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老子“无为”政治思想

点赞:27979 浏览:1300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道德经》,其中思想的核心在于“无为”的政治观.老子的政治思想崇尚恬淡无为,主张顺应自然,以无为胜有为.本文主要就老子“无为”的政治思想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无为,政治思想,道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10-01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具有深刻影响.本文就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的产生背景,思想内涵,产生的社会意义,及局限性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1.“无为”思想的产生背景

老子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各诸侯国互相征伐,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堪,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文化上,王官失守,学术下倾,师徒授受蔚然成风,个人著述随之云涌而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在动荡的年代,老子向往和平,追求自由,在他看来“为政无为”才是解救人民于水火中的方法,因此勾勒出“小国寡民”、“民至死不相往来”的社会图景.

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是人类长久以来共同的愿望,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农耕为主体的生产方式,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奴隶制的社会背景下,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还很尖锐,贫富差距相当大,奴隶主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生活富足,而奴隶则处于水火之中.老子看到了当时这样的残酷的社会状况,是由于统治者所谓的“有为”,即胡作非为造成的.统治者的有为即向人民征收苛捐杂税,驱使人民服兵役劳役,使人民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因此老子向统治者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主张,取消社会有为的阶级制度,是人民的生活自由能够达到平等,使统治者能够放弃奢侈的生活,市人民过着朴素无为的原始生活,强调人自由,平等的权利,使人类恢复到原始的状态,这样人民才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达到“无知无欲”的思想境界.

2 “无为”的思想内涵

《道德经》共81章,其中第2、3、10、37、38、43、48、57、63、64等章提到了“无为”,尽管在其他章节并没有直接使用“无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无为”思想.可见“无为”的思想在《道德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老子“无为”的思想,以往普遍的理解是一种消极的主张,常与悲观厌世、不思进取联系在一起.要理解“无为”,首先我们要理解“无为”中“无”的含义,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无并不是代表什么都没有的含义,由第40章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无”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无”的这种力量不仅创生天地,而且对万物皆有影响.“无”在一定程度上是“道”的具体表现.“道”是万物运行的必然法则,万物自我运动,永无休止,非人力所能为.从根本上说,人只有顺应和利用自然法则,而不能违背和改变事物的必然法则.

浅淡老子“无为”政治思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政治思想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这就是“无为”的哲学意义. “无”是《道德经》的重要理论范畴,是“道”的理论特征.“道”为万物本性,驾驭万物而无自身实体.这是“无”的范畴的客观基础和哲学实质,也是“道”理论关于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人们认识和遵循“道”,最根本的表现就是掌握万物运动的必然规律,尊重事物的客观性,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不为,则无不治.”[1]是老子的政治思想,他向统治者提出了提出了政治要点,即反对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反对儒墨尚贤而治的学说,要使人民回到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达到无知无欲的思想境界.这里也体现了老子中的策,认为人民只有没有,因此才能安静,天下将会自然而然的复归太平.

在《道德经》中老子把“无为”比喻为“赤子”和“婴儿”,因为儿童柔弱中有刚强,内部精纯,全身和谐.因此老子所谓的“无为”政治思想的核心是要求政府要任人民自由发展,不要做有悖于自然,有悖于人民的事情.要做到“正善治”,就必须做到无为而治.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无为而治作为一种国家社会的政治管理思想,是建立在老子的“道”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的.只有君王政治上能顺应民心,引用民力,则天下大事可以“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无为”的政治思想内涵.

3.“无为”政治思想的意义

在哲学意义上,“无为”的基本思想是遵循规律.万物自为,“道”则无所不能为.这是自然界客观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由此推及政治领域,君王以一人之力去统治天下万物,而民甚多,因此君主必须尊重并依顺民心,善用民力,可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这是“无为”的政治实质和社会意义.

老子“无为”哲学思想是一种治国之道,是一种目的和方式.“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把治理国家比作做小菜,在锅里反复翻炒,鱼很快就会烂掉,所以不宜反复翻炒.正如治理国家不宜反复的更改政令,应该休养生息,顺应民心,使人民安定.正如汉代时期,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奉道家思想为正统,才能创造了战国时期以来的首次“太平盛世”.为而后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子“无为”的政治思想的政治取向主要体现在“小国寡民”的思想.这是老子描绘的他想象中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国家要小,人民要少.没有先进的器物可有,没有人民无知无欲过着安定、朴素、原始的生活,这样的社会印证了“有机事者必有机械,有机械者必有机心”,老子反对“什佰之器”的原因也正是如此.这种思想与老子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联系,老子时代是由奴隶社会想封建社会过度的大动荡、大战乱的时期,“什佰之器”已相当完备,人民对更加幸福的生活的日益加剧,不再“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而统治者不能满足他们的,作乱者滋多,各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征伐,战乱四起.老子的动机是就当时的社会背景而言的,反对统治阶级压迫百姓和奴隶,反对奴隶制,在这看来老子的“无为”政治思想有它独特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