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点赞:4722 浏览:136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从就业竞争力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入手,提出一套针对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策略,主张学科内通过生态位错位构建、全程职业生涯构建,学科外通过综合信息素质培养等举措来提升竞争力;并针对教学实践,指出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倡导在宏观上从“大学科”视角研讨图书馆学教育问题;在微观上从职业应用角度来设置课程体系,以此作为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障.

[关 键 词]图书馆学 教育 毕业生 就业 核心竞争力

[分类号]G250

图书馆学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确定与培养,关系到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等,也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概念人手,提出图书馆学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结构模式,宏观上从“大学科”视角研讨图书馆学教育问题,微观上从职业应用角度来设置课程体系,探讨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举措.

1 关于“就业竞争力”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重视,涉及到就业观念、宏观层面以及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国外“提升学生就业力合作小组”认为,从社会人力资本的角度,就业能力是由学业、技能、理解能力以及个人品质所构成的综合素质,该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就业及职业生涯的成功,它将使个人、行业力量、社会以及经济等多方受益,其核心内容是专业理解力和专业技能.我国学者大多将就业能力放到一个竞争的环境中进行考察,提出“就业竞争力”的概念.如禹元蔚将其定义为毕业生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郑兰琴等强调,这种“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除了实际的上岗能力,还具有生源、性别、社会关系等外部因素;吴璇华认为,就业竞争力具体包含职业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生存能力等各个方面;楼锡锦等进一步将其概括为环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三个层面.此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具体学科的毕业生就业状况,针对各个学科提出各自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或无法在短期内具备的优势资源,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态势.对于图书馆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学科体系决定了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就业市场供求正常的情况下,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综合信息素质方面,但这仅是与其他学科的比较而言,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同样存在着同质化知识结构背景下的竞争.因此,本文提出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包含了学科专业之外和学科专业之内两个层面,也可以界定为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群体构建和个体构建,下文将具体分析构建的策略.

2 构建“内外兼修”的图书馆学就业核心竞争力策略

站在学科专业的角度分析研究就业核心竞争力,就应该区分学科内的个体构建和学科外的整体构建,前者强调大学生的个体优势,后者则关注整体强项.笔者认为,个体之间的竞争优势应建立在异质就业空间的确立和发展基础之上.为此,一方面,引用生态位的理论,结合职业生涯的构筑,力求打造一种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建立在共性教育基础上的综合信息素质无疑是区别于其他专业大学生的优势资源,可以从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两个方面树立能够贯穿于求职与从业过程的核心学科优势.具体的构建结构如图1所示.

2.1 专业内――个体构建

教条式的就业指导、雷同化的求职简历以及近似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使得图书馆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时常陷入彼此撞车的尴尬境地,如何在相同的学科基础上强化个体优势,创立各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2.1.1 就业生态位的错位构建生态位(niche)的概念最早由Grinnell于1917年提出,其定义是:恰好被一个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1959年,著名生物学家E.P.Odum将其完善为“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它决定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毕业生间的相互关系就其实质而言是其生态位间的关系,当两个毕业生拥有近似的就业竞争能力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nicheoverlap).

毕业生在求职就业时所占有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可视作为其就业生态位的宽度,当各自的生态位发生交叉甚至重合时,必然会引起激烈的竞争,并最终导致某一方被逐出.为避免就业活动中的恶性竞争,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将差异化竞争理论引入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认为差异化技能应与所学专业相得益彰,是别人不易模仿并且能够比较容易在就业市场上体现出来的.我国也在实践中探寻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如从整体规划人手,把致力于考研和工作的两类学生分列,自由选择培养计划,避免考研的学生基础不牢,工作的学生技能缺乏的现象.梁军等人提出本科四年级“全过程就业指导”.1998年,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强调:“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越来越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由此可见,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成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突显其爱好、专长及自身特质,是就业生态位错位构建的有效途径.


2.1.2 全程职业生涯构建在一项对用人单位的访谈调查中,众多企事业管理者对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情商(EQ)缺乏深感忧虑.在就业过程中,这种人内在稳定的心理素质表现在增强社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交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明确的择业目标等.这些都不是仅靠毕业前的突击式就业指导能够培养起来的.

图书馆学专业的院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就业指导,如常规的宣传就业政策和信息、就业指导课、校园招聘会等;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如指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估来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种类,提高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⑧重视用人单位的人才价值观,跟踪研究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导向;④建立合作培养制度,与相关的用人单位建立双向培训的合作机制,院系以学科标准为单位培训员工,完善其知识结构;单位以行业标准为院系培训学生,为其职业生涯的构建打牢基础.要吸引用人单位积极参与毕业设计和答辩等活动,提前全面深入地考察人才;⑤将“写作培养”与“就业跟踪怎么写作”相结合,一方面,将职业生涯的构建从大学初期规划一直延续到工作以后的发展,及时调整完善、全程辅助支持;另一方面,也为个性化的就业空间拓宽渠道,有利于相同专业的毕业生挖掘自身潜能,规避恶性竞争.

2.2 专业外――整体构建

从整个图书馆学专业的角度来审视就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无疑是毕业生综合信息素质的完善.自1992年、1993年和1995年国家教委召开的三届“全国图书馆学系主任联席会议”确定的12门核心课程,到1996年高教司出版的10种专业课程大纲,再到2003年图书馆学系主任联席会议上修订明确的7门本科核心课程,人们不难发现:“大信息管理”的观念正在形成,传统课程过多过细较陈旧的不足得以克服,专业知识和课程结构趋向综合化,学科界限趋于淡化,交叉渗透形成了新的学科课程,人才市场的需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专业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专业教学呈现出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的开放态势,大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完善,造就了在就业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的核心能力.

建立在学科专业知识之上的综合信息素质涉及诸多方面,笔者将其概括为主要基于潜在思维的信息意识和主要基于实践操作的信息能力两个部分.

2.2.1 信息意识 《职业》杂志与搜狐教育频道于2005年设计问卷对9778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即将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和选才用人标准并不了解,而且相关知识也并非来自于学校专门的职业指导中心.图书馆学专业的大学生如果能利用专业教育培养的特有信息意识,对人才市场的有关信息保持足够的敏感度,及时有效地感知并捕捉,在就业的起跑线上将占据有利地位.对已有信息的分析判断也是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采用SWOT方法分析评估就业信息,权衡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再针对具体的行业或用人单位,分析考察其需求状况、用人策略及发展空间,使得自己的求职诉求有的放矢,提高命中率.

市场经济下职场变更日益频繁,就业不再是一次性的终身行为,良好的信息意识可以为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业务技能的不断完善提供有力的保障,这将是图书馆学专业大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独具的专业优势,将会在不只一次的就业竞争中凸显核心作用.

2.2.2 信息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的是图书馆学专业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同时也贯穿于图书馆学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和从业成长等职业活动之中,信息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一方面,“大信息”教育观势必促成图书馆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的扩张,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信息增值”的共同要求正好契合了通过知识达到理解,形成智慧的教育追求;另一方面,基于“信息流”过程的“专业与职业”的有机结合更加强化了毕业生的行业资格和核心竞争力.

3 提升图书馆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图书馆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必然要依靠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教育体系来实现.马费成教授提出:在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设计时应考虑4个导向和4个原则(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和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2006年10月,《数字时代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类教育发展方向及行动纲要》提出:“图书情报档案类教育变革要以职业的变化为导引,以职业需求的变化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以实现对图书馆、信息中心等信息资源管理职业的支持为目标”.上述研究一致认同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信息职业支持是图书馆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并对图书馆学教育发展提出了目标、方向和原则.

笔者认为,构建支持图书馆学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教育体系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宏观上调整教育研究视野,从适应数字化信息环境和信息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以“大学科”的视角,研究图书馆学教育问题.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仍然局限于为某特定类型的机构如图书馆培养专业人才来开展图书馆学教育,无疑是一种狭隘和固步自封的教育观,按这种观念指导开展图书馆学教育以及培养图书馆学专业的大学生也必将缺乏竞争力.因此,要从“大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图书馆学专业及其教育,从适应和在数字信息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出发点,以满足信息社会发展需要乃至推动信息社会发展为目标,建立新的教育模式.

在这方面,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界为应对LIS教育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I-Schools(信息学院行动计划)”模式值得借鉴.I-Schools促使美国图书馆学教育以“信息科学”新视角审视自身与相关学科,促进了图书馆学与包括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合作,整合信息科学各领域起了,有助于探讨和解决目前信息领域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这对仍在探索自身定位的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来说应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如果能从适应数字化环境出发,从影响信息环境的多个要素和维度出发,进一步探索各维度核心课程,特别是重视各要素间的联系和整合,从而构建图书馆学的教育课程体系,则无论未来图书馆学专业大学生在社会哪个信息部门工作,都可以凭借对人、信息、技术三方的透彻了解以及独有的把握,将三方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使其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在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其次,在微观课程设置上,以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为驱动,强调课程设置职业应用性.基于上述“大学科”视角可以看到,人、信息、技术三个独立的方面都分别是人文科学、计算机科学及传统图书馆学的传统研究领域,而唯独如何实现三者之间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是一个交叉的盲点,而图书馆学完全可以以该领域为基点,实现自身的核心价值,培育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在从事的信息职业中,必然要面临人、信息、技术三方综合协调问题,问题解决的好,则能充分体现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和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反之,则不具备竞争力.要设置可以实现掌握上述领域知识的人才培养,体现本专业独特竞争优势的具体课程体系,可以从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需求和职业应用出发,分析其所需的涉及上述三方面要素及其融合问题的核心知识.课程设置应满足与职业需要紧密结合,科目覆盖面广、内容新、模块化以便灵活调整组合等要求.

以美国为例,美国图书馆学课程设置趋向于细分化和具有职业针对性,1999年,排名前5位的图书馆学校根据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社会需要设置了很多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几乎每所学校都开设了上百门课程,排名第一的伊利诺伊图书馆学院设置了151门课程供选择,内容覆盖图书馆学各个领域,更涉及了行为学、统计学、风险管理等许多交叉学科”.同时,美国的图书情报学院通常会根据学科研究现状和职业发展需要,不定时增加、合并或取消某些课程.不少课程都是带有讲座、研讨性质的,主讲者通常是来自其他国家或高校的专家学者,介绍的多是某个领域的最前沿信息或在研项目.师生们可以据此了解更多的专业发展动态,进行深入探究.另一个趋势是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和多元性,学院甚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职业兴趣和研究爱好设计与选择课程,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形成广泛的知识基础,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例如匹兹堡大学除了必修的核心课程和公共课外,所有的选修课根据其内容与相互之间的关联,被划分为包括图书艺术保存档案、特殊群体的资源与怎么写作等8个模块.依利诺(urbana-champan)图书情报研究生院为学生设计了7类参考课程体系:信息组织与知识展现;信息资源、利用和用户;信息系统;历史、经济与政策;管理与评价;社会、群体与组织信息学;青少年文学与怎么写作.每一个体系都包括10―15门不等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对未来职位的设想选择课程体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又有效地为学生的职业趋向提供了相对完整的相关领域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学习与今后职业的衔接.

针对目前我国图书馆学专业课程总体上存在着课程覆盖面少(可分为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信息怎么写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机构管理等几个方面),课程固化、前沿性课程较少,课程层次性和模块性不强,与职业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必须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社会和职业特点,调整和设置课程,使课程体系具有更强的柔性化(多元组合)、适应性(面向职业)和超前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