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探微

点赞:18466 浏览:816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自学考试遭遇的瓶颈和机会

自学考试,顾名思义以自学为主,通过国家考试测评获取学历.它满足了成千上万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做出了贡献.

但自考改革的步伐跟不上时怎么发表展的速度,制度设计的僵化,考试方式的单一,人才素质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学者呼吁取消自考这种教育形式,就是基于自考本身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改变.显然这是因噎废食的做法,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不利,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利,也对大量想通过自考成才的学生不公.

自考的精髓是学生自主学习,全日制自考也是自学为主,但有教和学的互动,学生在校园里完成学业,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师指导更具针对性.事实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了便利.以前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是课堂,现在不一样了,学生可以多渠道获取信息,世界顶尖大学的教学形式都在发生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比重在逐步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讲全日制自考学生在这方面的劣势不成为问题了.但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专业前沿知识的掌握依然是自考学生的短板.

全日制自考现在的外部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国家开始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主考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就意谓着有了改革的空间.加上全日制自考本身依托普通高校,与普通高校学生同享教育资源和校园文化(尽管部分全日制自考学校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怎么样才能克服自考教育的这些短板呢?笔者认为,创新全日制自考人才培养模式,在维护自考的严肃性,发挥自考的优势(宽进严出、教考分离等)的基础上,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在培养模式上实行三个结合,自学考试就一定能够走出低谷,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全日制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探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学考试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实现全日制自学考试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变

自考这一教育形式本来是具有优势的,因为宽进严出、教考分离的原因,自考文凭的含金量是受到人们追捧的.只是大学扩招以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度到大众教育,人们可以不要通过更加严格的自考获取大学文凭了,自考开始出现了生源危机.所谓危机,并不是没有机会,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认识到自考本身的短板,实现自考教育观念的转变,自学考试就能够迎来另一个春天.

首先,实现应试教育为主逐步向知识与能力并重转变.宽进严出是自考的优势,我们不能丢掉这个优势.自考学生大多基础不是很好,知识不是很牢,用这个手段强化知识的积累还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为考试而考试,要对自考课程进行改革,不必强调量的多少,而应面向岗位设计课程,面向未来设计教学.给主考学校更多的自主权,设计更多的实践能力环节,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这样发挥好自考本身的优势,改革自考存在的弊端,会给自考带来深刻的变化.

其次,实现学生评价模式的转变.以往评价自考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结果,往往导致学生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至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没有纳入评价范围.

再次,实现由只关注人才培养逐步向培养与就业并重的转变.自考学生的就业很少为主考学校所考虑,他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由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考核学生就业工作时一般不会把全日制自考的学生包括在内,所以我们缺少对全日制自考学生就业的关注和关心,而全日制自学考试教育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我们如果只关注如何教,不关注教之后学生能不能顺利就业,全日制自考就会走进死胡同.

3自考学生培养模式的三个结合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全日制自考学生的培养模式可以设计为三个结合:

一是课程设计上知识结构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以江苏省为例,2010年下半年开始在自学考试31个专科专业、30个专科起点本科专业中试行基于核心课程的大选修制,相当于“课程超市”.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性环节四类调整为公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课程和实践)和选修课程(课程和实践)三类.在选修课程上允许考生在保证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背景、岗位要求和社会需求在相同的学历层次上跨专业选修课程;修完核心课程学分和选修学分的,即完成学分要求的,按核心课程专业毕业.这一改革,改变了传统的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做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考生的发展,也不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和工作岗位需要脱节,这有利于自学考试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课程设计的改革还不能只停留在满足自考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之上,主考学校应该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成才动机、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方面提供空间和时间上的保障.学校除满足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部分愿望选择学习内容,还要满足学生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各种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刻认识社会和自我,培养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这样,自考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只是会读书,首先应该是会做人.一个只对学生专业成绩负责的学校不是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学校,而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学校,她就必须引领学生精神成人.

二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自考是一种学历教育,学生参加自考的目的是想获取国家承认的大学文凭,评价一所全日制自考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学生考试通过率是一项重要指标.但只有这个指标是不完善的.毫无疑问,全日制自考学校不以研究水平为指向,我们也不是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学校应该定位于应用型,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实用性人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树立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实行技能资格证书与考试科目互换的免考方式.学生在取得学历文凭的同时,还持有相应专业的多个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这样的自考学生其就业能力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是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有了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是不够的,还必须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在普通高校都已经根深蒂固,自考,哪怕是全日制自考也有这个传统,加之,相对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言,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和学生记诵知识是很轻松的事情.因此,转变观念是一大难题,对学生如此,对教师亦如此.此难题的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真正实现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平台.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是需要一定得条件和平台的,学校需要加大投入,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建立学生实践真实环境和课堂模拟教学环境.真实环境是指创设一种真实的工作环境,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学生实践平台,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有了这样的实践平台,学生就可以进行实战训练,真正实习学生零距离就业.课堂模拟教学环境是指创设一种类似于实际工作环境的教学实验、实训平台,通常的做法是在校内建立实验、实训中心.这种环境的优点是更加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实践活动平台建立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实践培训的时间就要合理分配,这对自学考试是一个深层次的自我改革,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投入都是不容易的,但只有如此,自考教育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弊端.

推行教学模式改革.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改革传统的以知识信息传授为主的单一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创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要提高学生的通过率,人们对担任自学考试课程的教师的要求往往只有一条,就是学生要出成绩.成绩要出,能力更要提高,否则自学考试就培养不出真正的有用之才.我们可以采用探究教学模式、体验——反思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专项技能训练模式、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等.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就会学多一点.看起来这个说法是矛盾的,实际上这就是教学辩证法.一堂课三分之一教师来讲,三分之一让学生体验,三分之一用来讨论、总结,还留一点时间由教师来提高.这样,学生自主练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就多了,课堂就不是“满堂灌”了.与此同时,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培训,教师都应给学生布置充足的课外练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等任务,这样才能巩固提高,学生才能得心应手.

教学模式改革以后,考核、评价学生的方式也要改革.考核、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自学考试往往是“教多少考多少,学生只按笔记或某一教材回答试卷”,这样的方式不能全面评价学生,也对学生的发展不利.我们可以建立以实际表现为主的考核方式,除必要的科目考试外,做项目、做论文、进行实际操作、职业技能鉴都是很好的评价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动机.

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和培养能力大幅提高,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快速发展等使自学考试的生源越来越少,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学习型社会的推进,自学考试的发展还是有广阔的空间的.只要创新自学考试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自学考试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依然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