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

点赞:29339 浏览:1335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文化翻译观的引领下,探讨当前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现状,大学生提高英译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翻译观对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指导作用.

关 键 词  文化翻译观 文化交流 汉译英 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0 导言

广东省是国家最早进行对外贸易的地区,随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和外国友人的接踵来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早已被摆上重要的教育地位,从广东的各大高校开展的英语翻译教学程度看,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升明显,大多数学生不仅能在学习过程中熟练地用英语交流,而且能就日常话题与外国友人进行顺利的英语交谈.倒是在英语的翻译上,许多学生表现得不知所措、难以应付,归结起来原因有三:一是大学生片面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导致在阅读写作、翻译能力培养的缺失;二是部分高校对大学生传统的翻译能力教学重视程度不足;三是翻译缺乏文化理论指导,普遍出现“中国式英语”.因此,本文想在苏珊·巴斯奈特(Susan , Basst)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选择大学英语汉译英这一侧面,谈谈如何抓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重要性

从最高层面来看,加强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是国家走向开放的必然要求.按照2007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纲:“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的翻译能力达到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较高要求的翻译能力达到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并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汉英译速为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更高要求的翻译能力达到能借助词典翻译英美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由此看出,教育部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量化的重视程度.而从区域层面看,加强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是广东对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广东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实际商务办公中会接触到翻译工作,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除掌握口语和听力技能外,还需提高翻译能力,特别是汉译英水平.

2.文化翻译观对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指导作用

“翻译绝不是一个纯语言的行为,它深深根植于语言所在的文化之中,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在翻译理论上,巴斯奈特继承发展了前人成果,揭示了翻译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强调翻译过程中文化的第一性、信息的第二性;这不仅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一种突破,而且受到国际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和拥戴.为此,笔者大胆利用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指导翻译教学,取得明显效果.

一是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之上.我们知道,每一种语言都与各自的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是跨语言交际重要的语境要素;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 Basst)更是升华了这一认识,强调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我国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习语英译如能以文化翻译论为指引,将使得翻译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如习语翻译——事后诸葛亮(To be a wise man like ZhugeLiang after the event.)、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To send the feather of a swan one thousand li- the gift in itself maybe in-significant, but the good will is deep.),其中诸葛亮、送鹅毛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如果刻意采用顺应译语国方式进行翻译,将违背文化翻译论的基本观点,出现不伦不类的英译内容;同时学生也很乐意接受这种文化传递方式,觉得更有亲切感.诸如这些翻译教学,以文化为单位,超越语篇,既充分考虑到我们汉语的文化内涵,又能给译语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趣味性,真正达到推广文化、促进交流的目的.


二是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因此,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我注重给学生教授英美系国家的文化知识、文化情景和价值认知等,让学生在翻译中灵活运用语境,英译出符合信、雅、达标准的译文.如中国人有在正月十五晚上吃元宵、赏花灯的习俗;正确翻译为The Chinese he the custom of eating yuanxiao(sweet dumping made of glutinoud rice flour)and watching festive lantive on the fifteenth evening of the first month.我们知道吃元宵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如果在翻译教学中片面地强调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过分重视“重视”),或过分利用顺应他国语境,必将导致翻译出现文不达意,甚至出现文化交流过程受阻现象.所以,在翻译教学中,要尽量保持文化的差异性,对“元宵”等文化名词进行注解,促进文化移植,并要使翻译符合译文国的语境,使译文能在传递文化信息基础上圆满完成交流.

三是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苏珊·巴斯奈特(Susan , Basst)认为,“翻译要重视不同的怎么写作对象和原语的文化功能.”这给了我重要的教学启示,大学生机械地背记课本原有的译文是错误的,必须教会学生正确的翻译方法.如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正解为Honest advice sounds unpleasant,just as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作为学习多年中国文化的大学生来说,对“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理解没有难度,但翻译成英语时很多学生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许多大学生对译语国文化不了解;其实在中英文化中,良药是“尝着”(tastes)苦口,而忠言是“听着”( sounds)逆耳,两者在某些文化内涵上是功能等值的.因此,翻译的确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只有考虑到中英相互的文化功能等值,才能把以上这类句子翻译正确.

四是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历经多年的努力,苏珊在继承发展亨伯特(Umberto Eco)文化论和奈达(Nida)功能对等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翻译论,这本身就是翻译界的一种原则、新规范.因此,我们在教学生汉译英时,要全面理解文化翻译论的深刻内涵,并利用文化翻译论来指导现时的翻译教学工作,切实为推进各国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努力.

3.结束语

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来探究大学生的英译教学问题,既是新时期翻译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突破传统的翻译理念,有利于促进各国文化传递和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