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点赞:19288 浏览:844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高等院校应从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等多个方面着手,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这既是高等院校开展就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又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显著增大,很多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思想问题.面对新时期社会转型、社会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发展,牢固树立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理念并认真践行,事关高等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重视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并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

1.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概况

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国高校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很多高校成立了以校领导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工作体系得到加强;有些高校成立了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承担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就业心理问题疏导等相关工作;有些高校还试行“导师制”,如北京大学2002年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并逐步开始在其他高校推广普及.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又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教思政厅〔2009〕1号)文件精神,把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着力点和切入点,不断拓宽载体,创新方式,以提高就业教育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2009年1月8日,由《思想教育研究》杂志社和北京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共同举办的“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研讨会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2009年2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强调指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怎么写作”.

近年来各高校虽进行了一些具体实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是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脱节,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就业怎么写作缺乏有效兼顾,往往顾此失彼;忽视学生的群体差异,对所有学生采用同一种教育方式;大多只是面向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现实需要

2.1思想道德教育

中国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对全党全社会承担起立德树人重大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学生政治方向引导、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和渗透、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领会法律精神等方面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大学生自觉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联系在一起.并在课堂全面传授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力量,使学生在监督和自我监督、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由他律转向自律,把外在的思想、观念、规则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再外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达到教育的目的.


2.2职业道德教育

在就业实践中,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时多以品德为重.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在“大学生最需要加强何种素质建设”的问题中,超过四成的用人单位选择了“职业道德素质”,所占比例远远超出其他几项.受访单位中,近三成认为今年所招收的大学生最缺乏实干精神和职业道德.学历、资历已不是公司招聘首先考虑的条件,工作态度才是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然后是工作经验.可见,大学生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胜,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外,首先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在就业指导中要加强以爱岗敬业等职业价值观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采取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使职业道德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

2.3心理健康教育

保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就业、愉快走向社会的必备条件.一项调查表明[2],大学生求学期间最焦虑的问题:51.82%的学生认为是“学业问题”,71.34%的学生认为是“就业压力”,15.33%的学生认为是“人际关系问题”,14.99%的学生认为是“情绪低落自己无法调整问题”,“对自己前途没有信心”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56.25%.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业的规划和职业的选择,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导致心理问题产生.针对毕业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形成的挫折、困闷、烦恼、焦虑、自卑、怯懦、失落和冷漠等不良思想情绪和心理障碍,要通过面对面谈心、在线交流、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及时进行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多途径、多渠道消解大学生紧张情绪和压力,帮助他们正视就业现实、正视自我,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珍惜“双向选择”的机会,勇于竞争,提高应对竞争、风险和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3.强化就业教育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3.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在全球化经济危机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2007年毕业生人数为495万,待业人数为144万;2008年毕业生人数为559万,待业人数为160万左右;2009年毕业生人数达610万,加之历年累积,2009年加入就业大军的高校毕业生超过700万人[3].但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就业难”,更多是“择业难”,这是由于培养成本过高,不同行业和地域的机会、待遇差别过大,加上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以及传统观念影响,大学生初次就业对待遇看得过重,职业选择范围过窄,期望值较高.一些大学生宁肯待业或选择考研也不愿到中西部地区和基层需要人才的地方去,考研成为大学生就业避风港.据悉,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51万人,比上年增长11万人,创下200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因此,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应根据其专业和特点实行全程化、有针对性、分层次指导,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地确定、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3.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2008年以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就业岗位明显减少,高校面临着很大的学生就业压力.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大学生自主创业将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2009年6月,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72%的北京高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可以说,创业教育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当前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新型人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在学生心中播下创业的“种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创业”、“创什么样的事业”、“如何创业”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有利于开拓大学生的就业思路,拓展就业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弥补了创业意识的不足,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并为其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所以,在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自觉地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不断转变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树立全面创业教育观的同时,高校要从创业创新知识结构体系、环境氛围、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改进,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3.3加强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对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导向作用、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熏陶作用、对加深大学生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具有纽带作用、对提高大学生为人民怎么写作的能力具有历练作用以及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具有推动作用[5].但现今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开展却出现了一系列与初衷不一致的问题.如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实践教育体系还不够完整,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的并不多;在高校中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实践考核办法和标准等.高校应通过多条渠道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发展观.通过建立一批相对稳定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统一.

将就业实践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界,开拓了就业教育的新途径,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最关心的切身利益,从而以德育实践引领精神追求、以社会实践感知责任使命、以文化实践促进身心健康、以专业实践提升职业素养、以科技实践启迪思维创新、以就业实践提升职业能力.这对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巩固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促进大学生的终身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总之,通过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就业教育所具有的实践性和现实性特质有利于矫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的弊端,它是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丰富和拓展.二者的有机融合既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器.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0年度课题“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医德教育相融合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0CX109)成果.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评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0-04-0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