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战略

点赞:4641 浏览:136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着培养管理体制单一、财政投入不足、青少年后备人才缺乏、社会保障制度急需健全等问题,发展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战略一是完善培养体制,二是改革培养方式,三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四是建立多元化投资模式.

【关 键 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发展战略

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都是采取以体校为基础的训练网,国家采用行政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全面管理,充分发挥“制”,把有限的资金进行集中投资,已连续几届在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上取得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的丰收,其中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成绩名列第一,在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实现了奥运争光计划的战略目标,竞技体育整体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一、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体校、体育训练基地和省队的训练体制.经济发展快速的山东、广东、四川和辽宁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竞技体育开展情况相当好,竞技体育人才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乒乓球、羽毛球以及田径等一些竞技水平高的项目开展的非常好,这些项目的群众基础和后备运动员也相对较多;可是,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训练体制输送人才的“金字塔”比例失衡,竞技体育人才的成才率较低,据统计,我国三线队伍向二线队伍的人才输送率为6.10%,二线队伍向一线队伍的人才输送率仅为1.96%.

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战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竞技体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我国现阶段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之处

1.培养管理体制单一,影响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竞技体育实行“制”,在这一体制下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现有的竞技体育形成的从地方到管理权力的高度集中、组织机构类型繁多、体育的法制化进程较为缓慢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2.财政投入不足,筹资渠道单一

目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经费仍然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各级体校每年的经费则主要来源于各省体育局从体育公益彩票中拨出专款,但这些有限的经费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兑现;当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渠道单一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人才培养系统的灵活运转,对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择、吸纳和培养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由于对政府财政投资的高度依赖造成的.

3.青少年后备人才缺乏,选材覆盖率低

许多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不愿从事竞技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和牺牲接受文化教育时间训练导致的运动员文化素质较低,所以,这部分孩子只好选择好好读书,然后上大学的出路.一段时期以来,有些退役的运动员长期安置不出去,就是由于缺乏基本的就业技能,在就业时竞争能力不足.还有的运动员虽已安置却又很快下岗,安置效果差.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现行训练体系,出现招生困难,青少年后备力量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以后将如何开展竞技体育在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中的普及工作,将是影响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4.社会保障制度急需健全

我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从收入分配、福利待遇、文化教育、伤残抚恤、医疗照顾到退役安置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保障工作与运动队的建设实际需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三、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战略探索

完善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体制

竞技体育的成绩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不单是体育界的任务,同时也是教育界的任务,只有二者协调配合才能很好的解决学训之间的矛盾,更好地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体育行政部门要减政放权,把职能转变到对竞技体育人才整体规划、项目布局、培养战略、调控举措、激励政策的调研制定、监察检查,以及干部调配、班子考察,国有资产运营等宏观职能,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实行管办分离.允许和鼓励社会力量对竞技体育人才的资源进行开发投资;建立和健全体育俱乐部的审批和注册,监督和控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条件和质量;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改革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

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要考虑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考虑青少年个人和家庭的追求.在当前的形势下,要重新制定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质量标准,坚定不移地走“体、教结合”的道路,在中、小学推行俱乐部制,挖掘好苗子进行培养,构建符合运动员实际情况的教材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优秀运动员要强化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完善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调动传统项目学校办课余训练的积极性;还可把训练基地建在重点中学、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并鼓励重点体校与当地中小学和大学相结合,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实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战略转移创造条件.

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教练员队伍建设

教练员是二线、三线运动员的启蒙老师,对运动员早期教育训练影响极大,决定着竞技体育成败的关键,直接影响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各地体育局应给予基层训练工作以高度的重视,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效益,狠抓基层训练工作质量,切实负责起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工作;定期举行基层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科学性.

建立竞技体育投资多元化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团体、学校、企业和个人已有能力和实力参与到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中来,这就使得过去单纯依靠国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学校培养、职业俱乐部培养、企业培养和个人培养等投资主体的社会多元化模式;而我国主要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还是应该以学校培养和职业俱乐部培养为主.虽然学校培养模式目前看来还存在问题,但是采取“体教结合”的学校培养模式更能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可持续.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才的培养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我们要改革竞技体育管理制度,完善培养和训练体系,继承原体制的优点,围绕社会发展和需求改革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形成双赢互利的良好格局,提高社会参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竞技体育社会化水平,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参考文献】

[1]刘志民.我国竞技育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04.

[2]肖天.对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1.05.

[3]宋继新,张良西.论国家竞技思想及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J].体育与科学,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