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语文”

点赞:7012 浏览:302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者按

语文教学积弱已久,有人胼手胝足,忙于灌输知识、拼抢分数,也有人心骛八极,戴着镣铐设法突围.去年开始,有新锐教师和语文专家将哲学思辨引进了小学语文课堂,如浙江新生代教师郭初阳、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庆明等.今年3月下旬,在杭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也以“儿童与哲学”为主题,有教师还将自己的理念在课堂上进行感性演绎,场面热烈.这些探索无疑很有价值,但问题也不少——或胶柱鼓瑟,或流于艰深晦涩,或将公民课与哲学教育混为一谈.

哲学和理性思辨进小学课堂,于孩子既是需要,也是可能.马修斯在《童年哲学》里也说:“成人要把哲学做好需要培养出这种天真,而对儿童来说这种天真是再自然不过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小孩子领悟哲学的能力比大人强,只是孩子们所拥有的清新、率真的天性,能够更自然、快捷地直抵哲学的本质和意义.”日常教学经验也告诉我们,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中有许多都反映了哲学的内外禀赋,他们的言谈,也经常触及哲学奥秘的问题等

近年来,杭州市的一些青年名师大胆地开展了在“哲学语文”的教学尝试.今年4月中旬的拱宸桥小学,杭州师范大学任为新老师受邀开设了一堂关于理性、关于哲学的实验课,师生讨论热烈,大家轻松愉快但又不失深刻地共享了一场既是教育也是哲学的思想大餐.现请任为新老师整理奉上,与读者共享.

一、课堂实录(另附)

师:同学们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姓任,来自杭师大,你们学校的许多老师都毕业于杭师大,我教过他们,所以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大家要叫我等

生:师爷!

师:好,师爷!但今天上课,大家叫我任老师就行.本来我到你们学校挺高兴的,校舍那么漂亮,有那么多的熟人,但后来碰到了一件事情,让我心里有了疙瘩.

生:什么事情?

师:我碰到以前一个学生,就是你们学校的老师.我跟他打招呼:“×老师你好!”但他居然不睬我.

生:啊? 他没看到你吧?

师:看到的,他也认出我来了,但他就是不睬我——我后来想起来,有一次我考试没让他及格,这老师到现在还记恨呢.

生:不会吧?是当初他没考好,还是你批错了?

师:现在也说不清了.问题是,我等一下如果再在校园里碰到他,要不要和他打招呼了呢?

生:要打的.

师:但如果第二次、第三次他都不理睬我,第四次、第五次我还要跟他打招呼吗?

(这时孩子们开始争论,大部分说不要打了,再打就太没面子了)

师:不打招呼好理解——我犯贱哪.但我也听到了,仍有同学说要打的,就是五遍、六遍也仍然打,我想听听这部分同学的理由.

生:见到师长要主动打招呼,表明我们是讲文明、有礼貌的孩子.

生:这是《学生守则》里的话,这样做是对的,我们就应该这样打招呼.

师:呜哇,这位同学太厉害了,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表明我们讲文明、有礼貌,这和对方睬不睬我有没有关系?

生:没关系.我和他打招呼,他不理睬我,是他不对.我如果再也不理睬他了,我就和他一样,也成了没礼貌的人.

生:如果我打招呼他不理我,我再不理他,我们两个人就再也不说话了,成了仇人了.但如果我四遍五遍地一直打,他肯定会不好意思起来,最后也就理睬我,结果我们又成好朋友了.

师:呜哇,拱小的小孩子太厉害了.(教师板书:“知道这是对的,我就坚持做”.)现在我们知道了,尽管做起来有点难,但要记住,是哪一种方式好?

生:仍然坚持打招呼的好!

师:好,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教师打出投影,孩子们默读)

“被困的小鱼,有成百上千条,浅水洼里的水正在被沙粒吸收,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等前面有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看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还捡?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不停地叨念:‘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等’”

师:这篇课文,我们以前学过,叫《浅水洼里的小鱼》.现在谁来说说,是大人说得有道理,还是这孩子很傻?如果是你,你捡不捡?

(课堂有争论,经教师引导,最后归纳)

师:这里的大人不对,他做事情老想着有没有人表扬、有没有奖金,反正救不了几条干脆不救等这些都是功利的、庸俗的想法,是不对的.里面的孩子做得对.看到有生命受威胁,就尽力相助,这和救得了几条、有没有人在乎不相干.(教师回到板书)这就叫“知道这是对的,我就坚持做”等同学们好不好理解?

生:好理解.

师:好,这是正的一面,现在我们来看反的一面.你们说,打人对不对?

“哲学语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课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生:不对.

师:说得很好,记牢你自己说的话.如果是别人不好,他还打了你,你打回来吗?

(课堂又起争论,有说不打回来的,有说要打回来的)

生:我爸爸说的, 别人打了你,要打回来,你要打得比他更凶,打得他下回不敢惹你.

师:好,我们先不说该不该打回来,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

(教师播放丹麦电影《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片段,情节为一个叫安东的家长带孩子去公园玩,因为争秋千孩子间发生争执,他前去劝架,对方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扇他耳光,但他没有还手.回来之后同去的大孩子气愤难平,觉得爸爸吃了亏,找来打人者的住址告诉爸爸,巴望他报复.父亲觉得没法息事宁人了,因为孩子心里的结没有解开,他就带着孩子前往打人者的住所说明原委,希望对方有点歉意,以便让孩子知道暴力的错误,理性是和解的最好方法.不料对方不解苦心,三言两语后又动粗打人.此刻父亲仍然不还手,而是冷冷看着他说,“你真是个傻子,你也就这么点能耐,你伤害不了我等谢谢你接见我.”然后镇定地带孩子们离开.情节很震撼,看完之后教室里一片肃静) 师:同学们,我问大家,这两个爸爸,你们觉得哪一个更强大?是力气大的、打人的那个,还是不还手的那个?

生:不还手的那个!

师:可是打人的长得魁梧,力气大,打起人来很厉害,你怎么不说他强大呀?

生:打人的人很粗鲁、很愚蠢,他不懂道理.

生:被打的很镇定,他是为了对方好,为了大家好,能忍住不还手的,所以他才厉害,是真正的强大.

师:大家说得很好.

(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一个“恿”字),我们都知道这是“怂恿”的“恿”字,但谁知道单独的“恿”字是什么意思?

生:不知道.

师:我告诉大家,这就是“勇敢”的“勇”字啊,是古代“勇”字的异体字,《康熙字典》上有.大家看,下面的“力”原来是“心”,真正的勇敢不凭力气,而是凭内心的强大,多好的一个字.里面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人,他说的话我们特别要记住,“如果他打你,你打回来,你也不比他好到哪里去.他打你,你报复,他找帮手、你找朋友,结果就爆发混战,我们的世界会成什么样子?”(教师还可以补充一点,那位不还手的父亲的内心为什么会那么强大呢?原来啊,他是联合国人道主义组织派到非洲战乱地区行医的医生,这次是回家探亲,在非洲,他见到了太多的流血冲突,知道都是因为人的不理性引起的,所以他坚决反对以暴制暴的方式)

生:老师,那别人打我,我就让他白打吗?

师:你可以告诉家长、老师,可以报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你不可用“打回来”的方法.大家刚才说了,打人是错的,我们就拒绝做呀.

(教师板书)好,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讲了一个字(“恿”)、两句话(“知道这是对的,我坚持做;知道这是错的,我拒绝做”)和三个故事(“不理睬”“浅水洼里的小鱼”“更好的世界”),有没有不懂的?

生:没有!

师:好,拱小的小朋友就是厉害,可你要知道,我们今天讲的可是哲学问题.

(教师打出投影,康德的头像和康德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的摘录——):“不受外界条件影响的纯粹理性(pure reason),支配意志和行动,此乃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当人出于理性选择准则而非外部因素、因果关系、自身处境而行事,才可称完全自律、具超越性、理性的人等我因遵循法则而崇高,该法则乃自主决定、自愿服从,我对其负有责任.”

师:这就是哲学家康德,他的书是全世界公认最难懂的,但实际上他的这番理论说的就是我们早上讲课的内容,你们说难吗?

生:不难.

师:康德的书,老师现在不要求你们去看——你们可以看看一些哲学家的故事书,但我们要知道,哲学讲的是最高的道理、最对的道理,它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对我们的人生有指导意义,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以后我们长大了,就一定要读一点哲学的书, 不然我们就成不了理性的人,我们就只会和动物一样地活着等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老师布置两个作业,一是把我刚才放的电影片段拷回去,放给爸爸妈妈看,你要做小老师,告诉他们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内心强大.第二个作业是结合今天课堂上讲的,写一篇小作文,片段也行,题目是“遇到倒地的老人,我扶不扶?”你要想仔细了再写,现在有人倒地上,你去扶了,是会有被赖的风险的哟.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二、 讨论

王崧舟:任老师的这堂课里,我看到了一种精神,有点类似于古代读书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先说两则社会新闻.一是娱乐圈甄子丹和赵文卓骂战,舒淇出来说了两句公道话,有网民就把她早年的艳照翻出来挖苦,结果舒淇一怒之下删除了全部微博.二是3月23日哈尔滨医大一院有患者因纠纷将一名医生捅死,并造成3人受伤的后果.这已经够悲剧的,但更可怕的是,某门户网站对此进行了调查,选项为“愤怒”“悲痛”“无动于衷”“高兴”.结果在参与的6161人中,选择“高兴”的居然高达4018人等

太令人吃惊了,我们现在怎么了?人心粗鄙、道德沦落,我们的社会成了桶,一丁点儿的情绪可以被轻易扭曲、无限放大,暴力语言漫天飞舞.我想起了狄更斯《双城记》里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温家宝总理最近就事件答记者问时提到这个问题,他老人家忧心忡忡,说“”的重演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担心的,也就是我上述的忧虑.我们现在的社会有个非常危险的问题,就是“罔顾原则、理性缺失”,没有精神的高度.不是几个人,而是大量的人,那是可怕的事情.所以任老师这样的课,就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中很需要的,如果做老师的都不关注这个问题,不在这方面有所担当,那我们真是前途堪忧了.

这堂课,不是语文课,不是科学课,不是社会思品课,而是一堂讲理性的课.人之为人,有别于动物,最核心的就是理性啊.这本来应该是我们所有学科,甚至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和原点,但我们一直疏忽了它,一头扎进了功利主义的泥潭.所以今天社会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教育部门,甚至是我们的中小学教师,都难逃其咎.

任为新:王老师说得很对,现在社会的不正常,根源在于“罔顾原则、理性缺失”,教育部门、老师们有责任,但这也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还有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无疑非常优秀,有许多精粹值得发扬光大,但其中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非理性成分也很多,因为儒家思想一直统摄我们的民族精神,其缺陷带来的伤害也是巨大的.比如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告发了,孔子说这不应该,因为违反孝道,这就可归为公共理性缺失(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关于这些黑格尔有过论述,说孔子只是个世俗智慧者,缺乏思辨的哲学,他的道德教训是善良的,但也是世故的、圆滑的.在黑格尔看来,《论语》价值不大,里面鲜有自由的内心情感,是非主观的自由.(《论语》)“毫无出色之点等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检测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参见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中国哲学》)这些话听起来很刺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黑格尔说的不无道理. 蒋军晶(青年名师,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任老师引用的黑格尔批判孔子的话我也看到过,我们心目中的祖师爷被西方人批评,感觉很刺耳,但仔细想来不无道理.重、重人情,遇事讲究变通、讲究灵活处理,这些用好了都是优点,用之失当就会养成罔顾原则的习惯,带来很大的社会负面效果.我们现在是“有选择性”地对待传统文化,不是说“好的”我就继承,“不好的”我就扬弃,而是说“对我有利的”我就继承,“对我不利的”我就扬弃,是一种非常功利的做法.

说起在小学教育中推广哲学和理性精神,有人觉得及时和必要,有人以为这是好高骛远.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也涉及了任老师这堂课存在的理论基础.换一个说法就是,哲学到底是什么水平上的思考?儿童可以讨论哲学吗?其实哲学和年龄无关,凡有思考,就会牵涉到哲学.我们学校最近承办了“亲近母语”研讨会,主题就是“儿童与哲学”.我上了一个公开课:《孔子的哲学》,特级教师周益民上了《庄子童话》,新锐教师郭初阳上了《和苏格拉底对话》,反响都不错,在场的老师和孩子们都能够理解.当然,你不能用哲学家讲哲学的方式来讲给孩子听,文学里的哲学和哲学里的哲学、生活里的哲学是不同的等

王崧舟:我们文化传统的主流核心价值是儒家思想,后来的宋明理学、阳明心学也一脉相承,如果放到哲学层面,相当程度上属于实用主义哲学.统领的文化如此,我们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追求的也就是实用,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缺乏应有的高度,越到现在,看起来是时代进步了,但实际上,我们的民族精神是越来越被矮化.古代还讲究平衡、内敛、和谐,现代讲究个性、讲究张扬,拜物主义、金钱至上也就地走上社会前台来了.虚拟网络也好,现实社会也好,你去看,我们现在有自律吗?有“人在做、天在看”的那种敬畏吗?没有啊.从来没有哪个时代甚至是哪个国家像我们现在这样,沾有社会情绪化的网络表达成了一头怪兽,可以对社会舆情、法律甚至国家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说到底,网络是机器,是技术,背后还是人在用,如果人是不理性的,那么先进技术只会让人类更加的异化,发达的网络技术让情绪更容易催化、发酵、无限地放大,造成的危害也更巨大.可以说现代技术是双刃剑,用好了于社会弊病能够披荆斩棘,但为盲目情绪控制,也能够让一个民族遍体鳞伤.

朱红(青年名师,求是教育集团竞舟路校区校长):我和王老师有同感, 这个课是“四不像”——语文课?思品课?综合实践活动?哲学课?都是,又都不是.我们现在许多语文课,缺点就是太像语文课了.我没有哲学专业背景,对“哲学课”进小学我也没有清晰的概念,我感觉这节课更像是一篇“思维的散文”,形散神不散,其中有很多貌似随意、零星、独立的片段,但它们背后都有缜密的逻辑关系,有执教者精心的布置和设计.有许多问题都不能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它们是认知的、人生的“两难抉择问题”,同学们退课的时候说的“纠结”,指的就是这些,这对孩子们的思辨能力、对他们的精神成长有好处.

听任老师的课,好比“冷眼看世界”.无论是以前的“拔苗助长”,还是今天的“哲学语文”,都有这个特点.他说自己是“语文圈外玩票的”,但许多时候圈外人更能够看出问题,我们天天浸淫其中,熟视无睹,精神都麻痹了.课上播了一个出奇冷峻、理性的外科医生视频,他面对的是人的躯体,而任老师解剖的是孩子的、教师的思想.比如分析《开国大典》第一段的排位,我们从来不会去那么解读,但经他一点,确实是这么回事.表面上说这是人民的国家,但实际上作者满脑子都是“官本位”思想.这也触及了我们文化中那根敏感神经,表达了执教者的独特思考:人民重要还是主席重要?学生重要还是局长重要?本真的教育就是让学生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有理性思辨能力、有独立人格,但我们寻常的语文课里有这种意识吗?突然想起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为自己撰写的碑文:“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美国总统”头衔却被省去了.


听课时有老师嘀咕:“今天的课,有多大用处呢?”“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还不是老方一帖.”当今语文教学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太追求“有用”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与其说这是本课的缺点,我倒以为这恰恰是优点.这样的一节课,确实改变不了什么,但如果是十节、一百节,在平常课堂中我们都关注思辨的、哲学的问题呢?我想那一定会有效果.孩子们日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场景,他会想起老师今天讲的,这就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理性的种子.

曹爱伟(杭州长寿桥小学副校长):对任老师的课,我有点不同的想法.这课别出心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事实,但我觉得是不是太沉重了.刚才孩子们下课走出教室时,还在讨论课上的问题,说这些问题“太纠结”了,让人头皮都想破.的确,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哪怕成人,“知行合一”都很困难,却要求孩子去践行“自己认为对的就坚持,认为错的就不去做”.这样的哲学问题,应该是我们成人多作思考,用我们的行动去熏陶、感染孩子,而不是在课堂上说教,让孩子在“正确认知”和“现实矛盾”中挣扎.改变世界从成人开始,建议任老师在家长学校或者市民学校上这堂课.

任为新:曹校长心地善良,怕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她的话很厚道,但“改变世界从成人开始”这个说法值得商榷.成人更有改造社会和建立新秩序的责任是对的,但真正要改变社会,必须从孩子开始.美国有个电影叫《街头日记》,里面的老师说:“当我们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法庭上才想着保护孩子,我们就输掉了战争.”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这一点在社会改造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康兹)中有论述,现在新课标中要求的,课程应与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师生可利用思维技能和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等这里面就有社会改造主义哲学的影子和渊源.

庞光辉(杭州名师,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这是我第二次听任老师这位大学教授给小学生上语文课,今天这节课,给我一种美学和哲学渗透的感觉.当今的语文课太缺乏这样的尝试,语文离不开美学,离不开哲学,通过语言文字思辨,在思辨中成长,这才是真的学语文.在我看来,不仅六年级可以上哲学课,低段语文教学也可渗透一些思辨性的元素.这课堂有示范效应,让人眼前一亮,促使人去思考——尽管没有答案.也因为没有答案,可以引导多元思考,课堂上有孩子说:“怎么总是没有答案啊?”是啊!不是没有答案,而是答案就在你心中,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思考和判断,这也是这节课的可贵之处,他在这里留下了印象,在今后的人生路上,碰到类似场景,他会想起今天的课,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你教的课,能够对孩子几年、十几年后的人生都发生影响,这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许珂(杭州青年名师,北秀小学副校长):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关注孩子们的道德想象力和精神成长,这是现代语文的重要特征.我去美国考察过,美国的教科书中,专门有一个单元叫“勇敢”,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包括如何面对同伴非理性的鼓动等等,从观点到方法一目了然.但在任老师的课堂中,只是给出问题,不予解答,这有好的方面,也可能有隐患.比如最后留给孩子的问题,让大家回去做作文,题目是《倒地的奶奶扶不扶》.按照纯理性精神自然是扶,明知可能要被诬陷,仍然扶;这次被冤枉了,赔了许多钱,下次碰到了仍然扶等这想法当然很好,但现实性是不是有问题?理性教育的同时又有应用性的后续跟进是不是更好?比如说一边救人一边找证人、打报警、找器材拍照录像等等.当然,这只是个例子,我们不拘泥.我想说的是,对于教育来说,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尤其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教育基于理想还是基于现实?单选一或选二我都不同意,我觉得应该是两厢结合,既有仰望星空的胸襟又有直面现实的手段,这样对孩子可能更有益.另外我还有疑问,现在的孩子压力够大了,还要求“哲学层面”的素养,课程的时间从哪里来?有没有这个必要?是不是太为难孩子了?

叶根娟(杭州名师,富阳永兴小学副校长):许珂老师的说法我不敢苟同,哲学素养的培育,不是外挂在学生学习之外的装备,而是学生教育本身就应该包含的,它是孩子精神成长中所需要的养料,是关乎心灵和审美的一种养护.养护的是根基,根基实了才有开花结果的可能.孩子如花,错过季节是不能开放的,灵性、悟性、理性,这些微妙的东西错过最佳接受期,就很难进入被世俗尘封的心灵世界.那些繁复而无效的附着于表面的浮尘,那些成天背在身上束缚心灵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负担.

王崧舟:以前我们有个观念,说起哲学、理性什么的,针对的都是青年、成人,但这堂课还告诉我们,只要内容适度、方法得当,哲学课在小学完全可以开展,可以并行不悖.我们常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现在计算机是抓得差不多了,我们就要转向哲学、理性、自由、勇气、人文情怀.

理性的启蒙,普及起来阻碍会很大.首先是当下的社会还没有合适的土壤.苏格拉底式的、古希腊基于理性的以及现代普世价值等等,和我们深层的精神结构有落差,因此这些东西很难在此落地生根,水土不服不可避免.其次,信奉纯粹理性和绝对真理的人,在生活中很可能会碰壁,就像刚才课堂中演绎的,我跟你打招呼,你不理睬,但我下次仍然招呼;你仍然不理睬,我坚持招呼、招呼、招呼等这样的人如果在我们身边,必定被看做傻子,至于他的行为是基于“碰到人要友好,要主动打招呼,我是坚守这一信念,和践行之后外部如何反应没关系”这一点,很少会有人看到.

蒋军晶:有人说,在小学课堂里讲哲学,太冒险了吧?但我们要知道,循规蹈矩的地方是不能产生思想的,好的课堂就是一种冒险.科技再发达,国家再富裕,如果公民没有变得更理性,那么我们只有物质的增量,没有精神的升华,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和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的华丽转身,为这个大目标,所有的冒险都是值得的.

叶根娟:任老师的课引起了那么多的争论,正说明这个课的价值.好课差课现在都不缺,现在缺的是能够深入学生心灵的课、能够引起争议的课.据我所知,以前深圳也有“公民课”“公民教育”等等实验课,但那些和哲学理性无涉,更多的是讲授道德规则的泛泛之谈,没法印入孩子们的心里去.今天课堂上和孩子们讨论的问题,如“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竭力维护你说话的权利”“内心强大的才是真正的勇敢”“知道这是对的坚持做,知道这是错的,拒绝做,任何人、任何外部因素都不能影响我”等以较高的思想境界,在学生心里引起一定的认知冲突,同时也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自己的判断.其间有挣扎、有困惑、有思索、有感佩、有顿悟等这样的冲击力是别的课堂所不具备的.另外我觉得今天课堂中运用影视资源这一方法非常好,非常有效.现在的孩子最反感讲大道理,但任老师表述的方式全是感性的:打比方、举例子等具体、生动、活泼.任老师讲的哲学是真正的大道理,但是孩子们都能够接受,并由衷地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值得我们一线老师学习.

王崧舟:课堂里放了一个电影片段,《更好的世界》我也看过,任老师给我拷的,里面的主人公面对暴力表现出来的理性让人觉得震撼,反观我们现在的家长,孩子被打了,能够说“打人是错的,他打了你,你要寻找另外途径解决.你打回来,你就和他一样错”,这样的家长有多少?“他打你,你要打得更凶,打得他下次不敢惹你”,这样的家长又有多少?《更好的世界》获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编剧)奖,学校师生可以看,我们的家长也应该看看,所以任老师最后布置的作业也很好.

任为新:老师们刚才的讨论非常有价值,哲学进小学课堂,我以为注意以下几点非常重要,一是避免以哲学的方式来讲哲学.蒋军晶刚才提到,哲学有不同种类,窃以为甚是.小学语文课堂要的,不是哲学家的哲学,而是文学里的、孩子生活里的哲学,因为这样的哲学比哲学书里的哲学更好懂,也更有趣.文学家用自己的智慧和方式表达他们对于哲学的理解,这样写成的故事充满哲学味道,就很适合孩子们读.但如果我们也像哲学家那样满嘴专业术语,在语言上就让孩子感到艰涩为难,你就等于将孩子拒于哲学的大门之外.二是教了多少哲学知识和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遇到问题只是“想办法”,只能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是功利性的、实用主义的.普世性、永恒性方面的精神成长,一定要用哲学的方式.三是讲哲学、讲理性,一定要和孩子们熟悉的教材、影视结合,和他们的生活结合.哲学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们的教材里、影视里、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哲学,它是和每一个人的生命整合在一起的,是生活的“导航仪”,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背后或多或少都支撑着哲学.它也不是纯粹的知识,真的哲学融于日常的生活,无处不在,我们只是不自觉而已.

今天大家对我的课的讨论,批评入木三分,表扬无足轻重,非常感谢.我上的这个课,最多只能算是抛砖引玉,目的只想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真的,一个人的高度就是他思想的高度,理性也是分析一个民族精神成色的最好标杆.对这堂课而言,这可以叫“哲学语文”(还找不到合适的称谓,姑且这么生硬地叫),对生活中的人而言,这叫理性精神,看起来不足挂齿、有悖于世,但相信理性的人、理性的社会是大势所趋——所以你看,电影《更好的世界》中的人物尽管是理想化的典型,现在大部分人做不到,但它收获了奥斯卡奖,说明我们大家都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啊.真的,从我们老师做起,从每一堂课做起,坚持自己的信念,拒绝庸俗和媚俗,每一个人都做好自己,我们的国家将来一定不得了.

(任为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