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改革的

点赞:6450 浏览:181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分析当前高职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究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对高职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更新、实践教学的完善等方面的创新思路,为高职汽车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关 键 词】高职工学结合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76-02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由此可以看出,工学结合模式已经成为国家层面上认可的高职教育核心理念.工学结合模式的地位确立无疑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如何实现人才与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相适应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效果为各方所认同.

近年来,围绕着高职教学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究其缘由,在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匹配,尤其是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更是为众多企业所诟病.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本不至于出现如此窘境,出现这一弊端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不明确,没能将基本立足点落实在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上.工学结合模式的提出,促使高职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凸显了高职教学的特色,更是为学生的职业化道路保驾护航.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以高职院校汽车修理专业的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为例,分析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在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法更新、实践教学的完善、顶岗实习的改进等方面展开探索,以期为高职汽车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学结合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高职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未来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培养核心职业能力.本课程主要帮助学生习得对汽车电器设备在构造、工作原理、应用、故障的中断与排查等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见,本课程是一门强调实践能力甚于理论能力的课程,对学生的一线操作能力要求极强.然而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并未凸显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诸多弊端在实际教学中暴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脱节

教学内容的时效时新是实现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尺度,然而当前的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材内容却仍然使用2000年左右的版本,在这一版本中,课程的理论性内容明显多于实践性的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脱节.此外,课程内容又相对抽象,与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理论思维偏弱的特点不适应,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汽车更新速度是极快的,而汽车更新的内容在教材内容上没能显现出来,将极大弱化学生学习的动力,导致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

(二)教学方法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相吻合

当前在高职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中仍然采用“电脑+PPT”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越性,即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将课程信息传授给学生.但却是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悖的,主要体现在高职教育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电脑+PPT”的教学模式难以企及的.对此,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项目化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情境化教学、一体化教学等,以此来实现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理论课与实训课学时安排不够科学

对于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来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其首要目标,但在一些高职院校中,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忽略了这一点,表现为理论课学时多于实训课学时.诚然,学习一定的关于汽车电器设备的理论是必须的,但将本门课设定太多理论课时是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这种情况的存在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限制.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为弥补以往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在内容上的滞后性,并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相吻合,必须要按照工学结合模式的内在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重新设计.我院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前,首先构建了学生的能力目标,具体区分为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以及社会能力目标等三个方面,这些目标都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增强息息相关,如社会能力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培养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其次,组织教学团队到企业进行深度调研,咨询企业专家对课程内容设计的建议,围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并最终得出了关于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的典型工作任务内容,主要包括:汽车蓄电池的保养与检查、汽车电源系统检修、起动系统检修、点火系统检修、照明与信号系统检修、仪表与报警检修、辅助电器系统检修和全车电路检修.通过对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来归类,不仅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助推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教学方法的更新――以项目教学为中心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往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电脑+PPT”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也与工学结合模式相背离.为此,必须突破教学方法所导致的学生动力不足的瓶颈,创新教学模式.我院在对本课程内容进行典型任务设计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项目教学法的模式,这种方法有效打破了过去学生“先学后做”而不能很好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不足,转变成“边学边做”和“先做后学”的方式.具体的做法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的分类,给每一小组指派相应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或者实训课时完成本小组所指派的工作任务,并在课堂上展示小组任务的成果.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更是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实践教学的完善――以工学结合为核心

针对以往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不均衡的不足,我院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对这一不足进行了修正.首先是增加了实训课时,以充足的课时为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做好铺垫.其次表现为强化校企合作的平台,让更多学生可以参加顶岗实习,为其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搭建舞台.最后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典型工作任务”的划分,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让学生独立去完成一个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对工作任务的计划、组织、协调、评价等方面,以助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通过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果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2]张忠伟,沈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3]徐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作者简介】张超,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责编丁梦)