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社会力量践行群众办报

点赞:10821 浏览:456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些年,大众传媒和舆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兴媒体异军突起、攻城掠地,与深刻变革的现实社会相互激荡,与活跃的社会情绪相互作用.

在新的媒体竞争环境中,市级党报如何聚合社会力量、践行群众路线,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怎么写作社会、怎么写作基层、怎么写作群众?咸宁日报的选择是:开门办报.

作为市委机关报的咸宁日报,以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群众办报、开门办报,构建大宣传格局,巩固壮大主阵地,实现了党委政府、社会、读者、报社多赢.

一、以联办专刊专栏为平台,密切编辑部与市直部门的联系

市直部门掌握着丰富的政策资讯和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资讯,拥有一大批专家型权威性人才队伍.加强与市直部门的联系,既是市级党报提高信息量和公信力的内在需求,也是怎么写作读者群众、满足阅读需求的有效途径.咸宁日报高度重视与市直部门的联系,以打造专刊专栏为平台,建立“四个一”的合作机制.

一是联办一批专刊专栏.编辑部与市直部门合办“咸宁风纪”、“平安咸宁”、“教育在线”、“电力风采”、“健康生活”、“魅力女性”等10多个专刊专栏.这些专刊专栏经多年经营,不仅在市直部门系统内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在全市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

二是开展一次走访活动.每年年末岁初,由报社领导带队,业务部门的主任和编辑记者参加,主动上门征求意见和建议,拓展报道领域,改进报道方式,携手打造专刊专栏升级版.

三是组建一个工作专班.由部门主任牵头,若干名编辑记者参加,负责对接市直部门,策划报道,组稿约稿,将编辑部的阶段性报道重点通报给相关部门,也将相关部门的重要新闻信息反馈到编辑部.

四是培养一支通讯员队伍.通过培训、笔会、建群等途径,把各部门的“笔杆子”汇聚起来,为专栏撰稿.每个栏目都建立了相应的作者编者群,仅“电力风采” 群里的成员就有30多人.据统计,给报纸专刊专栏投稿写稿的市直部门通讯员达到700多人.每年,编辑部对市直部门通讯员评先表彰.

“四个一”机制,将专刊专栏打造得越来越精美,越来越有影响力.

与市委政法委合办“平安咸宁”专刊之前,政法类新闻稿件很少,且大多是工作简报.这几年,市委政法委给市县公、检、法、司等系统下达上稿任务,稿件数量和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专刊里的“法与社会”栏目每期有大案要案的报道,“举案说法”请法官和律师现身说法,“政法先锋”报道政法领域的感人故事,“奇闻趣案”、“世相百味”等栏目稿件都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普法性,聚集了大批的作者和读者.

市停办内部刊物,与报社共同打造“咸宁风纪”专刊,每周一期,选派专职人员与报社对接,组建队伍,提供稿件,市纪委书记王远鹤几次来报社调研,称报社宣传“力度大、手段新、效果好”.

与部门合办专刊专栏,达到了“三个满意”效果.宣传了行业工作,部门满意;拓展了报道领域,读者满意;增加了稿件来源,采编成本降低.

二、以聘请特约记者为纽带,密切编辑部与县市区的联系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家媒体都注重借助这种“编外记者”的力量,来完成新闻报道及相关工作任务.

咸宁日报编辑部多年来坚持聘请县市区委宣传部分管新闻宣传的副部长和新闻科长为特约记者,协助完成当地的重要新闻采访和报道任务.考虑到特约记者是各县市区新闻行业的管理者,拥有无可比拟的新闻资源优势,编辑部对他们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赋予特约记者更好的待遇、更多的联系和更大的职责,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

“更好的待遇”包括,一是特约记者的稿酬与本报记者一样计分计酬.二是单列表彰,每年评选一次优秀特约记者.

“更多的联系”包括,本报驻站记者每周与特约记者沟通选题,在编辑部的业务例会上商议;每年组织两次特约记者座谈会,特约记者与总编、副总编和业务部门主任“面对面”,提意见,议选题,话舆情,并开展异地采访活动.

“更大的职责”是发挥特约记者既熟知县市区委中心工作,又有新闻敏感性,了解新闻报道“套路”的优势,要求特约记者协助策划县市区的主题宣传和重点报道,全面、深入地报道县市区委的工作重点和亮点.


2012年上半年的特约记者座谈会上,来自务工大县通城的特约记者介绍,县委在务工能人中选拔村干部,全县半数以上的村两委会成员、三成以上的村主职干部由“打工能人”担任,“回归村官”现象在全省独一无二.总编当即安排一名领导带队,由编辑部骨干记者和特约记者组成的采访组到该县6个村现场采访,与9名“回归村官”面对面后,“领头雁工程通城经验解读”系列报道在头版推出.系列报道发表两个月后,全省基层党建现场会在通城县召开,这组报道作为会议材料,受到与会代表一致好评.

近几年,赤壁市砖茶产业发展、嘉鱼县国土整治经验、通山金融创新等大型报道,都由特约记者提供线索、协助采访,都得到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也都在全省市州报评奖中获奖.

特约记者还担负着培训通讯员的职责,建立覆盖全县的骨干通讯员队伍;预审“县域新闻”稿件,为报社与各县市区合办的新闻版组稿把关.特约记者成为咸宁日报联系基层通讯员的纽带、收集新闻线索的桥梁、舆情反馈的平台.

三、以记者挂点采访为契机,密切编辑部与乡镇的联系

在中国的行政架构中,乡镇是最基层的单位;对市级党报而言,乡镇是新闻资源富集的空间.可由于交通不便、条件较差等原因,一些市级报社的记者不愿意到乡镇采访,有的乡镇甚至一年到头也难得在报纸上“露脸”.

就咸宁而言,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以乡镇为单元的广袤农村.按照每百人一份咸宁日报的比例征订党报,乡镇以及村组订阅咸宁日报的占比也达到50%以上.而过去,乡镇在咸宁日报的发稿量却远远低于这一比率.

几年前,一名年轻记者的一次寻常采访,影响到咸宁日报的决策者. 当时,这名记者到一个偏远乡镇采访“三农”工作.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受到该镇热烈欢迎,书记镇长陪同采访.稿件见报后,他们还打给记者致谢.

“镇党委政府太给力了!”高兴之余,决策者却在反思:这是记者到乡镇特别是偏远乡镇去得太少,反映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新闻报道也太少的缘故.

经过反复酝酿,编辑部一项新的决策出台:采编人员挂点乡镇,实现采编人员与乡镇联系全覆盖.采编人员定期到乡镇采访,或者自己写稿,或者向通讯员组稿;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宣传委员到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和困难人群,都要交朋友,随时联系并了解情况.

几年间,记者的足迹踏遍了鄂南山山水水.“走转改”活动中,记者到各自挂点乡镇采访;“新春走基层”活动中,记者到挂点乡镇拜年找线索;有的记者新婚期间到挂点乡镇采访,度过有纪念意义的蜜月;有的记者帮助挂点乡镇跑项目、联系工作等

全市70个乡镇每年都有大量稿件见诸报端,1200多个村都在报纸上露了脸.据统计,2013年,咸宁日报共发本地新闻稿件13000多条,而来自乡镇的稿件超过了7000条.像《一个人的学校》、《杨芳酱油何时香飘四方》等稿件都由挂点乡镇的记者采写,都引起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也都被评为年度好新闻奖.

“湘鄂赣边界纪行”系列报道是记者挂点乡镇的亮点.

咸宁地处湘鄂赣交界处、幕阜山麓,全市有26个乡镇的近百万人口分布在山区.至2011年底,幕阜山片区尚有农村贫困人口42.6万人,其中24万人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有16万人需要生态移民才能脱贫.

这些乡镇向挂点记者纷纷反映,要求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报道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让“上头”和“外头”了解山区、支持山区、投资山区.

聚合社会力量践行群众办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记者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012年7月,报社组织由一名副总编带队、挂点乡镇记者参与的采访组,沿着湘鄂赣边界、幕阜山北麓逐乡逐村地采访.两个月时间里,在“湘鄂赣边界纪行”栏目发稿36篇.这些稿件既反映山区的贫穷和落后,也报道了他们的富饶资源和发展潜力,更展示干部群众不甘人后、苦干实干的精神风貌.

系列报道见报引起各方关注.26个乡镇的干部群众密集地与编辑部打,称赞和感谢记者编辑;市、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密集到山区调研,研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这组报道后来被多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