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

点赞:8694 浏览:336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09年我国将有611万名大学生毕业,危机下该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急于想解决的世纪大难题.2009年1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七项措施扶助大学生就业,这七大措施显示了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积极态度,但同时也反映出了目前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

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了整个民族都在关注的沉重话题,就业的艰难形势也彻底击碎了成千上万个家庭的梦想,那些指望靠上大学来改变身份的农村子弟就更是如此了.

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叠加,加剧了就业难题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人们也逐渐习惯了这种发展速度.然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一下子把人们打晕了.2008年,诸多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激化了我国潜在的诸多问题,就业就是其中之一.在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一说到2008年,人们脑海中便会自觉地浮现出这些字眼:国际油价的高企、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全球性通胀带来的国内通胀、南方大雪灾、汶川大地震、股市暴跌、楼市成交量萎缩、外贸出口受阻、中小企业的经营危机与倒闭潮、不断攀升的失业率等等.在这些事件中,人们渐渐迷失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们面对这一切就更加一筹莫展了.

目前已有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在之前受制于从紧货币政策融资难的窘迫中倒闭了,大量就业岗位也随之流失了,而且这种不利的影响现在已出现了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生产企业向内向型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的趋势.

高校实习没能造就大学生的“真才实学”

在大学教育体系中,虽然一直都有设立“毕业实习”这一环节,但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高等教育往往重课程教育而轻实习效率,高校通常把完成本科课程的时间压缩到三年或三年半,然后留出一年或半年的时间让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而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必须“自力更生”去寻找实习机会,有的靠家庭关系,有的靠朋友介绍等这样一来,不但学校的课程教育减少了,学生在社会上的实习也常常流于形式,许多单位经常会碰到一些熟人或朋友,拿着学生的实习证明来单位盖个章,到毕业实习结束时这些学生就拿着此类证明到学校应付了事,如此作为根本达不到实习的目的,也完全学不到就业所需要的技能,更别说锻炼实践能力了.

也有大学以集团军的形式去一些大企业、单位以规模化的方式进行实习,这虽然体现了高校对大学生实习的重视,但其所取得的效果往往与上文提到的情况如出一辙:短期的实习对大学生来说如同参观、旅游,他们根本不可能真正融入企业去学习企业运作的实践知识,而且,这种方式反倒容易给企业造成正常运营的不便和麻烦.大学生们不但不能从中学到真才实学,反而容易因为融入程度不够而产生“在企业工作也不过如此”之类自以为是的认识.

推行“准就业”机制是给大学生就业的一条生路

创造即将毕业大学生的“准就业”机制,让他们一走出校门即能成为一名较为熟练的员工,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能从学习心理平衡过渡到就业心理.

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这个难题,教育部下属的国家软件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在2008年年末推出了大学生“准就业”机制,据预计2009年此项方案将能解决100万名以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一机制自制定起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高层也给予了密切关注.


我认为这是件好事,“准就业”机制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一部分大学生暂时的就业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之所以如此严峻,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毕业生数目大,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611万左右,再加上往年还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数目相当庞大;二是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低迷不振,就业岗位偏紧;三是我国对就业问题的相关政策体系还有待完善;四是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很多大学盲目地追求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大学教育与市场严重脱节.五是大学生的职场观念太理想化,缺乏对现实的客观认识,出现了就业观念与现实社会不相符等问题.

如何化解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准就业”机制将整合40所国家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及国家百所示范性职业院校,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现有资源,在历届高校待业学生及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收学生,结合就业进行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技术双核强化实训,其中合格者就能进入“准就业岗位”,之后再分层次进入IT企业、政府及事业单位.在“准就业”阶段,学生可获得三方面的回报,即“从业工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

要把“准就业”机制规模化、体制化

要全面启动“准就业”机制,除了要有好的就业理念作指导外,更需要财力的支撑.高校在硬件设施上要加大配备力度,诸如配备必要的实习培训所需要的各类模拟设备,积极引进能为大学生就业培训起到作用的一线人才.

高校可以更加紧密地与企业合作,或与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建立教、学与实际产业相联系的机制,除了培养专门性研究人才的学科外,大学都应建立这种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积极引进客座教授,使得理论型教授和实践型教授形成合理的比例,改善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的现状,合理利用有限的学术资源,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

社会办学与办学应加大对职业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要一改以前为办学而办学的观念,这些学校应为大学毕业生今后能够顺顺当当地走上工作岗位和创业道路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其中重视毕业生就业前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大学生自身应主动转变观念以适应社会需求

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的有志青年.究竟什么样的专业能够找到好工作到底要具备什么社会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才能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大学生要具备哪些心态才能面对此类人生问题

我想通过两则小故事来侧面说明我前面提及的“就业观需要转变”的理念.

2008年10月,当时我在澳大利亚出差,有一次在南澳大利亚体检中心碰到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她说她已经在澳洲求学7年了,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在阿德莱德读书了.父母对她寄予厚望,但女孩自己却很实在,她能够客观的评估自己,她说自己不是那种真正研究学问的料.于是高中毕业后她冲破世俗观念,没有进入常规大学去学什么热门专业,例如大家现在一直认为的财会、金融、IT等专业,而是出乎常人意料地去了当地一家职业技术大学TAFE读美发专业.在她看来,这种专业在中国国内不多,而且目前国内美发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大多都是低学历者,所以她想学好这一专业技能后,回国就业应该还是很有前途的.而且她也真心热爱这项工作,在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后,一旦时机成熟她就可以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就业之路了.女孩后来还告诉我她很喜爱澳大利亚的阳光与环境,她也想留在澳大利亚.如果她当初选择读其它专业,大学毕业后没有对口工作经验的话,将很难获得技术移民签证,但她现在的美发专业是属于职业技术型专业,就读的留学生也不是很多,所以找工作相比其它专业要容易得多.

我在阿德莱德还碰到过一位来自中国的男孩子,他在阿德莱德弗雷德斯大学读护士本科学位.护士在澳洲属于紧缺型人才,男护士就更加稀缺了.这个专业毕业后找工作是完全不成问题的,而且收入还会比一般大学毕业生高出一个等级.他说他读书阶段在一家养老院勤工俭学的收入就已经比做同样工作时间的其它怎么写作性工作高出很多了.他很自信毕业后能在大医院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且工作两年后他就可以申请澳洲绿卡了,所以就业对他来说一点儿也不用犯愁.

我们常规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目前企业的要求不太相符,况且我们如此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是人人都是天才.就算人人都是天才,这个社会也没法设置那么多的天才岗位.总要有一部分人去管理,也总要有一部分人去做技术活.问题是坐办公室的白领岗位目前非常有限,而高级蓝领岗位又招不到真正能学以致用的人才.

事实上,工作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当一份工作只有很少人在追逐它,而其他专业又表现得相当抢手的时候,这个专业就会出现相对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会进步,但发展程度不可能是同步的,发展总是先中心后扩散型的,当万众瞩目的中心工作岗位人满为患的时候,原来边缘的专业便会在此时散发出独特的光芒,就像太阳落山以后,月亮和星星的光辉就能得以显现一样.再说,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不断的,现在热门的专业或许未来就冷起来了,而那些在一般人眼里看不上的专业,却会在普通人还未将观念转变过来的时刻,释放出独特的光芒.

目前在西方国家,技术岗位的薪水往往要比一般白领岗位的薪水高,特别是一些特种工种的岗位,既需要理论又需要实践技术,这类工种往往是就业的香饽饽.然而我国追求大而全的教育体制忽略了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行业人才.

此时,大学生们也该转变旧有的理念了.现实生活中,技校虽好,但用人单位往往在招聘要求写的是“本科以上学历”.也就是说,大学要主动发展成为技术性很强的学校,这是一个总体方向;技校也要向大学迈进,谁先接受这种转型,谁就会先获得优势,会先通过学生和市场的检验;哪个学校无动于衷,哪个学校就可能会被市场淘汰.我们的高校理应抓住这次转型的良好机遇,改变旧有的教育理念.

在经济萧条的当下,教育理念的错位和一些学生思想观念的落后状况愈发明显.所以我建议年轻人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多学一点实体经济需要的真正本领.手中的文凭只是高等教育开拓你人生视野的一个证明,也只是进入社会的一个基本门槛,大学生们还是应该多学一点实实在在的就业本领,按照个人意愿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要始终坚信“不论什么工作,适合自己的才是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