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是这样炼成的

点赞:17443 浏览:805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但它也恰恰是体现语文素养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提出这样的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是对于刚刚掌握拼音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一切是很困难的.当我在一年级下册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一度遭到同行和家长的反对和质疑,但是我努力寻求各方理论的支撑,坚定自己的信念,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地挖掘孩子最大的潜能,让写日记变得轻松、愉悦直至自然.

关 键 词 :低年级学生 日记 步骤

一、认识日记

规范地说,日记指用来记录其内容的载体,日记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因此,可以记事,写人,状物,写景,当然也可以记述活动,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过的,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简单地说,日记是一种表达,是人的另一张说话的嘴巴,是一场别具魅力的对话.

但是,我们的孩子却认为,日记是一种令人头疼的作业形式. 怎样让学生认识到日记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我们以前也常常在做,朗读学生作品,张贴学生作品,黑板报刊出学生作品等等.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方法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一年级孩子来说.管健刚老师说: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当写作成为一种“公众的言说”,其“表达”“交流”“对话”的功能也就能轻而易举地彰显出来.

道理是相通的,为了使得文字成为一种“公众的言说”,我们必须给文字一个呈现的平台.

我努力思索,在班级里创编班级日记,让学生给班级日记投稿,变“作业”为投稿,学生日记发表在《班级日记》上,拥有一个读者群――班级同学,同学的家长、亲朋好友等.让学生逐渐明白,日记是拿起笔来说话,日记是人的另一张嘴巴,日记是一种表达,日记是一种交流.当学生切身感受到日记是一种“表达”和“交流”时,为什么写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熟悉日记

我们要知道,蜜蜂是不可能每天都飞进教室的.孩子们常常抱怨生活单调,认为日记没什么可写.但是我们不妨细想,一天的学校生活真的如此单调吗?

我们的优等生大都学有余力,有富余时间参加各类活动,他们肯定不缺乏故事.中等生最悠闲,没竞赛、管理的事,也没茬儿惹老师生气,有许多自由时间和空间,肯定也会有很多故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老师最爱找的对象,他们与老师打交道的时间最长,课堂之外,老师的奇闻轶事,他们知道得最多、最清楚,怎么会没有事呢?

由此看来,日记并不是没内容可写.但是我们必须要使学生懂得日记就是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知道的事,写自己想说的话,可能是愤怒、不满、悲伤、高兴、后悔等

自从有了《班级日记》这个平台,事情就好办了.我在择稿时,都着力选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心情、自己的观点的日记,不断强调真实的最打动人.学生自然就朝着这方面去选择写的内容.

日记是这样炼成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日记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所以,我们彼此常常因真诚而互相感动着.我抓住每个这样的契机告诉孩子们,你记录的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心情、一个观点,但是你们记录的肯定都是一份真诚.慢慢地,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当日记写什么的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孩子们日记的重心,自然而然地从挖空心思的编,变为煞费苦心的表达.

三、喜欢日记

爱默生说,思考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事.管建刚说,写作是思考中的思考,辛苦中的辛苦.

可是仍旧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写,并为写痴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明白写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捍卫自己的尊严,证明自己的存在.写是快乐的.

反观我们的孩子们,他们感受不到写带给人的快感,更多的是觉得写是苦事、累事.写失去了最初的那份欣喜和激动,自然就没有写的必要了.

我们要给孩子们的写创造价值与意义,开辟那么个一亩三分地.

我每两周左右出版一期《班级日记》,每一期发表 1/3左右学生的日记,有规律地持续发表,给学生注入了有规律的持续精影和持续荣耀.学生每发表一篇日记,我颁发一张“刊用纪念卡”,三张“刊用纪念卡”换 “日记新苗”荣誉称号,用三张“日记新苗”能换得“日记小能手”称号,用三张“日记小能手”能获得“班级日记大家”称号.得到“日记大家”的,个人形象张贴在班级最显眼的公告栏,发给他奖状喜报,并通报全班、家长、亲朋,让他的荣耀持续精彩.这一次又一次的、阶梯式的、每个人只要努力一把就能获得的奖,给学生的写作注入了鲜活动力.

四、优化日记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日记本身就是作文的一种形式,所以日记的修改也非常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说得很清楚: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让学生在修改中学会修改,在学会修改的同时,提高作文的斟酌、锤炼、精打细磨的功夫.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因为孩子们没有“改”的主动性、积极性,老师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改”这一环节一直是缺失的.


我创办《班级日记》,孩子们向它投稿,在竞争性发表的剌激下,我推出了以下 “改”的时机和策略.

1.周一晨读时,孩子们进行全班性的互改日记.因为年级低,所以更多的是关注语句的通顺和标点符号等的运用.

2.周一我批改全班日记,并录用2/3孩子的日记,属于初选录用.当天,让这些孩子们根据修改意见回家再次修改,根据修改和文章质量来确定最终录用的1/3.

3.周二,日记被录用的孩子,需要仔细誊抄一次.誊抄也是一次修改.

4.周三,誊抄后的日记张贴在黑板上,每期班级日记都有四人小组负责审错查漏,圈画出错误后,作者和四人小组之间会展开一场辩论.

初步统计,班上,每一个孩子一学期少则在《班级日记》上发表五六次,多则十来次,乘以四,每个孩子都将经历几十次的“我要改”.从一年级到了六年级,孩子们不断修改,其能力将大大提升,自然,作品越写越精彩.

总之,写日记确实也无需太多章法,大抵就是先是让孩子明白日记是什么,接着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然后让孩子拥有“我要写”的冲劲,最后培养孩子“我要改”的习惯.所以,我们不要一味认为孩子们小,作文起步太早.说得夸张一些,写作作为表达的一种方式,本身就是生命的一种本能.更多时候,我们不妨对自己的认识多一些坚持,多一些尝试,相信或多或少会有些收获!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