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方法的影响因素影响机理

点赞:21766 浏览:967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因素可分为主体因素、保障因素、动力因素三类.主体因素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个人因素,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物质条件、管理体制与机制、文化氛围、科研团队建设分别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和组织保障;政府支持、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又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前进动力.政府可通过加大投入、改革体制、支持团队建设、倡导创新文化、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方法的影响因素影响机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 ] 哲学社会科学; 方法创新; 影响因素; 影响机理

Factors Which He an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ir Mechani

Fan Bonai Xu Wei Zhang Weiwei Shao Qi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Abstract: The factors which he an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subjective factors″, ″guarantee factors″ and ″motivation factors″.

Firstly, ″subjective factors″ are the most direct factors, which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researcher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motivation.

Secondly, ″guarantee factors″ include material conditions,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team building. These factors provide material support, policy support, cultural support and anization support respectively to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To look at it closely, material conditions are a prerequisite for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fund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chanis relate to the allocation system of research funds, the way programs are evaluated, the way professional ranks are evaluated, the teachers salary system, the system of achievement evalu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etc.. They are the fundamental factors impeding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in research teams, universities and countries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Additionally, since cooperation has bee more important today, teambuilding is another factor that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Thirdly, government suppor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needs provide developing motivation for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Specifically, government provides guidance and support in the aspect of policies. Moreover,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s also helps push forward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changing society also demands innovations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Each factor is both independent and interrelated. ″Motivation factors″ and ″guarantee factors″ both affect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via ″subjective factors″. Therefore, ″subjective factors″ are an intermediate variable.

Many methods can be used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 which includes: increase investment, reform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 support teambuilding, encourage innovation, provide platform of exchanges and so on.

Finally, this research only provides a framework and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s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better how these factor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Key word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innov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influencing mechani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却存在重大成果相对欠缺等问题.中国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显然,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这三者之中,方法创新是基础支撑.不少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就是在方法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某些研究方法创新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因而,探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理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一、 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相关研究评述

以往学者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其影响因素的考察相对较缺乏.张晓敏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影响要素分为创新主体、创新机遇、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四方面进行讨论,认为创新主体是基础,创新机遇是关键,而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有效的创新资源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社会支持和物质保证[1].谭春辉论述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三个构成要素,即投入能力,包括科研队伍、科研经费、科研设施;运行能力,包括社会支持、管理机制、组织文化;产出能力,包括科研产出、学科建设、社会贡献.前两个要素即投入能力和运行能力,事实上就是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因素[2].李元书和李宏宇指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也有重要影响,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研究、创新和发展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创新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的同时,还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手段[3].

以往的文献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第一,以往研究提出的有关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影响因素往往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随意性较强;第二,以往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影响因素的考察通常缺乏系统的观点,没有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因素;第三,以往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对影响机理的考察,对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研究还十分不足.本研究将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全面创新理论为依托,系统地梳理可能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因素,并探析其可能的影响机理.

二、 基于全面创新理论的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全面创新管理是由许庆瑞等人基于现有创新理论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提倡全方位创新的理论,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价值增加为目标,以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各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4]2.

全面创新理论对分析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因素具有多重启迪.全面创新理论认为,影响创新的要素涵盖了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等各个层面,提倡各个因素和各个主体都应该成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在此基础上,它还尤其注重协同创新的理念,强调各个要素、各个主体相互协调,产生“1+1>2”的协调效应.

基于对组织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已有分析,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具体情况,本文提出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三个方面因素,即主体因素、保障因素和动力因素.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主体因素,也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方法创新能力和方法创新意愿这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保障因素,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物质条件、管理体制与机制、文化氛围、科研团队建设.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动力因素包括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社会需求.

(一) 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主体因素

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主体因素,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个人因素,这是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最为直接的因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进行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主体,他们个体的创新素质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个人因素有很多,其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科研技能、追求成就感、可信任感、责任心、科研经验、想象力、求知等都对他们的创新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在这些因素中,我们可以区分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方法创新能力因素和方法创新意愿因素这两大类因素.方法创新意愿反映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主观上想要进行研究方法创新的程度,而方法创新能力描述的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进行研究方法创新的客观能力水平.在上述提到的个人因素中,哲学社会研究者的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科研技能、可信任感、责任心、科研经验、想象力等因素反映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方法创新能力;而追求成就感、求知等反映的是他们的方法创新意愿.

(二) 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保障因素

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活动作为一项复杂的科学研究活动,必然依赖于一定的资源条件.物质条件、管理体制与机制、文化氛围、科研团队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和组织保障,这四者构成了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保障因素.

1.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物质条件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创新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已经不太可能由单兵作战的方式来完成,也不太可能在特别简陋的条件下来实现.无论是从创新的条件、创新的动机、创新的目的,还是从对创新的评价和激励的角度看,经济基础、物质因素都是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必要社会条件和物质利益动因[2].物质条件是科学创新的必需条件,会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开展与成效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活动而言,创新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实验室、大型科研设施、数据库、信息网络和图书馆等基本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实现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有科研经费的支持.丰富充足的科研经费投入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物质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投入,也是做出创新成果、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能力的支撑条件.

在国家层面,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物质条件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方面.随着科学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越来越庞杂,创新活动的中间环节越来越繁多,创新活动的成本越来越高,也就越来越需要国家和政府的鼎力支持以及大量的物质资金投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属于基础研究,相对于某些应用型的研究工作,其回报会相对慢一些,间接一些,但其影响会更为深远,这也就更需要国家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在学校层面,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物质条件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方面.现代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不仅对图书馆、数据库、信息网络方面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还提高了对实验室、调查中心甚至某些高精尖设备的要求.特别是认知神经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所产生的神经经济学、神经营销学、决策神经科学、社会神经学、神经政治学等学科的发展,使社会科学对于某些高端的生命科学仪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学校这些科研基础设施的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方法创新的能力.

2.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与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存在可以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约束人们的竞争与合作方式.良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提高对创新的奖励.制度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影响也极为重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创新的动力一方面源于自身的学术好奇,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外在的压力和激励.而科研管理体制就附带着这种压力和激励.有效的科研管理体制是建立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面对并解决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激发方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磨合并协调方法创新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方法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良好的制度安排必须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它一方面要能保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学术自由,另一方面要能对方法创新行为给予适当的激励.

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管理体制涉及科研经费分配体系、课题结题评审方式、职称评定方式、教师薪资体制、成果评奖制度等多个方面.笔者认为,目前制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最根本因素就在于管理体制方面的因素.从国家层面来看,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相关的制度安排尚带有一定的计划色彩.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体制走的是一条强有力的以国家课题、规划为载体的国家计划型的学术发展路子.整个学术的评价有一个国家主导性的标准在规范着,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围绕在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的课题周围.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很难被计划、被规范出来的,更多需要的是在学术好奇指引下的自由探索.在学校层面,学校的行政化倾向同样影响着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在我国高校中,行政权力占有的信息和资源多于学术权力占有的信息和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6],这对于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是十分不利的.

3.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氛围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而言,文化氛围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里的文化概念主要指社会所特有和嗣承的观念模式、价值模式、行为模式和制度模式,包括价值观、态度、信念、行为规范和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等.曾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 [7]文化规定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基本素质和心理性格的形成,对人类的社会性活动有着深刻和内在的影响[8].人们创新的取向和内容、意识和能力都会因社会文化的性质与形态的不同而不同[9].

这个因素在国家层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整个社会文化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特别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视.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不会像某些技术性研究一样能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因而受重视的程度往往不是很高.二是社会文化对创新的重视和对创新失败的包容.在我国,由于转型时期的浮躁心态影响,人们对失败的包容心是十分缺乏的,几乎所有课题最后都必须以“成功”来结题.但没有失败就几乎不可能有创新.创新经常诞生于无数次失败之后.

学校对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视同样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在有理工科背景的大学中尤为突出.在某些大学中,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老师社会地位低,待遇差,在教师职称评定、课时保证、办学经费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并且某些工科领导习惯用工科思维以工科标准来衡量文科,认识不到文科发展的独特规律,这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是十分不利的.

文化氛围在团队层面主要体现在团队的组织文化上.所谓组织文化,是指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10].良好的组织文化一方面可以使团队成员在和谐、融洽的团队关系中感受到温馨和愉悦,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方法创新行为,另一方面也使团队成员的平等交流和平等竞争成为可能,这种交流与竞争也会有助于其创新行为.谭春辉认为,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组织文化具有六大特征,包括支持冒险与变革、对待创新成果的宽容态度、鼓励科研合作、宽松的学术氛围、强烈的创新倾向、恰当的创新动力等[2].

4. 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团队建设

在知识不断拓展更新、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科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以科研人员个体为单位的研究活动越来越难以实现,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科研团队的作用正日益凸显.良好的科研团队有助于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平台,提升科研效率,促进知识共享.影响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团队规模、团队异质性、团队任务特征、团队组织氛围等都会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团队的创新能力[11].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而言,最为重要的团队因素是团队的异质性.团队的异质性不仅体现在团队成员性别、年龄、个性上的异质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科背景、受教育程度、知识和技能上的异质性.大量研究表明,团队的异质性有助于团队成员经验、信息和观点多样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团队成员进行方法创新的能力.

团队的组织运作方式也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创新有重要影响.对于学者而言,开放的团队组织方式更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提升他们的方法创新水平.良好的组织管理方式也有助于学者们进行知识共享,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创新.

(三) 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动力因素

任何创新行为都脱离不了它所处的时代,时代背景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必须依赖于时代所提供的各方面条件,时代从三个方面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政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提供了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技术上为其提供了推动力,社会不断变化的现实又从需求上为其提供了拉动力.

1. 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支持

政府也是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的强政府传统下,政府集中了大量资源,它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影响力就显得格外巨大.在目前形势下,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影响表现在有为和无为两个方面: 就有为而言,政府需要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物质投入和政策倾斜,营造一种适合创新主体发展的氛围和环境,提高学者的创新能力;就无为而言,政府应给予学者更大的学术自由,营造更为宽松的学术气氛,更大程度上激发学者的创新意愿.

2.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因素首先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上.一方面,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借鉴与参考;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众多的新工具与新方法.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面貌,对其方法创新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

3.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社会需求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时代因素也体现在社会发展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需求上.社会需求是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动力来源之一.近代社会科学自产生之日起都是既传承学统、又呼应时代要求的[12].方法的创新往往源于旧理论无法解决新问题的需要.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时期,其转型的速度和涉及的人口数量都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庞大社会体系的急速转型带来了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可以参考其他国家已有经验的,有些则是我国社会独有的,需要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加以解决.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众多新问题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 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

笔者在上文构造了包含由里到外三个层次、九个方面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当然,这些因素不可能是截然分开、完全独立的,相反,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各大创新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是极为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各要素间竞争和协同的过程也是共同进化的过程.尽管这个影响过程十分复杂,但我们也可以对其作一个简化的梳理.的动力因素往往需要通过保障因素方能发挥作用,而保障因素最终也会落脚到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的影响上,因而这两者是其他所有因素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相似度检测变量.

1. 动力因素对保障因素的影响机理探析

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支持程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社会需求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物质投入、制度投入和文化认可度,进而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方法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对研究方法的探索属于基础研究的范畴,这类研究不会直接产生经济利益,政府的支持是它们获得相应物质资源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政府也是最主要的制度供给者,政府支持与否直接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同样,政府对创新文化的支持程度也会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氛围带来巨大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对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影响更为直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这些都有助于直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方法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在物质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研究提供了计算机、网络等新的研究工具;另一方面,空调、打印复印设备等的技术发展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更舒适的研究环境.在管理体制方面,现代网络通信使扁平化的科研管理模式、异地即时通信的科研沟通方式成为可能.同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研团队的扁平化、化、国际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社会需求也深刻影响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物质投入、制度投入以及科研团队的建设.当一个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而现有的研究方法对其的解释力、预测力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的时候,社会民众自然会通过政府、社会团体来加大物质投入;当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阻碍到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时,民众也会要求对体制进行改革;当现有的科研团队无法很好地研究某些社会问题时,自然会产生结构更合理、组织更科学的科研团队.社会需求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影响,相当于市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前者是后者的根本动力所在.

2. 保障因素对主体因素的影响机理探析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物质条件是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重要因素.它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又是对学者研究创新行为进行激励的重要工具.前者影响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方法创新能力,后者影响的是其创新意愿.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与机制是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关键因素.首先,高校的管理体制是否顺畅,会直接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获取学术资源、运用学术资源进行方法创新的能力;其次,它供给的是最为重要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这些制度安排直接影响学者的方法创新意愿;最后,它还是物质条件等因素发挥作用的重要调节变量,物质条件是否能真正起作用,还得看其制度安排是否合理,激励是否恰当.

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团队建设也对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有重要影响.异质性大的团队有利于学者接触不同的学科知识,也有利于其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碰撞的机会势必会提高学者进行方法创新的能力.团队的组织运作方式也会影响学者相互交流、分享信息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学者的科研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氛围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它会直接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工作的被重视程度和被认可度,这将直接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方法创新的意愿;其次,它会间接影响资源的流动,资源往往会向受重视的领域集中,物质资源和制度资源的充裕度又会影响学者进行方法创新的能力;最后,浓郁的研究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者保持舒畅愉悦的心情,这也会影响学者的科研创新行为.

四、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对策建议

上文所揭示的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各个影响因素既有所独立,又相互影响.各创新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各要素间相互竞争和协同的过程也是共同进化的过程.找到这些因素之后,我们便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与其相对应的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政策方案.

(一)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物质基础

科研经费在现代科学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是相比于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投入,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还是相当低的,提高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十分必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重视建立科学的经费发放及管理机制,尽可能地物尽其用.另外,国家也要加强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在进一步丰富高校的图书馆资源、数据库资源、电子网络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强社科类实验室建设、调查中心建设,完善相关的配套怎么写作设施.

(二) 改革管理体制,保障学术自由

国家应改革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相对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积累性更强,需在长期社会实践或充分总结前人知识和智慧的基础上进行,因而其知识更新的速度会相对较慢,其创新性成果获得学界认可的时间也会相对较长.这一点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这类的基础性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在进行成果评估、职称晋升、等级评定等相关制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切忌短期评估,急功近利,助长浮躁之风.应当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特点的评估体系,不能照搬理工科的评估标准.评估工作要由学界自己来进行,由同行专家进行同侪评价,行政部门只负责组织和监督.在高校中,要建立相关制度,提高学者的地位,防止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充分保障学者的学术自由.

(三)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团队建设

鉴于团队在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我国应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团队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知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团队.鼓励创建跨学科的学术团队,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对于团队活动和团队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对于表现优异的团队予以奖励,使之具有更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于团队组织运作方式上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予以鼓励和奖励,并可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一定的推广.

(四) 倡导创新文化,鼓励创新行为

改变一种文化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随着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视程度的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待遇的提高,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观念正逐渐改变.另外,国家也可通过宣传引导,使社会大众逐渐形成重视创新和包容创新失败的氛围.在对创新成功者进行宣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失败者进行必要的鼓励,使社会逐步养成既尊重成功、也尊重失败的文化氛围.在高校中,要进一步提高校领导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在经费、基础设施、配套怎么写作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在研究团队中,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的组织文化,鼓励团队中的交流互助行为.

(五)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国家应进一步增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这里的学习交流,既包括与国外学者的互动交流,也包括与国内学者的交流探讨;既包括与本学科专家的相互交流,也包括与跨学科、跨领域专家的学习研讨.国家应尽可能地多搭建一些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与此同时,国家也可鼓励高校搭建校内的跨学科学术研究平台,并对此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鼓励学校内、团队内经常举办学术论坛、茶话会等活动,加强知识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五、 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以全面创新理论为依托,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因素、保障因素和动力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从总体上讲,本研究是理论性和框架性的,尚未经过实证的检验,笔者今后将以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设计一份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创新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以期更清楚地了解各个因素的影响路径、影响强度,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参 考 文 献]

[1] 张晓敏: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素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第45 48页.[Zhang Xiaomin,″Analysis on Innovative Factors in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1(2005), pp.45 48.]

[2] 谭春辉: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84 89页. [Tan Chunhui,″ Research on the Basic Index Frame of Evaluation University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novation Capability,″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No.6(2009), pp.84 89.]

[3] 李元书、李宏宇: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1期,第51 53页.[Li Yuanshu & Li Hongyu,″The Innov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typed Country,″Study and Exploration, No.1(2008),pp.51 53.]

[4] 许庆瑞、郑刚、喻子达等: 《全面创新管理(TIM): 企业创新管理的新趋势――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科研管理》2003年第5期,第1 5页. [Xu Qingrui, Zheng Gang & Yu Zida,et al,″Towards 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TIM): The Emerging New Trend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A Case Study of Haier Group,″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No.5(2003),pp.1 5.]

[5] 郑小勇、楼鞅: 《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9期,第1428 1438页.[Zheng Xiaoyong & Lou Yang,″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Research Team and Its Mechani,″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No.9(2009),pp.1428 1438.]

[6] 谭源渊: 《研究生导师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3期,第49 51页.[Tan Yuanyuan,″A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Graduate Student Supervisors Innovation Ability,″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No.3(2007),pp.49 51.]

[7] :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2006年1月9日,http://.省略/ldhd/200601/09/content_152487., 2011年3月15日.[Hu Jintao,″Stick to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Build an Innovative Country and Work Hard,″2006 01 09, http://.省略/ldhd/200601/09/content_152487.,2011 03 15.]

[8] 李惠国: 《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点思考》,《学术探索》2006年2期,第28 35页.[Li Huiguo,″A Few Thoughts about Reinforcing SelfCreative Capabilities and Constructing the Creativetyped Country,″Academic Exploration, No.2(2006),pp.28 35.]

[9] 张曙光、鲍宗豪、刘瀚等: 《创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笔谈》,《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83 85页.[Zhang Shuguang, Bao Zonghao & Liu Han,et al,″Philosoph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in an Innovatory Epoch,″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No.1(2003),pp.83 85.]

[10] [美]迈克尔•,茨威尔: 《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王申英、唐伟、何卫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2年.[M.Zwell,Creating a Culture of Competence, trans. by Wang Shenying, Tang Wei & He Wei,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2002.]

[11] 薛继东、李海: 《团队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2期,第25 32、57页.[Xue Jidong & Li Hai,″Review on the Study of Team Innovation Impact Factor,″Foreign Economics & Management, No.2(2009),pp.25 32,57.]

[12] 罗卫东: 《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 理论创新的新路径》,《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35 41页.[Luo Weidong,″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f Social Science: A New Way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No.2(2007),pp.35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