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对象

点赞:5052 浏览:185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正如一切事物的本质不会直接显露给人们而需要人们不断去探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也是如此.把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规律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98-0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讨论阶段.在这一阶段学者们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化的命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的研究也渗透其中.1982年杨静云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对人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1983年张蔚萍在《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一书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研究人们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以及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这些观点体现了当时人们还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鉴定清楚.当时的学科建设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学者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有的现象.所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认定为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和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由此可见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984年―1996年.在1984年全国十二所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到1996年有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校达到百余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表现为开始出现“一规律论”和“两规律论”的争论.“一规律论”表现在恽重在《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对象究竟应该是什么?》一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应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两规律论”主要表现在1991年高教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依据人们思想活动规律而科学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这一阶段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的研究处于过渡阶段.前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初步形成时期.在1997年马克思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整合为一个二级学科.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为马克思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也有大规模的增加.“一规律论”和“两规律论”的争论更加明显,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也更加科学化.但是对“一规律论”和“两规律论”的解释存在着一些差异.如刘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新论》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价值观念.”而刘新庚等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新认识》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运行规律.”关于对“两规律论”认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陈秉公在他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以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规律与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张耀灿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在这一阶段学者们逐步形成了“一规律论”即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或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把两者对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规律的“两规律论”的不同认识.虽然没有形成共识,但都摆脱了前两个阶段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有的现象,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正确定位使这一学科更加符合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学者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自产生以来,尤其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明确提出要对本阶级进行政治教育一直以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中心.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其统治阶级不仅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来保障本阶级的统治地位,同时也力图把本阶级的意志强加于被统治阶级来实现统治.在西方的中世纪教权和王权的结合使当时的封建庄园主的统治既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也有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在当时的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基督教信仰的灌输.在古代的中国虽然并没有一个像西方社会一样强大的宗教.但对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的尊崇以及对经典解释权的独占,和对于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的灌输来实现封建地主阶级对意识形态的统治.14世纪以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通过这些运动唤醒本阶级的价值诉求来实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觉醒,最终为实现其统治而怎么写作.19世纪随着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宣传工作、政治工作等观念,要求让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自身的现状和历史地位,并以此来号召无产阶级起来革命来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2.从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都必须具有独特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一个学科能够存在并发展首先必须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新兴学科确立独特的研究对象更加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能笼统地定义为人,因为人包括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即使社会属性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学必须明确本学科是研究人的哪一方面.一方面要避免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单定义为人.另一方面要避免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象,而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看成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从这两方面看来就不能把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格理论、动机理论、行为理论等来解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必要再把这一规律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当然任何人也不能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如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都在运用数学知识,而这些学科并没有把数量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没有必要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3.从现阶段的现实需要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定位为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符合现实的需要和现实的发展状况.在已有的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基础之上,学者提出了“适应超越律”、“双向互动律”、“要素协同律”等规律.这些规律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现实需要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学要服从和怎么写作于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推动人民群众能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使全国人民保持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而怎么写作.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学不研究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就很难保证这些任务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学存在的意义就是值得怀疑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现实中的人,究其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由于人的思想具有随意性和波动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注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复杂性,同时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性.如何有效地、顺利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认识到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层次性和角色的互变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涉及的范围十分广博,囊括了整个社会的公民,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同时教育对象的层次性也很分明,人员包括各行各业,更甚的是每个人的文化程度、道德水准、生活阅历等都不相同.这些都要求教育者必须在开展教育活动前做好考察,做到“知彼知己”.同时教育者也要摆脱潜意识的束缚,牢牢记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不能视自己高高在上开展“一言堂”.相反,要知道这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的角色具有互变性,即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双向推动,共同开创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满信心地去开展教育活动,这是由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以及教育对象心理、思想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对象是社会青年群体.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性格的最佳可塑期.作为教育者要掌握青年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工作,怀着极大的热情和信心教育青年一代,让他们肩负起时代重任,健康成长.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以预防教育为主,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教育者要未雨绸缪,善于从源头上抓起,对症下药,把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教育对象即使错过了预防教育的阶段,教育者也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运用各种艺术和方法,耐心地说服教育,使其思想回归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