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打动人的内心世界

点赞:16469 浏览:712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是这样解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一直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帮助我国解决社会矛盾问题,也能很好帮助人民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的规范,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按照人成长的规律特征,促进人的发展,帮助人们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凭借价值观的确立,激发人民内心的情感、提升人们自己的需求、改变人们的利益观念,激励并鼓舞人们追求更崇高的理想.

[关 键 词 ]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039-2

一、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跨入新的世纪,新中国开始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在这个转型的阶段,我国必须抓住这个战略机遇,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在这个任务艰巨的道路上,为了整体的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选,完全充分的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优良的传统,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紧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展示于人民的眼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强烈的阶级性、意识形态和政治性是存在于阶级社会中的一个本质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志已经忘记了这个特点,导致有大学生在上政治理论课的时候,还问为什么要讲意识形态这个问题,更有甚者认为“公民教育”是与一切意识形态脱离关系的,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全球化的出现让绝大部分公民认为,既然要具有看世界的眼光,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而且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误认为经济已全球化,那么政治和文化也将实现全球化和同质化.其实,思想战线包含的范围很广,例如: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这些都是意识形态的领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渗透性.不管是具有实体性还是理论上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渗透着列宁所说的“经济建设的政治经验”和结合着经济、管理一起去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由于目前的经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目标,它的渗透性就更加需要进行提升.所以实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需要结合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外,还需要将其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种管理性的工作和其他专业的教学中去,为各行各业提供精神动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显著的性和主体性.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政治文明的进步,人民的意识在不断地增强,主体性也在觉醒.主体性即个人在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中的对象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性如自主性、创造性等.马克思虽然说了主体是人,但是这个主体性的出现是因为人有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人发挥了她自身创造性和能动性.一个人只有接受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拥有新形势下的性和主体性.性和主体性针对的方面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只有两者相辅相成,互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

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人的情感

人在满足自身需要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伴随着各种情感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社会性教育的活动,它从培养、塑造、发展并完善人的特性方面着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份靠“说理”这种方式打动人心的工作,也是一份抒发个人或他人感情的工作,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情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它是教育者和接受教育的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教会了大家如何尊重人的情感,还教会了人们,如何把握自身情感节奏的变化,让人们把情感注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使人们淌佯在情感的河流中,真切的感受到教育动人心魄的地方,这样人们就可以满怀、热情的去追求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情动情才是制胜的法宝,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使接受教育的人通过情感在心灵的深处达到共鸣.而这情感的激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从心底认同这种情感.塑造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尊重理解他们是教育的基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实现化,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尊重他们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不仅仅只是他们物质上的需求,还包括他们在情感上的需求,不能用封建社会腐朽的制度去压制人们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情感为切入口,帮助人们有张弛的释放自己的情感,调节情绪的波动,维持情感的平衡.

(二)用实际来促进虚无,激发人们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讲,其实是很虚无、很飘渺的,主要就是帮助人们解决思想上的一些问题、改变某些人的世界观、行为观、价值观.而现在一些飘渺的、虚无的事物已不再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向往的是用手可以触摸的实际的、现实的生活.因此,空谈政治、一味的说教政治,是很难让人们在心底产生共鸣的,反而有可能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有种逆反的心理,觉得这些教育着都是一群作秀的人.事实证明,只有用实来促虚,帮助人们解决实际的问题,满足人们合乎情理的物质需求,人们才会在满足的过程中,对你敞开心扉,表露最真实的情感.

(三)榜样的力量,以情引情.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用榜样的力量激发群众.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股不服输韧劲、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上进心,这样的韧劲和上进心让人们不断追求工作和自身的完善.而思想政治教育使用榜样,无疑是用最直接的方法去调动人们生来就有的那种积极性和创造性,鼓舞人们不断追求进步,让人们主动并自觉的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以榜样的要求不断完善自身.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打动人的内心世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思想政治教育调整人们心中的利益观

既然经济飞速的发展都与环境有了利益的冲突,那么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不可能不与其他人或者集体发生利益的冲突,有了问题就得有解决方法去协调个人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马克思也说过:“正确理解利益是道德的基础.”虽然没有宣扬个人利益至上的观点,但是它在确保个人利益的同时,积极引导人们如何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和集体甚至国家利益发生冲突这一问题,教会人们从更高的层次去认识个人的利益.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优良传统是关心人们群众的利益.新中国建国的初期,就将群众的利益、群众的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这一方式也使得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很高的绩效.虽然已经过去多年,而且目前仍有一些受到“左”的思想侵袭的人,还存在说大话、检测话的同志,使得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名声受到不小的影响.我们必须认真的使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将思想教育和物质利益结合,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解决人民生活中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说的利益原则不是鼓励个人向钱看,也不是让人们为了国家或集体的利益放弃个人的利益,而是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个人与集体或个人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在个人利益和国家或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可以从长远利益角度出发,适当的放弃个人的利益,实现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在这利益的取舍过程中教会人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知道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相冲突的问题,改造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利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