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如何有效架起传承文化的桥梁之

点赞:14616 浏览:604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现在教学文言文时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学生怕学文言文,文言文和我们的时代隔了太久,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太大,不经必要的语言训练,已经很难读懂、看懂和理解,更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的作用被广大中学生漠视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已经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了;教师怕教文言文,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然而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的记笔记以外,多数学生却昏昏欲睡,反应冷淡,课堂气氛很沉闷.课后的检测结果也很糟糕.怎样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本文将做一些初探性的研究.

【关 键 词 】激发兴趣;加强训练;点拨方法;梳理知识;走进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0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现在教学文言文时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学生怕文言文,中学生为什么怕学文言文?因为文言文和我们的时代隔了太久,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太大,不经必要的语言训练,已经很难读懂、看懂和理解,更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的作用被广大中学生漠视.大部分中学生除了阅读课文中的文言文篇目,为了应试需要,一般不读其他的文言文作品.教师也怕文言文,这是因为教师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然后在课堂上很费力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然而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的记笔记以外,多数学生却昏昏欲睡,反应冷淡,课堂气氛很沉闷.课后的检测结果也很糟糕.久而久之,老师也开始怵怕教文言文,总有对牛弹琴的孤独寂寞感.

那么,怎样改变这样尴尬与无奈的局面呢?

探索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高中文言文教学在当下处境之艰难,大多数一线老师基本都有体会,推究起来,"学生不喜欢"是导致困境的主要因素.据一些老师在高中生中做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80%的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学生不感兴趣,怎样学得好?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问及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一是不好理解,二是不实用.那么,要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作用.学习文言文,一是高考要考,高考关系到我们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必须学好文言文;二是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和道德境界,对我们的生活,以后的工作、事业大有裨益.学习文言文可以学习古人的经验,吸收曾经的教训,有的甚至可以跨越时空界限直接拿来,全盘化用,用于管家理财,济世治国.譬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广为日本人喜爱和推崇,成为他们经商和管理的必读书数目.另外,学习文言文,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升道德境界.譬如,读了《论语》中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会懂得一条基本的做人准则;读了《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你又明白了生活的奋斗哲学......这些东西,也许我们都能悟出来,也并非只有古人才能悟出来,但是,这都需要以时间和经历为代价,很多时候,这种代价可能是非常巨大和惨痛的.如果我们每个人到硬要通过直接体验去获得这些理性的认识,而弃置前人的生命结晶不用,不但做了大量无谓的牺牲,还根本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牛顿说:"如果说我能看得比别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从文言文中领会先贤的精神世界,不正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吗?我们学习文言文,耳濡目染,感悟熏陶,吸取前人的智慧,就能超越前人的视野,创生出崭新辉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把文言文背后的故事呈现给学生,可将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编成课本剧,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给课文配插图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各种方式的结合使用要有度.

探索二、加强朗读和背诵的训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诵读自古以来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途径.文言文音韵和谐,意蕴悠久,篇幅短小,便于记诵.而记诵的结果,不仅可以拿到高考默写的满分,还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所谓语感,包括对记诵名篇的形式、内容、意境的整体感受.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整体感受,才能举一反三,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教材是我们的"源头活水",如果我们熟读或背诵课文,试题或课外阅读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只要课文中已出现过,我们就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这样阅读能力就提高了.文言文的章法、修辞、思想等通过诵读可以深入学生的骨髓,这样他们提笔写作时,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向这些佳作借词、借意、借境、借法,融入自己的作品,从而大大提高自己作品的表达效果.诵读还可以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诵读和背诵是文言文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

文言文教学如何有效架起传承文化的桥梁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言文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探索三、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感到文言文难学,读不懂,不好理解.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方法.训诂学解释文献语义的方法,如以形说义,因声求义,据文证义等,在文言文教学中大有用处.比如形训法,我们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可以根据"偏旁"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依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就有可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词义.

从文言文失分的情况来看,考生缺乏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尤其是对关 键 词 的翻译没有到位.这样在平时教学中,老师就要强调文言文的翻译不能泛泛而答,要把关 键 词 翻译清楚,必须注意句子的语气,有倒置的,要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后再翻译,省略句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等等.也就是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句意不改变,不出现语病".常见的翻译技巧也要教给学生一些.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我们可以用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比如:"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可译为"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对于那些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的词,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例如:"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句中"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对于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对于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的词,这时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例如"率妻子儿女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掌握了这些方法,再加上平时实词、虚词的积累,学生的翻译能力一定会大有提高. 探索四、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传统的文言文教法是教师字字落实,学生记忆,可惜效果不佳.为此,我针对文言文的字词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用小组竞赛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开拓学生的思维,变过去的教师讲深讲透为学生的学深学透,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的一般做法是:从情境创设开始,我先利用网络搜索古代作家生平介绍、名家点评、作品背景,激发学生情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自主探究中建构,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学生文言文翻译》等工具书及网络资源,自主解决生字词的认知,养成良好的文言文自主学习习惯.我把课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划给大家,去到课文中找意思,还可以结合过去学过的文章来拓展.让学生在翻译全文意思的基础上总结课文中的古今异义,通检测字,词类的活用,特殊句式的情况.找几个自己喜欢的句子,翻译几个我指定的句子.然后分小组,一般是四人一个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规定的任务.然后把成果展示在黑板上,一起来讨论质疑.当然,目前这样的探究合作课无形中延长了课时,我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探索五、让文言文走进中学生的生活.

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学生进行励志、惜时、读书、节约、尽孝等思想教育时,我多从古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既言简意赅,又显出厚重的历史感,能引起学生深深的思索.我在开学之初就要求每个学生都从古文中找出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在每节语文课前,选一位学生到讲台上为同学讲自己的座右铭,在学习《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让学生分组来演绎这个故事,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我还尝试如何让作文教学更好地与文言文教学结合起来.既使作文出新出奇,又使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更浓.有时候我设计文题,引导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古代经典作品.如《我与某位历史名人的对话》.有时候我还精选文言文片断,让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有感而发.例如《滕王阁序》中的名段"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每当读到此处时,人们都会为其中的奋发精神所震撼,青少年学生更能受到精神上的鼓舞.这样的文段,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仅可以借鉴引用,而且能够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激发创作的灵感.


总之,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学生做到厚积薄发,出口成章,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让语文课成为利用文言文的载体,成为进行创造性、探究性学习的主阵地.让学生去发现,文言文是葡萄美酒,是名山大川,是亲情至性,是古今生活中的你我他,真实而又贴近我们.这样,在古人和今人之间,我们是不是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了!

参考书目:《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的构建》《初中到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