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运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点赞:5357 浏览:175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保险资金运用,是指保险公司利用保费收付的时间差,将其持有的暂时闲置的部分保险资金,通过存放银行、购写股票、债券、不动产等各种方式进行合理运用,从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在我国,目前的保险资金运用金额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和投资.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保险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快.但由于投资结构的单一性和同质性,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在最近几年不断下降.从长远来看,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总量将会有一个很快的增长,但同时,不断降低的收益率将会驱使保险资金寻求拓展更广阔的投资领域,这将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保险资金运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达到货币当局希望实现的目标的有效程度.它取决于四个因素:(1)货币政策时滞.如果政策时滞有限,而且分布非常均匀,银行就可以预先采取措施;如果分布不均匀,银行的预测能力将下降,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就会失去效力.(2)微观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在理性预期检测定条件下,人们的心理预期变化将削弱甚至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3)货币流通速度.即使是货币流通速度一个相当小的变动,如果决策者未能预测到或在估算这个变动幅度时出现小的差错,都会使货币政策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4)政治因素.此外,经济体系中还存在着无法控制的“外部冲击”,如石油上涨、技术革命,都有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影响货币政策时滞.

延长货币政策内部时滞.内部时滞主要是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的期间.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增加,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决策时,会考虑保险行业的反应,这将延长决策时滞,而且,保险资金运用规模正在逐渐扩大,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保险公司影响力也将不断扩大.为维护自身利益,它必然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这种对决策体制的影响使内部时滞延长.

影响货币政策外部时滞.保险资金运用有利于扩大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保险资金运用能够促进宏观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缩短外部时滞;在整个社会经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保险资金运用的盈利性特征有可能使经济更加过热,加大宏观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延长外部时滞.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方式,有利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市场中的经济信号如利率、收益率等作出灵敏反应,主动调整其经济行为,对货币政策外部时滞产生影响.当微观主体对自己行为的调整与满足央行的宏观调控要求一致时,会缩短货币政策外部时滞;反之则会延长外部时滞.

影响微观经济主体.

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或养老保险,增加了居民对未来经济状况稳定的良好预期,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为货币政策执行创造良好环境,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会使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对居民的社会保障能力,能够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效率,增加金融产品,提供给居民更多的投资机会.促使居民将更多的钱用于交易动机和投机动机,提高居民行为对货币政策调控的灵敏度,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

保险资金运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货币政策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成长,保险资金营运专业化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通过进入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直接投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甚至直接发放某些特定贷款(如保险单质押贷款),将加强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的相互投资与渗透,加速资产证券化趋势,加速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机制的形成.这些经营活动将对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的发展产生冲击,加强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度.市场竞争加剧将反过来促进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提高我国金融业综合竞争实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为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提供坚实的微观基础.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随着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以机构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到各种证券市场,成为企业的投资主体,至少有两方面的正面影响:(1)有效缓解企业股权融资的软约束现象.与散户相比,保险公司作为一家机构投资者,拥有更强的信息收集与甄别能力,能够对所投资企业形成更强的外部监督.在外部监督的约束下,企业将更注重成本核算,对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作出更加灵敏的反应,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2)促进对上市公司的考核制度的完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及投资者衡量企业经营业绩,依然习惯以企业的税后利润指标作为主要依据,而税后利润指标只考核了企业间接融资中的债务成本,未能考核股本融资成本.这种考核制度不利于股权持有者加强对企业的约束.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后,由于保险资金运用对安全性条件下的收益率要求高,从而对股权收益率的要求增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本融资成本的考核,提高企业的股权资本使用效率,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不均匀变化.


艾洪德、范南(2002)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率与经济货币化程度成反向关系,与金融电子化程度变化率是正相关关系,货币流通速度与利率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小,与储蓄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从西方发达国家保险资金占GDP比重达50%看,我国保险资金增长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随保险公司创新的险种增加和新的理财手段不断开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相当部分会流进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的专业化运营将加大经济中货币化比率,从而提高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这会减缓货币流通速度.保险资金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比重不断上升,这将分流居民一部分储蓄.实证研究表明,保费收入增长率与银行储蓄余额增长率负相关.因此,保险资金的增长可能会降低储蓄率,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有加快的趋势.保险资金运营的特点要求保险公司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用大量高科技设备(硬件和软件),这将提高整个社会的金融电子化程度,从而加快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均匀变化将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影响其他因素.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社保资金如果能通过专业化运作模式,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率,可增强对退休职工退休金的支付能力,维护整个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并且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这将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外,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某些措施(如失业保险、社会救济等)素有经济增长的“内在稳定器”的称誉.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能够增强这一功能,减少宏观经济波动,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稳定原材料市场.针对原材料风险,保险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设计新的险种,可以为生产厂家规避此类风险,稳定生产成本,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同时,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特征,可以参与国际原油、矿产品和粮食的期货交易,帮助或写作技巧生产企业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有效规避原材料大涨大跌风险,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

促进新技术发展.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业务进一步发展,能够迅速提高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使之有能力通过设计科学的新险种,利用风险分散原理,对高新技术的开发提供支持(例如为人造卫星发射提供担保),分散高科技投资中的巨大风险,促进高科技发展.科技的发展能够提高一国整体经济实力,并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用好保险资金,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保险资金运用将会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主体的金融当局应该考察这些影响,引导这些影响因素朝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方向发展.

稳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引导资金合理流动.

随着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保险业将面临更多的来自外部和内部的竞争压力,承保业务难以盈利,资金运用业务将成为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保障,保险资金多渠道运用是大势所趋.金融管理当局应该对这种趋势进行合理引导,以便正确评价和把握保险资金运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引导的最好方式是逐步稳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

增加金融工具,稳定保险资金投资方向.投资渠道的拓展有赖于金融市场上适合保险资金投资的金融工具的增多.一方面,保险资金在其投资运用上有特殊的要求,需要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追益性,并满足流动性的要求,需要有短期金融工具与之相配合.另一方面,保险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的期限都比较长,需要有长期的安全性强、收益高的金融工具供其投资,以稳定其投资方向.

引导保险资金合理运用,培育良好的货币政策微观基础.首先,要提高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比重,壮大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避免市场大起大落,降低证券发行和交易的成本,有利于股市的稳定长远发展,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2004年10月24日,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下文,允许部分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应该进一步稳妥提高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的比例.其次,要有限度地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于其他业务.主要包括住房、汽车贷款,市政建设、重大交通设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这类投资收益稳定、风险小,特别适合保险资金的安全增值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允许保险资金谨慎进行战略投资和对国有股、法人股的投资.应该允许保险公司作为新股配售的战略投资者,享受一级市场的高收益,为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提供更良好的微观基础.

完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实现趋利避害.

适应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货币政策相似度检测目标应过渡到型指标.我国现在的货币政策相似度检测目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在保险资金的规模加大、运用渠道更宽广的条件下,大规模资金会不断在不同金融资产之间进行快速转换,导致对货币供应量的测度和控制都产生很大困难.因此,在当前,银行考察货币供应量相似度检测目标时,应逐步将相似度检测目标由数量型过渡到以利率为主的型指标,同时将汇率、金融资产作为辅助指标纳入相似度检测目标体系.

适应对保险资金运用的调控要求,大力发展公开市场业务.在保险资金运用发展的情况下,公开市场业务手段是调控保险市场资金的最佳手段.应该大力发展公开市场操作,使其在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规定及有关办法,在《市场业务暨一级交易商管理暂行规定》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有关条款,以规范银行和一级交易商之间的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活动,明确一级交易商的选择条件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以保证公开市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适时发行银行融资券,调控金融系统流动资金总量,完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系统、债券发行系统和统计信息系统.

适应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关注,强化政策配合.在保险资金运用规模扩大的前提下,调整保险资金运用的相关政策会对货币政策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注重货币政策与保险资金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合,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柯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