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扶贫工程

点赞:2870 浏览:97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公共文化怎么写作,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关 键 词 ,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福建省艺术馆倡导实施的“艺术扶贫工程”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新途径,开创了我省公共文化怎么写作的创新模式,促进了我省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的建设.

2007年6月16日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强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基本建立”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抓好公共文化怎么写作是关键.我省在积极打造文化强省的过程中对如何做好公共文化怎么写作进行不断地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表明,福建省艺术馆开创的“艺术扶贫工程”是公共文化怎么写作的创新体现,成为我省公共文化怎么写作建设的一个品牌,促进了我省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地不断完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

一、“艺术扶贫工程”重在公共怎么写作

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的核心是公共怎么写作,公共怎么写作是公共怎么写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扶贫工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建设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004年2月,吴志跃时任福建省艺术馆馆长,他带领一批同志到3个县9个乡20余个村,进行了前后为期半年多的工作调研,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吴志跃馆长发现,全省有很多地区贫困小学没有艺术教育,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美术线条、音符、舞蹈,艺术教育是一片干枯贫瘠的土地.这对于贫困农村的孩子是不公平的,这说明了城乡发展的布平衡,农村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未能及时得到保障.文化和谐的重要原则就是公平原则,应该让乡下孩子享有与城里孩子同等的艺术启蒙教育的权益.艺术馆、文化馆有许多专业艺术人才,也应该为此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产生了艺术扶贫创新工程这一新生事物.“艺术扶贫”就是建立在公共怎么写作基础之上的一项工程,以公共文化资源贫瘠的农村为扶贫对象,全省文化馆(艺术馆)的专业技术人员以自愿报名,定时、定点、定员的方式深入贫困山村小学,开设美术、音乐、舞蹈、写作等兴趣班,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投身农村群众文化怎么写作.截止2009年8月,全省各级文化馆已确定213所小学为艺术扶贫基地,举办各类艺术兴趣班349个,受训学生达20万人次.为农村孩子接受艺术熏陶创造了机会,也使对文化艺术如饥似渴的农村孩子确确实实地得到了实惠.这一崭新的公益性政府机构为农村公共文化怎么写作的新机制,新职能,破土而出.它的创新理论基础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决议,是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英明论断.

全省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通过艺术扶贫工程,形成中心辐射,网络效应,实现了全省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的集成创新.省艺术馆吴志跃馆长提出要形成长效机制,十年,二十年,等坚持不懈,着力于培养新世纪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全省群众文化系统的专业人员克服了许多困难,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例.省馆老师和各地的老师还自掏腰包资助贫困生,写学习用具、书包、建体育场等从经济上扶贫.在艺术扶贫工程中,他们感悟爱心,自身的精神面貌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充分展示了他们对发展农村文化,保障农村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感,也表现出爱心,赤诚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的精神风尚.


二、艺术扶贫工程塑造以政府为主体的怎么写作形象

强调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的主体作用,要求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在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原则下,福建省艺术馆作为福建省公益性文化单位骨干,率先推出“艺术扶贫工程”,之后向全省文化馆(艺术馆)发出艺术扶贫倡议,得到全省文化馆的积极响应.“艺术扶贫工程”以文化馆(艺术馆)这些公益性文化单位为实践主体,深入农村,深入农村艺术教育,播撒艺术之花.它是福建省公益性文化机构主动把触角伸及农村艺术教育贫瘠土地的一项大胆尝试,并使文化下乡走向常规化、制度化.目前全省已有88个文化馆参加“艺术扶贫工程”,参与扶贫工作总人数达到560人,占全省文化馆专业人员的80%以上.可以说,“艺术扶贫工程”已成为福建省农村文化发展的品牌项目,它把政府推到农村文化怎么写作的前台,塑造了我省政府公共文化怎么写作的良好形象.

三、艺术扶贫工程扩大了政府怎么写作的公益性影响,消除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困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

文化产品和文化怎么写作都需付费

“艺术扶贫”是文化扶贫的具体表现,属于政府扶贫内容.“艺术扶贫工程”是一项免费提供艺术教育的工程,在“不搞陪同、不准吃请、不拿报酬”的“三不”原则下,定员、定时、定点深入偏远山村小学,为农村的孩子们免费开展艺术教育.让山村的孩子们不花费一分钱就能享有专业老师指导的文化艺术资源,艺术教育的免费性就是“艺术扶贫”公益性的最大体现.

省艺术馆这一举动立即得到当地文化、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福建省各地、市、县文化馆的热烈响应.2005年4月,福建省艺术馆向全省文化馆发出艺术扶贫倡议,得到全省文化馆的积极响应,并把这项工作定义为艺术扶贫工程.各地文化馆专业人员纷纷行动起来,帮助当地贫困中小学开展艺术启蒙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项创新举措,是对改善公共文化怎么写作机制的崭新诠释.

四、艺术扶贫工程是文化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成果

福建省艺术馆在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自主创新,于2004年在全国率先推出“艺术扶贫工程”,此后几年,“艺术扶贫工程”成为公共文化怎么写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全省文化馆(艺术馆)都积极参与到这项工程来,艺术之花在全省贫困农村地区遍地盛开.“艺术扶贫工程”是文化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成果,它为公共文化怎么写作建设提供了新途径.当前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而如何促进城市文化资源有效地向农村流动?这是个急于解决的问题.“艺术扶贫工程”的出现,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资源引流提供了有效方式.使城市文化机构介入贫困农村的公共文化怎么写作,让城市的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提高了城市文化机构组织效率与怎么写作水平,又解决了农村文化资源的短缺,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艺术扶贫工程”,以“关注农村、关注贫困、关注教育”为主线,是充分利用文化馆的艺术资源,针对贫困、边远地区学校的艺术教育匮乏问题进行的一种帮扶.这几年来,它的足迹已遍布偏远的山区小学、海岛小学、少数民族小学等学校,探索出一种农村公共文化怎么写作的创新模式,并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我们相信,“艺术扶贫工程”还将继续壮大地发展下去,为完善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促进社会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