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审计理与实务的影响

点赞:4908 浏览:121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2006年初,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正式颁布,其宗旨意义在于推动审计业务的发展,经过近年来实践,新准则的执行总体上看还是比较畅通顺利的.然而,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新的审计准则的执行中也存着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本文就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审计理论与实务应用的影响问题做出剖析,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建议.

【关 键 词】执业准则审计理论审计实务

一、新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制定及实施意义

(一)新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制定

《注册会计师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对经济活动提供审计签证和怎么写作作用,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行为规范中明确提出,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报告的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应遵循的指导性行为规范.至2004年间我国已经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对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的认定、审计业务、出具签证审计报告等行为也做出了相应的规范与指南.随着经济的发展,执业的范围的广泛,注册会计师的业务也由原单一的审计业务,扩充到审阅、其他签证等相关怎么写作在内.2006年初,我国财政部又发布了新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在新的准则框架中除新增的审计项目外也对签证业务、相关怎么写作、事务所的质量控制等都做出了增加与修订,使新的审计准则更加趋同于国际准则的标准,这也是目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

(二)新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意义

作为一个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机构,就必须有一个业务执行的标准来对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进行行为的规范.规范其哪些可以为之、哪些不可以为之,它作为统一的标准来考核审计及其他签证与怎么写作工作的质量,明确业务的职责,提高业务质量.

二、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审计与实务影响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6年至2012年间经历过多次的修订后,准则的内容日益庞大,日趋复杂,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科学性、严谨性,其运作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时常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一)当前实务难以适应新准则的理念

在准则中,除了基础性的规范做出修订,也对审计风险准则做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例如:在准则中的第1231号等对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及要求上加强对审计风险及风险评估环境的说明;在第1301号中对审计收集的证据及证据收集的程序等相应的规范.充分体现了审计理念――现代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准则.在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审计理念.与以往的审计范围不同,它拓宽了注册会计师的视野,不仅考虑被审计的单位内部环境,同时外部因素也囊括进来,例如:行业现况、法律法规、监管部门等,从宏观上充分了解被审单位的状况,加大了审计的力度.然而,很难在实务中去应用,就目前来看,有能力开展以现代风险为导向的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并不多,一般中小事务所不具备实施条件,仍以传统导向为审计模式.

(二)新准则内容晦涩,可理解性差

在新的准则修订后,措辞准确,精简了重复内容.由于专业数语过强,使得行业人员对准则的解读上增加了难度,往往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不仅浪费时间与精力深入研究,对实务操作上也带来难度.例如:在审计准则中第1141号和第8号舞弊审计准则中对舞弊风险因素的解释,舞弊实施的动机压力及提供机会等内容上涉及到大量专业术语.至于什么是动机或压力?机会与借口又具体指向什么?这些概念与我们平常理解的内涵有着一定差异,很难正确理解到位,常被人戏称“天书”,因此为准则的执行带来不便.

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审计理与实务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注册会计师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准则中一些内容过于超前,其应用性备受质疑

准则中的大多数内容是有一定实用性的,随着实际业务的开展是可以执行.一般来说,在实务中顺利开展的审计业务,才会出现相应的审计准则来规范,而且为了适应执业的需要还要不间断地修订补充.但是还有些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执行下去的业务,在准则上却有着相应的规范要求,使制定的准则内容与实务成脱节局面,显得过于前位了,其应用性与严肃性备受质疑.例如:在准则中的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国开展财务信息协商执行程序业务很少,甚至有些专家学者对此也是孤陋寡闻,事务所与经营主体间几乎没有这方面的业务往来,因此,准则在这一点上显得超前,实务的应用性遭受质疑.

三、新注册会计师准则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准则制定的机制

首先,正视的准则制定理念.在当前,全国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家加强与世界间的经贸联系,减少经济上的摩擦与纠纷,实现我国准则制定机制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借助国际准则制定和实务的经验,来提升我国的财务信息质量,为世界经济所认同来提升我国经济市场地位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执业准则的制定程序要完备.在选定准则项目上,结合本国的国情,不能机械地套用国际准则,从实际出发,在实务中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有针对性地修改与补充.另外,在项目的选择上要注重相关者的利益,满足相关者的实际需要,避免造成准则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尴尬局面.

再次,构建准则制定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会计人才的作用.在准则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地调动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在财政上,政府以增加经费的形式予以支持,推动准则的建设.在会计人才与团体协作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要起到统御作用,鼓励与协调各地注协合作,互补与整合,对于构建过程中的问题予以分析反馈,共同制定应对方案.另外,要注重人才的协同合作精神,国内各大高校是审计理论新课题研究的基地.审计实务上,会计一线人员也要随时提供实务工作中棘手的问题做出反馈,调动各方人才力量,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献计献策做出贡献.


最后,制定准则要本着有序推进,量力而行.一个准则的制定是一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作.不能操之过急,照搬硬套国际准则,要本着有序进行,深入地开展,戒浮躁之心、弃急功近利之意,一步一个脚印,在各方通力的合作下一定能够制定科学、实用的执业准则.

(二)构建适合准则运用的环境

为解决执业准则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以及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法规体系和监督体系,为准则顺利的制定起到保障作用.为改善准则制定的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改善经济环境,建立有效审计市场环境.二是深化会计领域的改革,完善审计市场.三是,重视人才的培养,提升其专业工作的能力.四是引进先进技术,开展信息化建设.五是完善法制与监督体制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