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县域经济模式

点赞:3526 浏览:119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论文在分析襄樊县域比较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山区、平原两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关 键 词]襄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是中国特有的“行政区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发展就是充分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形成地域特色,以便更好地应对世界贸易市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襄樊县域比较优势

县域交通较为便利.316、207、312国道贯穿各县(市);焦枝、汉丹、襄渝铁路分别通过枣阳、宜城、老河口、谷城;汉水流经老河口、谷城、宜城.襄樊机场、老河口机场可通达国内10多个大中城市,襄樊铁路货运编组站为全国13个特大编组站之一,另外还设有襄樊海关等,襄樊县域物流通道较为便捷.

县域特色比较突出.由于地理条件、原有经济基础的影响,襄樊3个平原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与3个山区县(南漳、保康、谷城)之间差别显著.平原县域经济总量(172.96亿元)、人均GDP(8006元)、产业构成(27.08:43.01:29.91)均好于山区县域经济总量(51.47亿元)、人均GDP(3587元)、产业构成(37.06:36.98:25.96).粮、棉、油等农产品生产加工是平原县域的优势,生产链条较长,产品附加值较高.土特产品生产,林、牧、渔业发展是山区县域的特色,但产品深加工较少、产品链条较短.

县域城镇化差异明显.由于山区、平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襄樊县域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枣阳、宜城、老河口、南漳、保康、谷城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2.84/%、40.16/%、60.74/%、22.9/%、19.43/%和30.99/%.平原县域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山区县域.

二、襄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1.襄樊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襄樊山区县域3个,占襄樊县域总数的半壁江山.然而,2000年襄樊山区县域GDP只占县域GDP总量22.93%.襄樊山区县域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磷矿等矿产资源,拥有与平原有着明显不同的气候资源等.资源是襄樊山区县域产业发展取向和产业生长点选择的最重要的出发点.但由于种种原因,资源优势与潜在的商品优势、市场优势得不到有效整合.加之交通相对落后,城市辐射带动有限,劳动力文化素质较差等,致使襄樊山区县域自成封闭系统,自给自足,市场需求难以刺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乡镇企业发展.山区县域地方财政入不足,又制约着山区经济发展.

今后,襄樊山区县域经济发展应在国家和大区域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框架下,结合县域本身的区位特点、资源条件、现有经济和工业发展基础,正确选择主导产业,选择工业生产点和工业生产组合链,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名优特产品生产,积极开拓县域外市场,整合现有工业,形成规模经济,提高效益水平.具体包括:退耕还林,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利用山区与平原的季节差异,发展反季节蔬菜.深山居民向外转移,发展小集镇.利用山区资源发展林果业、养殖业、中草药种植等,逐步形独具特色的山区系列土特产品加工业等.

2.襄樊平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2000年襄樊平原县域GDP占县域GDP总量77.07%.襄樊平原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但仍然存在资源蕴藏量较少、深加工度不够、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襄樊平原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依托丰富农产品资源(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围绕“农”、“新”、“移”三字做文章.

围绕“农”字,调整农业结构,延伸生产链条.襄樊平原县域应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养殖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拓展农副产品加工链条,包括纵向产业链(由粗加工发展到精、深加工)和横向产业链(发展为加工配套的包装、销售、运输和其他怎么写作业),把产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具有襄樊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形成龙头企业,最终带动千家万户致富.

襄樊县域经济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围绕“新”字,调整工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襄樊处于湖北“汽车工业走廊”中部,襄樊汽车产业开发区是全国惟一以“汽车”二字冠名的开发区.襄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湖北省地级市中惟一国家级开发区.襄樊平原县域应围绕这些优势,积极发展汽车配件产业和相关怎么写作业,积极响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需要,为其实验和发展提供相关怎么写作.“创新”型县域经济对无法改变的禀赋性因素要求不高,对区位、自然资源等因素的依赖性相对较低,发展新型工业经济所要求的各种因素大都可以开发、培养和引进.

围绕“移”字,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劳动力既是消费者,也是一种资源.及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由消费者及时转化为资源,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否则,将阻碍县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转移途径:有组织地向海外输出,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输出;就地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为此,地方政府应做好: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有组织地输出;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的怎么写作,协调解决好他们的实际问题.

三、结语

襄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条件下,根据山区、平原自身特点、原有基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发展方向,以利于充分发挥襄樊县域比较优势,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竞争中增强襄樊县域竞争优势,推动襄樊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