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新思路

点赞:3452 浏览:866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在小学生群体内有其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同时给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微博在拓展小学德育教育空间、丰富德育教育内容、革新德育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认识到微博对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及时掌握动态和积极引导两方面创新、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拓展小学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关 键 词:微博;小学;德育教育

2006年,一种叫微型博客的新网络传播方式随着美国Twitter网的走红开始风靡全世界.2009年,中国也随着随心微博、腾讯滔滔、新浪微博、微博品品米等产品的出现而引发微博热潮.三言两语,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微博网站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那么,如此蕴含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微博能否被我们小学的德育教育所用,为小学生德育工作更加有效、开放地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呢?

一、微博在小学生中使用的可行性

1.微博简单易用

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被爆发性地生产出来.尽管此前以广泛博客,但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这样大的工作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不现实的,因而微博成为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不断提高的小学生展示自己的重要舞台.

2.经济条件允许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3G网络的普及“80”后“90后”“机不离手”的现象渐成趋势,手机上网受到青少年群体的追捧,“00后”也不甘落后.据记者走访调查,在某实验小学72.5%的小学生拥有手机,且高达85.7%的小学生使用自己或父母的手机上过网.调查数据显示,学生上网的年龄低龄化趋势明显,10.4%的小学生表示在6岁前就开始上网,61.4%的学生上网年龄为6~9岁,25.7%的学生上网年龄为9~12岁,没有上过网的学生仅占2.5%.而对于上网费用,小学生每月手机上网的消费绝大多数在10元以下.因此,通过上网流量包月相对较经济,学生的经济能力能够承受.

二、微博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影响

1.微博有利于拓展德育教育空间

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由于受到教育场所、教育手段、教育人员等的限制,使得德育教育活动只能局限于特定范围.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表现为集中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进行同一主题内容的教育,无法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教育的接受群体也受到限制.由于微博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异地、全天候网络、视频、语音、文字交流与沟通,是一个比其他直接或间接方式更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

2.微博有助于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内容往往来源于权威的、正统的渠道.而通过微博,小学教育者便可突破传统德育教育内容贫乏、资源有限的限制,打破以往“坐井观天”的困境,从网络上挑选出高质量的、能引起小学生兴趣并产生共鸣的一些关于科学知识、文学艺术、思想道德、爱国精神等方面的文字、图片、视频或网络地址链接,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课外知识给小学生.以极大丰富小学德育教育的知识含量,使德育教育工作克服以往空洞、乏味的缺点,向内容深广方面发展.

3.微博有利于革新德育教育模式

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更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渠道单一、方法简单,小学生尽管被动接受,但实际收效甚微.而利用微博开展德育教育,则确保了发言者和接收者之间的适度距离感,使交流双方地位平等,打破了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壁垒,使教育者的思想能更有效地传达给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也能更主动地接收信息、接受教育,并积极参与,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微博对小学德育教育的挑战

微博虽然给当前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新媒体对德育教育来说是一柄双刃剑,给小学德育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1.过度网络化易导致学习分心

不少家长非常反对孩子上微博,尤其对于自制力差的小学生而言,以微博加强德育教育固然有益,但过度关注网络,也将导致小学生学习分心.微博上的内容缺乏审核关卡,孩子会经常转发、浏览一些负面内容,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而且孩子太专注于发微博,甚至上课都不好好听讲,导致学习分心.

2.“织围脖”易弱化小学生的道德意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8月发布的《2010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12亿人,手机上网已成为青少年上网的首选,且持续向低龄群体渗透.这意味着广大小学生群体正进入一种越来越广泛的网络化生存状态,而微博交流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的特点,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也逐步强化,使得小学生的道德观念更加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出现“真实自我”“现实自我”和“网络自我”的交织与冲突的矛盾状态.

3.微博可能诱发小学生精神自我封闭

微博所创造的虚拟环境,使人与人可以随时随地实现虚拟的交流.这种及时掌控信息的感觉,会使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上瘾.而且随着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很容易使小学生沉迷其中,却将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弃之脑后,甚至于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有时还会出现与家长、老师、朋友特别是陌生人的沟通障碍,这些问题同样也给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微博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新思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利用微博加强小学德育教育

1.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微博有助于了解小学生的想法,增进师生、亲子关系.利用微博这一互动平台,老师和家长都可以通过微博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想法.针对小学生在其微博上对自我情绪的表达,对于学习、生活知识的困惑,都可以展开交流讨论.通过微博的互相关注,师生、亲子之间可以彼此更了解对方的情况,许多不方便当面说的想法也都可通过微博交流,这一平台将促进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增进相互沟通了解.

2.健全管理办法,积极引导正确行为

微博是一种网络新生事物,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在充分肯定微博在小学生德育工作中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可能引发的信息污染泛滥、冲击小学生道德意识、缺乏直接性情感交流等诸多问题.但是,针对正处于认知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小学生而言,如果单纯阻止其使用网络或微博,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德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辩证地看待微博内容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小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同时多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应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办法,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局域范围内网络运作,及时过滤不真实的信息,并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防止垃圾信息、非法信息、骚扰信息及病毒信息的蔓延.同时,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学会理解、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玩微博的前提是不能耽误学习,比如上课时间不能用手机上网,不能因为玩微博而违反纪律、影响学习.

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而更需要广大教育者从德育方面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关爱.微博作为小学德育教育的新载体,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放式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如何运用微博、如何运用好微博,既充满挑战性,又富有开拓性.我们作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者,应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微博对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推动幼苗们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校)

编辑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