章”发表.这么一来,刊物的实效必然被削弱.

其实,不管是谁写的文章、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想发表文章,只要是好文章,杂志社都不会拒绝,而且会热烈欢迎.好文章让刊物生辉,差文章使刊物减色,但客观地说,在实际工作中,期刊发表的文章未必都是编辑人员满意而选定的文章.由此可见,期刊增强实效很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撇开外部因素,检测设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编辑人员如何提高期刊的实效笔者认为,还是那三句话:办刊人要牢牢记住“本刊是办给谁看的,他爱看不爱看,他看了有没有用.”

“办给谁看”就是本刊的目标读者是什么人,如果目标读者不明确,办刊的方向必然就很模糊,就不可能有清晰的“实效”概念.因此办刊人首先要十分明确本刊的目标读者群.“爱看不爱看”指办出的刊物是否受读者欢迎,如果读者连看都不想看,刊物的“实效”只能等于“零”,因此办刊人要不遗余力地去组织好文章.“看了有没有用”就是读者看了他爱看的文章后,对他丰富知识、获取信息、提高思想水平等有没有帮助.

这三句话对期刊增强实效的作用归纳起来就是:一份期刊能够影响社会的某个群体(目标读者),期刊要争取到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竞争力、经济效益),期刊的内容对读者阅读后产生积极的作用(社会效益).因此,要紧紧围绕这三句话来取得办刊的实效,提高期刊的竞争力.

当然,期刊的实效大小还受发行工作等经营方面的因素影响,本文主要探讨编辑问题,对杂志社的经营不作探讨.

综上所述,常规、创新、实效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三个环节,常规酝酿创新,创新提升常规,实效是常规与创新的共同目标,增强期刊竞争力要切实把握好这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