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区域伙伴协作实现教师教育

点赞:8763 浏览:338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从U-S合作走向U-R合作

近年来,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的实践逐步升温,究其背后动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在新课改的推进中遇到很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并无现实经验或者直接理论做支持借鉴,因此学校和地方教育局希望请大学来给予支持和指导.二是大学自身功能转型的需求.目前大学除却教学、研究的职能之外,其社会怎么写作功能越发彰显,特别是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巨大浪潮下,教育学科等这类更偏重应用性,且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走出塔,走向学校的动机更强.三是教师教育的变革.这一动因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就可见端倪,而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走向灵活开放的新局面,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趋势越加明显,也进一步促成大学和学校在共建教师教育的大背景下走到了一起[1].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动因,包括:大学教师个人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学校领导寻求发展改进的新平台等等.

与之相应的,是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李宋昊等人基于对国内学者研究的综述梳理目前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一、关于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内涵与意义的研究,二、关于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的原则及双方关系的研究,三、关于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模式及收获的研究,四、关于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中遭遇障碍及突围路径的研究.大部分学者对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相关议题取得一定的共识,包括:U-S合作作为一种具有共同目标和利益诉求、平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内涵、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应遵守平等对话和互补互益的合作原则、合作中存在的大学权威下学校失语和文化冲突下“协同合伙”的掣肘阻碍[2][3].不过从当前各地的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的实际来看,不少合作项目背后都有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和参与[4].从“点对点”到“点对面”再到“点对区域”,这种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的趋势恰恰反映了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介入渐强的态势,而这种趋势又与目前我国所处的转型时期对“强政府”的需求不无联系[5].因此大学与区域伙伴协作已经初见雏形,但其中的运作机制和深层结构尚未成型,尚未出现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正是在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走向大学与区域伙伴协作的背景下,重庆江北APEx实验区项目应运而生.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唯一直辖市,决定着它要承担西部教育开拓者和先行者的模范使命.因此重庆教育一直是在城乡差异明显、教育投入不足的大背景中不断摸索着适合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独特路径,其教育改革成功经验在整个西部地区都有广泛推广的价值.而江北作为重庆市新兴城区,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教育均衡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等这些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江北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重庆市教委和江北区政府在系统调研和反思思考之后,把改革重点放在“教师教育”上,一方面考虑到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江北区实际存在的“教师队伍还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需要,办学水平亟待提高”的现实难题,希望以教师教育体制创新带动教师队伍质量的整体提高,通过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教育科研水平,最终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和高质量.为此,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江北区人民政府协同共建“重庆江北APEx实验区”,旨在通过教师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构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区和人力资源强区打造一支优质教师队伍.

大学―区域伙伴协作实现教师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大学―区域伙伴协作的模型建构

Goodlad对于伙伴协作的分析中,首先指出它应是一个共生关系(symbiotic)[6].后续研究也逐步揭示出伙伴协作的一系列特征,包括:协作参与方来自不同机构,在结构和文化上有差异,各方有共同目标,力图解决共同的问题,各方取长补短、互利互助,各方需要不同,协作能满足各自需要,要求分享的决策和责任,成员自愿参与、地位平等,协作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7].因此在策划重庆江北APEx实验区过程中,项目组力图在已有实践和相关理论借鉴的基础上,构建大学-区域合作模型,其中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多元机构参与.在整个APEx实验区建设中,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市教委和江北区政府形成三方合力,将高校学者专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教师进修学院、中小学和民间团体等多方力量整合在一起,参与各方在协作中承担不同角色,实现优势互补.

二是共同愿景构建.大学和区域伙伴协作要形成共同愿景,以引领参与各方.在APEx实验区建设中,各方主要通过多轮对话以及大学方到重庆实地调研来实现愿景共建,在这一过程中,各方对伙伴协作的目标“以模式创新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以专业发展支持教育改革”达成共识.由于大学与区域伙伴协作中,大学作为项目策划人,要主动对接区域需求,更要怎么写作区域需求,因此在共同愿景构建中大学要主动靠近区域的教育现实和期待.所以大学人员在实地调查中分别访谈重庆市教委领导、区政府领导、区教育局领导、区教师进修学院领导、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等多方人员,并参与区教研活动、区学校自发组织的“七校联盟”联合教研、校本教研等多个活动,获得参与方对协作的期待和需求,进而不断厘清自身的角色,最终认同这一共同愿景.

三是分享决策领导.大学与区域伙伴协作中各方之间是平等参与的关系,这必然要求在协作具体运作中分享决策与领导.为此,APEx实验区建立独立管理委员会,各方派出一名代表参与其中,负责实验区重大事项的决策,以管理委员会会议或联席会议的形式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子项目组都建立多方参与的协调委员会,相关行动决策都会进行会商,逐渐建立起“调研-提案-协商-决策-实施”的决策分享机制.

四是多级协作平台.由于大学与区域伙伴协作参与方的多样性,因此在协作平台上也呈现多层级的特点.在大学-区域协作的主平台上,主要负责整体项目的规划、推进和评估,并建立“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实体机构来具体负责,在区域内协作平台上,主要由北师大的专家团队与教研员依托区教研活动来建设,并建立“教师研修集群建设”项目来具体落实,在跨校协作平台,主要依托区域内学校自发建设的“七校联盟”“九校联盟”来开展工作,在校本协作平台上,则依托校本教研活动来展开,并由北师大的专家团队入校参与和指导,在个体协作平台上,则依托“名师工作坊”项目实现大学专家与当地名师对接,并建立名师共同体,实现个体间的协作. 三、大学―区域伙伴协作的路径突破

在大学-区域伙伴协作的具体路径上,目前APEx实验区仍处于探索阶段,总体上既强调理论引领下的改革探索,做好顶层设计,也关注实践一线的创新动力和“摸着石头过河”,既强调覆盖整个江北区所有中小学及一线教师,实现“整体推进”,也关注改革深水区,力求在试点学校和骨干教师上“重点突破”.

在顶层设计与创新驱动的整合上,整个实验区在对江北区教育现状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江北区教师队伍中新入职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名师、未来教育家等不同层次,开发出名师工作坊建设、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集群建设、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开发等四个项目,且兼顾教师群体建设与教师个体发展,从而实现对江北教师队伍的全面辐射.与此同时,在项目的实际推进过程中,又强调计划性与变化性的统一,项目组可以根据成员的参与反馈和过程评价,及时修正计划.尤其强调吸纳区域参与人员的建议,让顶层计划与教研员、校长、教师更加贴近,突出“创新动力在实践”的理念.

在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整合上,很多前人研究都指出,伙伴协作不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活动,其还涵盖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其中包含各方的政治角力和文化互动.因此整个实验区建设强调调查研究、政策借力、行动主导、措施配套、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齐头并进,而不只偏重于具体的行动和技术层次的改变.所以在实验区设计之初,各方都非常重视项目的建设理念及其文化标识体系的构建,并专门设计了APEx的概念和实验区的区徽,以体现该实验区追求培育卓越教育者,支持其达到巅峰的核心理念.与此同时,考虑到各方参与的人力、资源有限,实验区更强调在重点领域的专项突破,牵一发而动全身,集中力量进行项目攻坚.所以在实验区建设的第一年,就把建设重点放在名师培养和集群建设上,以18位名师、七校联盟教研及英语、体育学科为突破口开展活动.

四、结语

Trubowitz谈到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关系的发展时,认为其可分为八个阶段:(1)敌意与怀疑,(2)缺乏信任,(3)休战阶段,(4)混和接受,(5)接受,(6)收缩,(7)重生,(8)持续进展[8].国内研究者也发现,在大学、学校和政府的三方协作中,会经历“政府推手”“学校意识觉醒”和“三方对话协作”的三个阶段[9].可见无论是US合作还是UGS合作,协作关系的发展是在历经复杂的过程中,即便有全盘的顶层设计,依然无法完全避免过程中的弯路、回头路.而在大学与区域伙伴协作中,由于参与方更多,其协作关系的复杂回路预示着其发展过程的艰辛程度之高,因此参与各方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好相关应急预案,从而能够针对过程中突发问题和紧急事件做出及时回应.

而作为大学方面,更要对协作关系建设的复杂性有清醒认识,特别要关注“指导和参与”的平衡:一方面要摆脱高大上的专家姿态,主动对接区域地气,尊重其他各方的主体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要意识到自身对改革的抗拒性,因为专家在权威惯性下更容易抗拒对自己的改变.因此,再回到“同生共长”的伙伴协作本质,大学与区域伙伴协作中参与各方共同面对着区域教育情境的种种不确定性、复杂性,因此各方都是在协作中实现共同成长,从而共同构建一个不断创新的教育生态.

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首批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重庆江北‘APEx’实验区:优质教师队伍培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